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宁婧 《出版广角》2021,(16):40-42
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形式上并存互补、内容上传承创新、技术上叠加整合.融合出版业态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一些共性特征:产品形态丰富、一体化生产、全媒体运营、服务化营收.但是,目前出版机构的融合出版现状并不乐观,在经营理念、产品创新、运营水平、变现能力、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问题.文章通过审视融合出版的新趋势,就出版机构如何调整措施以适应融合出版新要求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字出版在出版产业结构中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其低成本优势给传统出版带来巨大冲击。【目的】鉴于此,需要从政府的产业规划、重新调整各自的定位、建立合理的盈利模式等方面入手,研究两者的融合,推动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探讨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在改进出版管理体制、整合出版机构的基础上,推进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有机融合。【结论】数字出版应当充分吸收传统出版的优势,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出版,同传统出版在互补、借鉴中走向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出版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行业是市场经济多元化交互式发展的新兴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数字出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出版融合背景下构建科学的数字出版体系已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针对我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从市场发展机制、人才培养、产业链衔接及监管等四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出版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创新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大力支持下,传统出版企业正迎来改革的好时机,寻找适合自身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发展模式——融合出版.文章对传统出版企业实现融合出版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案例分析,对实现融合出版的具体流程进行阐述,指出传统出版企业通过融合出版的不断积累,可以逐步实现盈利.  相似文献   

5.
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条件,是应对国际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发展模式不清晰、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发展速度迟缓、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产业标准亟待统一、数字版权保护还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升级转型,加快数字内容资源的深度整合,加强技术公司与出版机构的深度合作,加快数字出版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开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实现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大跨越。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间的深度融合已成必然趋势,实现两方优势的有机结合,更能促进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目前融合形势而言,有其成果,逐渐构设起全媒体出版等多类发展模式,但同时也存在复合型人才不足、出版理念局限性较大等诸多问题,亟需探究更有效的融合推进措施。本文对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必要性详细分析后,简要讨论了当下二者融合状况,据此提出内容、产业、人才等几方面的改进建议,希望能为二者合理融合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产业链的四个维度来看,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产业链存在较大的差异,数字出版产业链对传统出版产业链的冲击主要表现在非出版环节,但提供阅读内容的出版商应当始终是产业链的核心价值创造者。  相似文献   

8.
崔波  肖谦 《出版广角》2022,(11):35-41
文章首先从可供性的理论出发,以可见性、关联性、可编辑性、持久性四个维度,提出 NFT 在出版融合中的可供性,然后结合相关 NFT 实践案例对其具体表现进行阐释,从而拓展出版深度融合下 NFT 对传统出版转型价值的想象,并为 NFT 连接实体出版和虚拟出版搭建一个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研究框架,为后续实证研究的推进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
杨倩 《采.写.编》2024,(3):149-151
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都乘着信息化、智能化的“东风”开始转型升级,使得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在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出版传媒行业而言,无论是文本制作还是内容发布都呈现出新变化和新趋势,传统出版行业面临重大挑战,“融合出版”模式的数字化改革迫在眉睫。本文旨在对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模式进行探究,比较两种出版方式的异同,进而寻找两种不同出版方式的融合点,寻找符合当今形势的新型出版模式,实现内容的优质共享、信息渠道的共用,为当下出版社的发展谋得出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阐述了出版的本质属性,然后借助于融合出版环境下对"数字出版"概念的探究,旨在进一步明确"出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便于出版从业者在工作中更好地理清思路,看清方向,更好地适应目前整个出版行业的快速转型及升级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1.
安薇 《采.写.编》2021,(2):142-143
出版社要想顺应融合发展这一世界传媒业的主流发展趋势,作为其核心力量的编辑人员则必须要能够审时度势,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思维,完成自身的转型工作,进而肩负起融合发展的重要使命,成为推动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基于此,本文笔者即从多个方面入手,就融合出版视角下出版编辑的转型展开粗浅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传统出版方式的转型,也是传统出版体制机制的转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全面融合,是数字化转型的最佳选择和必然归属,也是数字出版产业与传统出版产业构建现代出版体系的基础.文章结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背景以及数字出版的现状,探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李洁 《出版参考》2021,(2):43-45
文章以科技出版机构面临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为前提、以创新产品研发为主线、以提供知识服务赋能行业发展为目标,认识到科技出版机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结合“智能化驾驶培训人才培养基地”实践举措和成效,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思考和梳理,对科技出版机构融合发展中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结合出版业融合发展现状,认为出版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对编辑的核心能力要求主要包括遴选优质内容资源,驾驭新出版流程,适应产品形态变迁,掌握新的营销和传播手段四个方面;同时,出版融合发展要求传统出版机构建立新的编辑人才队伍体系.  相似文献   

16.
罗婷  田峥峥  徐琦 《出版参考》2021,(10):40-44
为在全新的大众出版传媒产业生态系统中抢占有利地势,寻求高质量发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出版融合理念为指导,立足出版发行主业,着眼于自身优势与特色,顺应媒介融合和场景化体验趋势,积极求变,强势推动新技术赋能、新消费需求驱动下的主业升级转型,以扭转传统出版业渐趋疲软的不利形势.同时,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加强与前沿技术的接轨能力,在不断引入与利用新技术中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与发展新动能;并且有效调整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模式,使之同集团转型升级总体进程相适应,为实现深度融合与数字化发展保驾护航.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大众出版领域的融合实践或可为国内其他企业的出版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十三五"进入中期,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出版行业逐渐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电子化出版转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和数字出版业和发展面临着瓶颈和障碍,加快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变得迫切起来。本文就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问题进行研讨,以期对出版事业的优化发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20.
朱燃 《编辑学刊》2021,(6):94-97
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动,出版业融合转型加速,提高融合出版生产管理水平以适应变化的市场,对出版社来说迫在眉睫.融合出版本质上不是一种出版方式,而是资源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多元化互动的出版状态,提高融合出版生产管理水平的内核是确立融合共生的管理理念,优化生产体系.文章针对如何通过管理加强融合出版生产体系,进而促进融合共生,提出了具体方法和措施,即通过提升意识形态、定位理念、两个效益等方面的管理,实现多系统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