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  相似文献   

2.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他们把谷穗赠给人们,祝愿这里永无荒饥。说完就腾空而去,五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人间。从此以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8,(5):91-91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他们把谷穗赠给人们,祝愿这里“永无荒饥”。说完就腾空而去,五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人间。从此以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4.
岭南古迹名胜图(见封三)包括今广东省和海南省的名胜古迹,为便于读者观览,现分别作简要介绍。广东省:(广州市]:▲五仙观:在广州市区惠福西路,因观建于坡山之上,坡山有红色砂岩出露,人们附会是仙人脚印,有五仙人骑五色羊降临楚庭的传说。人们为了感念仙人骑羊赠穗的恩惠,明洪武十年(1377)在这里建了一座五仙祠,清代重修。原建筑有照壁、牌坊、山门、中殿、后殿等,现仅存山门及后殿。观内有北宋至清代碑刻10余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08,(6):61-61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他们把谷穗赠给人们,祝愿这里“永无荒饥”。说完就腾空而去,五只仙苹则变成石头留在人间。从此以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这个神奇的传说,广州被称作“羊城”、“穗城”。今天,广州越秀公园内有五羊雕像,是广州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徽。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8,(4):F0003-F0003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他们把谷穗赠给人们,祝愿这里“永无荒饥”。说完就腾空而去,五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人间。从此以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这个神奇的传说,广州被称作“羊城”、“穗城”。今天,广州越秀公园内有五羊雕像,是广州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徽。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7,(45):81-81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他们把谷穗赠给人们,祝愿这里“永无荒饥”。说完就腾空而去,五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人间。从此以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这个神奇的传说,广州被称作“羊城”、“穗城”。今天。广州越秀公园内有五羊雕像,是广州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徽。  相似文献   

8.
印度的古代逻辑学(形式逻辑)有两大流派:一是正理论,一是因明论。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公元初,印度逻辑始祖足目仙人(又称乔答摩)创作了一部不朽的逻辑经典《正理经》,为印度形式逻辑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从这时起,逐渐形成了以此经为中心的正理逻辑学派,即传统所谓“正理论”。《正理经》共有简短的经文530条,分为五篇,阐述足目仙人提出的“十六句义”(十六逻辑范畴系统)。  相似文献   

9.
朱钢 《文化遗产》2008,(1):113-119
安期生并非著名的仙人,但因为与白云山、罗浮山等名山的密切关联,使其传说在岭南地区有着特殊的影响。本文借助大量文献资料和部分口头传说,全面梳理了安期生其人其事的来龙去脉,并对他由北方地区传入岭南的过程进行了重点解读。同时,还辨析了安期生与郑安期的区别。安期生传说是研究岭南文化与北方文化关联的典型个案。笔者以为,上古仙人也好,齐国方士也好,安期生的大量传说都发生在北方;目前岭南流传的安期生传说,最有可能的是本地术士与北方仙人形象相叠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相传,八位仙人过海到台湾,在一老茶农家休息,边下棋,边品茶。因茶树品种欠佳,众仙饮之,索然无味。一仙抖长袖,变出一只玉兔,玉兔卧茶树下良久,仙人命茶农采叶泡茶。众仙饮过,赞口不绝。此后,这片茶林风靡台湾,后人称为“仙踪林”。  相似文献   

11.
生活的一种     
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似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印而憾。能明灭萤火,能观风行。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之笑。 吃酒只备小盅,小盅浅醉,能推开人事、生计、狗咬、索账之恼。能行乐,吟东坡“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以残墙补远山,以水盆盛太阳,敲之熟铜声。  相似文献   

12.
人称李白“谪仙人”,其实他在安陆的那位夫人,有些地方比“谪仙人”还要“仙”,说不定李白还从她的身上得到过一点“仙气”哩! 有一天,李白写完古乐府《长相思》,非常得意,请夫人品评品评,想博得几声赞扬。不料夫人兜头浇下一盆冷水:“结尾‘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两句,写得叫人摸不着头脑,实在不敢恭维。”李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记者》2014,(1):130
仙居地处浙江东南,全县面积2000平方公里。公元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下诏改县名永安为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仙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境内距今  相似文献   

14.
程鹏 《文化遗产》2015,(2):103-111
安期生是中国古代的仙人,在山东省莱芜市南部地区有着广泛的信仰。关于安期生的多维叙事体系,为我们描绘出了安期生的多面形象:在史书中,他从一位方士修炼成仙;在方志中,自唐朝时起,他在矿冶业兴盛的莱芜地区被作为矿冶业的行业神而受到崇奉,随着莱芜矿冶业中心地位的变迁,对其信仰也经历着兴衰更替。在口头叙事中,他是安仙村的先祖,后修炼成仙成为保佑一方平安的仙人老爷,受到广泛的信仰。在当代的信仰复兴中,景观叙事融合了文本叙事与口头叙事并做出慎重选择,安期生被强化为安仙村的文化符号,其人性本质的先人身份得到了强调。在当代,安期生仙人合一的身份认同反映了民间信仰的复兴出现向文化偏重的倾向,并充斥着文化的再造。在这一趋势下,文本叙事与口头叙事往往被加以选择并应用于民间信仰的复兴,而民间信仰的复兴又促成了传说文化的再生产和叙事文本的重构。  相似文献   

15.
宋代画家梁楷,性格狂放不羁,被世人称为"梁疯子"。中年之后,其继承并发扬了前人之画风,绘就《泼墨仙人图》、《六祖破经图》等墨戏作品,"意思简当,不费装饰",却又表达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6.
朱敬 《兰台世界》2014,(4):21-22
宋代画家梁楷,性格狂放不羁,被世人称为“梁疯子”。中年之后,其继承并发扬了前人之画风,绘就《泼墨仙人图》、《六祖破经图》等墨戏作品,“意思简当,不费装饰”,却又袁达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7.
田欣 《兰台世界》2011,(11):14-15
"借仙扬名"是宋代商人家庭捕捉商机的治生之道,实际上就是借助仙人的名人效应。"借仙扬名"既反映了宋代商人乘时逐利的主动性,也反映出宋代商人面对不利经商环境时的无奈与不自觉的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8.
“借仙扬名”是宋代商人家庭捕捉商机的治生之道,实际上就是借助仙人的名人效应.“借仙扬名”既反映了宋代商人乘时逐利的主动性,也反映出宋代商人面对不利经商环境时的无奈与不自觉的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9.
道教的宗旨是神仙信仰,汉画中有大量与神仙世界相关的因素,其中包括仙人、仙药、升仙的工具和仙境的营造等等。汉画中的神仙题材和道教升仙长生不老的根本主旨在汉画艺术中得到了完美交融,其终极追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周杰 《报林求索》2009,(5):51-51
<正>在国产动画片无人问津的今天,《喜羊羊与灰太狼》受到了社会很多人士的关注,也是中国动画界的一件喜事。广州人喜欢羊,曾有上古仙人赶羊到此,从此五羊之城闻名天下。如今,精明的广州人在煲靓汤的工夫儿,又造出了一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