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怀是清初颇有特色颇具典型的一个文人。本文从他的词作入手,主要分析了他的寿词、感怀词和赠风尘女子词,揭示余怀词的成就与风格。并从词品入手,分析他人品中狂的特点,以及他作为一个清初遗民的矛盾与复杂的性情,以期对余怀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陈师道作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其诗历来较受关注,而其十分自矜的词却被长久忽视。通过分析后山词的两大类主要内容,力图把握其多样化艺术风格,由此,进一步探讨其中反映出的词品与人品、以及诗品的矛盾统一关系及其形成原因,对于全面而深入地探索作者的精神世界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南唐词人冯延巳以词闻名文坛且"领袖于南唐",其词造语清丽,词风唯美,情致缠绵,语言典雅,境界开阔,为后人所推崇。而结合冯延巳的为人和仕途,其人品为当时人所不耻并受到诟病和谩骂。在中国文学讲究"文如其人"这一传统背景下,他的人品问题却在历史中被淡化,而作品却流传千古,我们可以以西方唯美主义文论来解读这种艺术与道德,即词品与文品的二律背反问题。  相似文献   

4.
晏几道,宋代著名词作家,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晏几道的生平和词作充分体现出其个性之痴和情感之痴.  相似文献   

5.
史达祖曾作过权相韩侂胄的堂吏,后人评价时便认为他人品低下,进而贬低他的词品.清代关于史达祖的人品与词品的争辩,是当时社会思潮发展的结果,也说明史达祖其人其词对后世的影响之深.实际上,史达祖也是一个胸怀家国,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他的词作"清新闲婉"、"瑰奇警迈",颇受世人关注与好评.  相似文献   

6.
人品与译品     
本文对翻译工作者的人品和译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文章认为,作为人品,应具有爱国情操、敬业精神、严谨译风、谦虚态度;作为译品,为提高译著的品位,在背景知识、感情投入、学习语言、艺术修养诸方面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7.
冯延巳的人品与词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延巳身处南唐衰乱时世,其词抒写士大夫文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悲哀,颇多邀宠固位之意旨。后代词论家却从冯氏惝恍迷离、朦胧含蓄的词境中,挖掘出忠爱缠绵、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从而赋予他符号化的面具。冯延巳的独特词境对于后代文人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苏轼词风多变,婉约者动人清新而深沉,豪放处雄奇如天风海雨,气势磅礴。他的诗不受陋习成规的束缚,形成"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富有理趣的"东坡体",如天地奇观,富含哲理,饱含才气。他开创豪放流派之先河,开宗立派,让人耳目一新,而其婉约诗词也同样独树一帜,读之极尽缠绵凄婉。然而其人生道路是坎坷多舛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造就这位旷世奇才;其人生的指导思想也是复杂的,儒释道三者兼而有之。苏轼不愧为宋代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相似文献   

9.
刘熙载的词品说及其生成的学术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熙载的词品说,是一个意义非常丰富的理论见解,在正变观上修正了婉约为正的传统偏见;在创作论上主张自出机杼,反对雕琢刻划;在人品与词品的关系问题上,要求以封建伦理观念作为品词的标准,暴露出他在艺术见解上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0.
「不·無·非·未」作为表达否定意味的接头词,位于词头位置的造语功能是很高的.以往多数先行研究,多针对「不·無·非·未」的意味用法及区别采展开,以包含其在内的复合词为中心的考察较为少见.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包含「不·無·非·未」接头词的复合词为中心,分析复合词与复合词构成要素--语基的品词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品词变换机能.  相似文献   

11.
人品与花品--陶渊明与菊花之关系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陶渊明与菊花的合而为一,是人品与花品合而为一的典型例子.文章分析了陶渊明与菊花合而为一的原因及过程,其中着重阐述了二者重合的理论根据--比德说,并就比德说产生的状况和思维渊源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胡岸 《考试周刊》2012,(20):106-107
シダイ这个词,根据其前后所接续词、词的形态的不同,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词性即品词分类也不同。在各类词典中,将シダイ一词归类为名词、接尾词、副词、接续助词等。而国内语法书中大多将其纳入形式名词中。シダイ这个词,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词类划分?由于接头词和接尾词属于词的构成要素,即造语,不具有语法功能,不属于品词分类。综合不同的语法学说,根据シダイ的词形、词义和语法功能,可以断定其只属于名词一类。  相似文献   

13.
语文能力靠语言文字训练形成,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通过品析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深化语言积累,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有效实现语文学科发展语言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品词品句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感悟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品味、揣摩课中的一些重点词句,理解其内涵,领悟语言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的词作中,咏梅占了很大比重.这类咏梅词的突出特色是注重梅花的品质,抓住了梅的风神韵致,词人并以梅自况,表明了自己高洁的人格趋向.创作手法上,重神轻形,风格多样,语言清丽,善于熔铸众家优长.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品词析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善于在品词析句教学中通过联系上下文、对比分析、把握时代背景、创设教学情境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姜夔是南宋颇有特色与典型性的文人。文章从他的词品入手,主要分析了历代批评家对其清空词风的推崇。并从人品入手,分析其骚雅之人品,及其超尘脱俗的人格精神。并总结姜夔词品与人品的关系,以期对姜夔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中语言是作者在特定语境下慎重选择的结果,在选择中,留下了那些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可以说,这些特定的语言就是作者在写作之时特定的心境、特定的思想和特定情感的符号,透过这些特定的语言符号就能窥探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作者内心秘密。  相似文献   

19.
曲妍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71-72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品词析句的方法还不够熟悉,对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有难度。以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黄山奇松》为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抓关键词句、比较和填补空白等策略,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我认为,要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并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而有效的词语教学对整篇课文的教学来说,能起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那么,如何使词语教学行之有效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见解。一、理解词语,从"乐"中"说"来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