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法学实践性课程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高等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性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在我国现行高等法学教育模式下,课程设置上仍以法学理论性课程为核心,实践性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法学实践性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法学教学的效果以及法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应以培养法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构我国法学实践性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隐性课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隐性课程是高职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隐性课程.本文论述了隐性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对课程设置应注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互补、增强教育的意识性、重视育人环境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前部分高校广告专业课程设置背离了广告人才培养目标和广告人才市场需求,需要转变广告教育理念,科学构建广告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创造性、实践性”为核心理念,调整广告课程体系设置,大力培养学生的广告意识、市场意识和动手能力,强化广告实践课程,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基础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兰先芳 《职教论坛》2006,(12X):14-16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脱离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现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在06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以学生“生活能力培养”为基础,围绕“为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做准备”来建构课程体系.以便实现培养“有本领、有教养”的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课程是影响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从我国现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来看,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还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在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应掌握以下原则: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明确课程设置的社会需求性;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开放性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系统基础工程来抓。一是课程设置要体现“创新性”。要设置“创造性”课程,研究活动课程中的创造性,构建创造心理素质的目标体系。二是课程设置要适应“综合化”。中小学要以“整合式综合课程”为主,注重以语、数、外、计算机等四门基础工具学科为核心的综合,使“综合化”课程的设置,能真正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创新发展的教育。三是课程设置要加大美育比重。中小学要加大开设美育课的比例,真正使美育在中小学创新教育中发挥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心理,提高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和开发智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斐 《上海教育》2007,(4A):56-57
上海市二期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目标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语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二期课改把课程设置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语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开设同步数学实验,推行数学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实验”应该是数学教育专业与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等课程同步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将数学知识、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融为一体,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对“数学实验”课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作了较深入的探讨,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我院数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说来,课程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载体,是养成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培养质量的一个核心环节.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内容的改革,而是涉及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模式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课程设计、课程体系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在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课程改革,应特别重视加强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素质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0.
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课程设置是关键.该文通过对五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研,吸取其特色,并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一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兰先芳 《职教论坛》2006,(24):14-16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脱离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现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在06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以学生“生活能力培养”为基础,围绕“为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做准备”来建构课程体系,以便实现培养“有本领、有教养”的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以及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生态教育”已愈来愈凸显其在高素质建设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树立生态价值观是和谐社会对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重视小学生的生态教育是我国提高国民生态意识水平的关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利用语言材料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睛感。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的高等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等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认为高等会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出了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认为高等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应为一般教育、企业管理教育和会计教育;分析了当前高等会计教育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是ComputerAidedDesign的缩写。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在各院校中差别较大,争论很多,目前高职院校CAD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与“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创新教育”的教学方针背道而驰的现象。在高职院校中,CAD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高等”和“职业”的特色,采用“三三制”的教学模式为好。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逐步实现了教育的三个转变:从重视体制改革到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重视规模速度到重视质量效益;从重视知识传授到“育人为本”,提高全面素质。这三个转变的核心思想都聚焦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上。既然教育要以“立人”为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是以知识为本位。课程要为学生的生活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机械认识实践”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项目研究成果而设置的新课程。我校在机械类专业一年级开设了这门实践性课程。在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等几个方面我们进行了试验 ,有如下一些认识和体会。1 把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使学生开始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一改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 ,从强调依靠教师“教会” ,到相信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我们要求学生在上课以前必须先阅读教材相应内容 ,带着问题来“上课”。这里的“上课”不是普通意义上的 ,而是参观工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聚焦于如何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提出了“正向思考、反向施工”的操作方法,从教师角度着手提出了“三步法”,旨在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文共分三部分,即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建立——自我思政教育和主动实施课程思政意识的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的动态实施——搭建动态实施三维空间。旨在为教师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明确其定位意义十分重大。本文结合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与中职的区别,力求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职业性”和“高等性”特征,突出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农业职业教育以服务“三农”为宗旨,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探索新形势下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农业生产一线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实现校企联合办学,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是连接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与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即学生所获得的相应的从业能力之间的桥梁,是保证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课程开发原则、方法及开发过程等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探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高校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培养有开创个性的高等人才的教育,它以培养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为基本目标。创业教育课程可以设置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扣创业实践课程,创业教育的评价是对创业教育目标完成的程度、水平、状况所做出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