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小学历史课堂教学结构浅议韩传斌(江苏省洪泽县高良涧镇中心小学)小学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两史一情”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为真正发挥历史课的主渠道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现对小学历史课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一些探...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历史课.很多学生的脑海里可能会马上涌现“枯燥无味”四个字.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遗留的顽疾。在以往“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凸现的是教师作为领导者的角色,却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对繁杂的历史知识死记硬背.自然就会觉得历史课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及高考、中考的影响,长期以来,历史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初中历史课,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有些学校没有历史教师就让其他专业的教师代替,有些学校则不开设历史课;有些教师也认为历史课是一门讲故事、哄学生开心的课,只要学生爱上就行,学到没学到知识无所谓;大多数学生则认为历史课不是必考课,学不学无所谓,有些学生甚至产生“厌烦历史”的现象。如何使“厌烦历史”的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如何使学生在历史课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要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  相似文献   

4.
彭伟萍 《职教论坛》2002,(22):40-40
历史课教学的“自主体验”是调动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主体验”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学习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这种过程融入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思维方式,因而也是一种自主探究的过程。笔者认为,自主体验的方式的确有助于历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自主体验”教学方法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去发现、去描述,这必然对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历史课教学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以自主体验和…  相似文献   

5.
马晓军 《课外阅读》2011,(1):144-144
据悉,国家教育部在1997年对北京的2107位学生做的调查显示:在学生最不喜欢的15门课程中,历史课排第2位。历史课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无味”、“没有生机”等。由此可见,历史课在教学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究其原因,可能会有很多,但是,历史课堂没有生动性是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失去学习兴趣的罪魁祸首。因此,怎样加强历史教学生动性是摆在历史教学中的首要难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生动性是历史教学的生命。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希望对加强历史教学生动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历史课本应该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但事实却与此相反。特别是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不认真学习历史。究其原因,除历史课的“副科”地位外.主要问题还在于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不尽人意,缺乏趣味性。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焕发出历史本来的魅力呢?笔者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中学生的眼里历史课是那么的枯燥乏味,死气沉沉,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的。出现教师难教,学生不重视,厌学的现象。笔者就如何让历史课摆脱“农家破瓦罐”变成“金凤凰”做出了自己的一些浅显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听说某研究单位在中学生中作民意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对历史课的满意度在各科中倒数第二,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对此感到震惊。难道学生真是讨厌历史课吗?许多历史教师都有亲身经验:学生对生动、具体的历史情节本来是很有兴趣的,他们感到厌烦的主要是“满堂灌”的“系统知识”和要求死记硬背大量“系统知识”的考试。这说明,历史教材确实需要做一番大改革。按现在的课时分配,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大都只有一百多课时。可是人类文明史上下几千年,浩如烟海,在一百多课时里只能讲到其中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内容。这就需要精挑细选,选出最…  相似文献   

9.
历史课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途径,要搞好历史课教学,需多方启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历史课堂教学要抓好“四度”,即挖掘教材的深度,调动学生的广度,课堂训练的密度和教学艺术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人们通常把初中历史课称为“常识”课 ,“常识”顾名思义就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知识。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 ,历史课是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好历史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对学好其他学科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事实又是残酷的 ,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 ,历史课成为不被学生重视的课程之一。面临困境 ,如何上好历史课 ?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 ?成为历史教学急需探讨的问题。我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认识到把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引入历史课堂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更好地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现…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在离学校一公里的洛庄附近,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汉墓,被称为“洛庄汉墓”。由于新闻媒体的宣传,一时成了我镇家喻户晓的新闻,同时也成了历史课上的热门话题。遵照“学习历史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具体的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尝试探求现象背后的规律”。我以该墓为对象,在历史课上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使全体同学获得了一次亲自参与研究讨论的机会,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相似文献   

12.
努力推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自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史以明智”,历史学科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来增长见识。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效果却常常令人沮丧,一些学生非常直白地说:“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因为历史课不是老师拿课本连读带划,就是要我们死记硬背。”学生这样看待历史课,无疑是历史教学的莫大悲哀。  相似文献   

13.
靳彩玲 《学子》2014,(9):58-58
“学好历史知兴替”,“以史为鉴明古今”,学好历史非常重要。因而历史课的教学耍采取好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时,如何让学生更有兴趣,这是历史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其实,每门课题都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寻找让学生感兴趣的亮点,而历史故事正是历史课中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亮点。因而如何利用这一点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什么?我们应如何教历史?历史课该怎样上?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可以说我们许多长期在一线从事历史教学的老师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多年来,我们一直受考试分数的左右,使得历史课堂教学显得十分功利,使原来生动有趣、学生喜爱的历史课失去了吸引学生的色彩,更不用说展现历史的魅力了。经过调查,部分学生感到学历史和听历史课很厌恶,是硬着头皮在学。日前,我听到我女儿的一句话,让我非常震撼。那时她正在复习小学六年级的历史,她突然说:“以后打死我也不读文科。”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背历史头痛。  相似文献   

15.
历史课应该是生动的,历史课应该是鲜活的。教学中,本人特别强调历史教学的生动性。笔者尝试从利用各种手段来开发教学资源这一角度出发,充分让历史课“活起来”“、动起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历史教学。一、挖掘和利用其他学科资源,充实历史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6.
现实的联系     
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体现这一课程理念,在讲授历史问题时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的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等,力图为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历史反映的是由远及近、循序发展的客观事实。这种客观事实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不能依靠试验等手段复制或重演,而且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知程序相悖,不利于学生感知和认识,这是历史课缺乏魅力、难以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历史课只以“会考”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规定,使学生更不重视对历史课的学习,因而加大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难度。实践中,我总结出启发学习动机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历史课教学中,从“主观”与“客观”、“动”与“静”、“斗争”与“妥协”、“古”与“今”等几个方面整合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可以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李武红 《甘肃教育》2003,(12):28-28
从小学进人中学,历史学科也就开始伴随着每个学生,但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是,历史学科是“副科”.地位比不上会考科目,这就导致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原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历史科学记述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习史明智”,学习历史可以增进学生的历史智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目前学生对中学历史课却普遍缺乏兴趣。教育部1997年对北京2107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对最不愿学的课选择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3位;在学生对15门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居第2位;在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居第5位。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之低,令人震惊。其实,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且原因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