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面向石油行业需求,积极探索地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确定了地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了企业培训课程体系。与克拉玛依政府及其驻地企业联合成立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作为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基地,学校从师资引进、培养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经验,建设了一支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师资队伍。构建了完备的地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体系,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继续教育》2014,(5):F0002-F000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培训的专门机构,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国家安全生产一级培训机构,是社会各界尤其是石油石化企业人才培养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继续教育》2013,(5):F0004-F0004
中国石油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ll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11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依托地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的地理优势,在校区、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共建三级体系的支持下,开展了"油矿地质现场实习"课程内容校企一体化设计,教学过程校企一体化承担,专业知识、思想政治一体化教育的课程建设,在课程层面为克拉玛依校区高等工程教育示范基地"新工科"建设开展了实习实训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相似文献   

6.
李莉 《辽宁教育研究》2011,(12):109-111
教学型大学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的需要,是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与顺利就业的需要。因此,要在坚持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标准下,做好高效的教学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第一,切实调整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实施日程;第二,以参加科研项目与科技大赛为契机,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力度;第三,通过加强教学运行、人事制度、工程实践中心制度等方式,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蔡丹枫 《大学生》2013,(15):68-68
其实当时报考石油大学的原因很简单,也许有点可笑,只是因为当时“中国石油”的股票大涨,我爸就觉得石油行业有发展。放眼全国的石油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分数最高,于是就选了它。但是当时18岁的我对石油大学男女比例5:1毫无概念,对“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理解也只停留在两个成语上,对那个面积只有400亩的校园没有什么热爱,然而现在24岁的我,在六年的时间里,爱上了蜿蜒的小路,爱上了二教门前的银杏树,爱上了食堂大爷大妈温暖的笑脸,爱上了这里朴实无华却又勤奋上进的同学们……  相似文献   

8.
美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工程师培养涉及教育系统、政府、行业协会、企业4个方面。美国的工程教育重数学与科学理论知识,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注册工程师制度引导了工程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并使工程师的管理规范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加强美国的工程教育;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保障了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工程师培养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着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面向中国石油工业,积极探索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石油石化企业“...  相似文献   

10.
面向国家艰苦行业需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实践了校企合作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石油石化企业组建了22个研究生工作站。这种校企合作开放培养模式提高了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科研队伍实力,促进了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拓宽了办学空间。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教育中存在着教育主体思想错位、整体环境弱化、从业教育缺失等现象。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标志着我国建立在学科研究与学术分析基础上的工程教育开始回归其本来属性。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前提是明确“卓越工程师”的品质特征及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工科院校向工程教育的本质理性回归要做到自觉回归,从打造队伍、抓好源头入手,多方参与,联合培养。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也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为石油石化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20多万名各类毕业生,培养出一大批石油石化行业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骨干,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教育韶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于1953年建校,时称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迁校山东,改称华东石油学院。  相似文献   

14.
以石油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依托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鲜明的行业背景,在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时,突出对工程硕士生工程创新能力以及全面工程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国家特大型企业胜利石油管理局合作举办的按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运作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山东省首家由重点大学申办的规范化独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是山东省教育厅主管、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季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CN37-1446/TE,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 ISSN1673-5935。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始建于1953年,是以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大学依托教育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借鉴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认证进行有机结合,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结构组织、实践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卓越焊接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和教学改革,卓越焊接工程师培养工作取得了具有积极意义的研究成果,这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国家特大型企业胜利石油管理局合作举办的按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运作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山东省首家由重点大学中办的规范化独立学院。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国家特大型企业胜利石油管理局合作举办的按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运作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山东省首家由重点大学申办的规范化独立学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国家特大型企业胜利石油管理局合作举办的按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运作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山东省首家由重点大学申办的规范化独立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