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德性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要求,而天然地蕴含着德性的语文对语文教师的德性修养提出了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诉求。语文教师在德性修养上与其他学科教师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言语,这一点往往被教师德性的一般内涵遮蔽。言语是探究语文教师德性的切入点,虔敬言语生命是语文教师最根本的德性。语文的德性之师应该激发、呵护学生言语生命的表现欲求,这是语文教师德性形成的认识之本;语文教师还应该追求、创造言语表现的卓越境界,这是语文教师德性形成的能力之本。  相似文献   

2.
养成教师德性: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道德与德性、教师专业道德与教师德性的内涵及其关系着手,认为教师德性是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养成良好的教师德性是教师的道德追求。并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养成良好教师德性的策略: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基础;自我修养是教师德性形成的基本手段;师德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师德性发展;优良的环境是良好教师德性形成的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教师的教学德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既然为师,就需强化职业责任,构建从业德性,并内化、履行。教师的教学德性主要表现基于权利和责任的乐教、基于角色的公正与良心、基于人性的教育爱、基于修养的君子人格等。学生作为独立群体,其角色、权利、人性和修养等方面的优良品质,对其角色的非制度化约束起着内在作用,从而构成学生学习的基本德性或道德要求,对学生成材成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学习德性,主要体现在基于学生的好学、服从、感恩和自律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多元的文化全方位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盛行,而价值理性式微.在教师职业方面,教师德性缺失现象屡见不鲜.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立体的全面发展,而教师德性是修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以德性修养为基础的专业发展是不牢固的、蹩足的,只有回归德性,才能使教师专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德性相对于教师道德,主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自我修养,自我陶冶,自我充实,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教师德性超越了教师道德的群体性,把“德”指向了群体中的个体。教师德性的提升有助于教育工作的改善,有助于学生道德的进步,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德性的提升,而教师德性的成长,又与教师的自律度、理解度、宽容心、责任心的提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我们讨论语文教师的德性品质,不止于其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更为瞩目的是作为人的最朴素的德知、德行、德性,尤其是作为教师内在品质的德性修养。这种德性,是指“人”内在的朴素的真、善、美的品质,是一种引领学生生命发展的品质。我们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的内在基础就是“心正”,就是具有一颗德性之心。  相似文献   

7.
大学寂寞的内涵是指大学与现实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按照自身的追求和规律自由发展;大学教师保持宁静、闲达的心态,追求科学本身的目标;学生潜心于知性的增进,静心于德性的修养.大学寂寞对于大学的自治、高深学问的研究以及德性修养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大学的功利化和过分世俗化的倾向使得大学保持寂寞时遭遇到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8.
大学寂寞的内涵是指大学与现实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按照自身的追求和规律自由发展;大学教师保持宁静、闲迭的心态,追求科学本身的目标;学生潜心于知性的增进,静心于德性的修养。大学寂寞对于大学的自治、高深学问的研究以及德性修养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大学的功利化和过分世俗化的倾向使得大学保持寂寞时遭遇到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说明教师不仅仅要具备知识掌握的能力、教育教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重视道德人格的德育价值,重视教师的德性修养。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德性修养,让这本会说话的教科书总是吸引学生的眼球,在他们的眼中闪光,以导引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教育研究者一直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与实践,觉得青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应该做“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化诉求。以德性为根基构建教师专业道德,有助于摆脱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无根性困境,可以推动外在的道德规范在与教师个体自我进行的不断交织互动中获得具体形态和有效结合。教师的德性养成需要依靠善知的学习、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11.
一、当代中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对比回溯中西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中西教师职业道德传统有着鲜明的区别:中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德性",教师伦理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自身人格修养;西方的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教学道德",教师伦理以学生为中心,从如何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和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高职思政教师学习、成长与分享成长模式倡导的是一种成长导向、双轮互动、共学共进的德性修炼模式。文章具体从准确定位职业追求职业的内价值、加强职业修养,打造德性品牌、开展职业化修炼,提升职业能力等三个方面探讨该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说明教师不仅仅要具备知识掌握的能力、教育教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重视道德人格的德育价值,重视教师的德性修养.对于止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德性修养,让这本会说话的教科书总是吸引学生的眼球,在他们的眼中闪光,以导引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教育研究者一直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与实践,觉得青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应该做"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4.
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加强自身的德性修养,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的德性本身就是最好的课程,有助于建立儿童对教师爱的情感,使教师克服来自人之本性的劣根性,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而且具有持久的动力价值与深厚的幸福价值,促使教师持续不断地主动追求专业成长,并在与儿童的纯真相处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加强德性修养不仅需要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实践,而且需要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关注并研究教师德性养成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中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生活场域和学习场域的重要阶段,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不断提高学生的培养质效,是关涉高中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因此学校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重视教师群体师德修养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促使教师真正践行育人理念,在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以新高考背景下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为逻辑起点,结合实践过程中教师师德修养培育和提升中存在的不足,秉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新时代高中教师师德修养形成与提升的创新路径,不断丰富教师的师德修养内涵,以教师群体师德修养的提高推动高中阶段教学工作的全方位、多层次开展。  相似文献   

16.
仁爱是一种爱己爱人并由此推广到爱民爱国爱天下的普爱精神。教师之仁爱是教师将普遍之仁爱化为对教育和学生之仁爱并经由学生得以表现和实现的教育性仁爱精神。仁爱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不竭的动力和高层次的境界,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强教师德性修养,创建仁爱型校园文化,建设灵活开放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以弘扬仁爱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专业化概念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看,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德性修养,而且也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从教师专业团体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进行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也是教师专业团体德性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享受着更好的教育,但不良社会风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德性修养,针对少数大学生德性失范的现状和原因,应将加强德性修养,培养正确的幸福观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优良德性修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使道德教育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宋晶  周同 《职教通讯》2012,(34):71-74
职教教师的德性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它既是职教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职教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相对于外在的师德规范,职教教师的德性具有内在性、实践性、超越性等基本特征。促进职教教师德性的生成,一方面,需要重视职教教师德性的认知和德性的"灌输",即加强职教教师德性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激发职教教师的主动性,引导其自觉地进行德性养成。  相似文献   

20.
一 教育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德性解放、人生幸福的达成问题,关注学生德性生命的自主发展及人生幸福是创造教育观念和创造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超越“知识本位”的创造教育观,就是要关注学生德性生命的发展与提升,重视学生德性生命的自主成长,也即教师的创造教育观念必须回到“德性本位”的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