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秦礼礼 《内江科技》2014,35(11):120-121
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青年文化也变得全球化,本文从消费主义的角度入手,解析青年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呈现的特征,以及青年文化全球化对于青年消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有兼容也有竞争。并在此基础上对青年文化全球化进行反思,以期对青年文化消费有正确的指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没有专门的财富观教育的内容,而当前大学生在财富观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财富观是十分必要的。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财富观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财富理念,并增加财富观教育的通识课程和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  相似文献   

3.
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青年与文化从来紧密相连、息息相通。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的今天,文化对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影响越来越深刻,青年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青年的文化创造越来越活跃。广大青年是先进文化的深刻受益者。先进文化引导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先进的文化观念。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下,青年处于各种思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院面临更严峻的竞争,青年人才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管理层应改变传统的人才管理观念、思路和手段,将青年人才培养的重点应集中在针对性的青年人才引进、创新青年人才培训机制、实现全方位的青年人才激励,提高新时期青年人才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5.
《学会》2017,(11)
青年科技人才是未来国际科技竞争战场上的核心资源,是决定国家未来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资源,扶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是各国科技竞争政策的着力点。本文以青年科技人才特征、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的问题与影响因素以及我国青年人才培育对策研究和国外青年人才培育研究状况为主题,对研究现状进行深入梳理,为深化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研究提供了基础,为学会等社会组织扶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为例,分析新农村文化建设对青年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从原因、现状、存在问题等多个角度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对青年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旨在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以及青年返乡创业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新农村文化发展和青年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7.
虚无主义对历史的断章取义、歪曲,以及对民族文化的颠覆,造成了全球化进程中青年价值选择的迷茫。当代中国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不仅是红色文化对象性功能发挥的要求,更是青年社会化进程中主体性的内在需要。批判虚无主义的陷阱,从身份确认、理想追求、价值观塑造、榜样的力量4个方面阐述青年为什么需要红色文化,并探索青年认同红色文化的有效路径,是当代青年红色文化认同塑造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从青年文化消费解析青年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青年文化消费的分析入手,解析青年文化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中因适应现实而发生的变异及其特征:政治意识淡化、价值评判标准上西方化,文化意识世俗化、低俗化,呈现现实功利的消费主义倾向,青年精神的失落与溃败。并在此基础上对青年文化的发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具有极强的凝聚力、熔铸力和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青年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者,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的成长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同时,青年又总是以其特有的敏感和创造力推动文化的发展。一个民族只有把青年塑造成自己的文化代表,才能实现对文化传统的续接,才能实现民族精神的再造。用优秀民族文化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青年与未来的历史性重大课题。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物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社会现实型塑了传统的物本财富观,导致了财富悖论,即作为财富创造主体的人与其自身本质力量的背离.马克思的人本财富观超越了这种财富悖论.在其指导下所实行的以人民为轴心的社会主义新国富论,主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实现国强民富,共同富裕.这是实现财富本质的人的复归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其独特的文化风格,使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青年亚文化的出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该文主要对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分析青年亚文化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等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终身锻炼为目的,具有健身、娱乐、培养情感、社会化价值等,与德育、智育、美育一体,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靖 《科教文汇》2013,(12):207-208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由医院文化因素产生品牌效益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已从技术和服务的竞争向更高层次的品牌竞争发展,医院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了品牌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4.
吴家俊 《大众科技》2014,(5):212-214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如何激活青年文化群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素,作为文化学术界的新问题备受关注。青年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标杆之一,文化志愿者服务则系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两者的关联促成文化志愿者角色的身份认同,必然推介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领域中以青年文化群体为主要受众的文化自觉。这一文化服务的价值取向问题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于娟娟 《科教文汇》2014,(17):15-16
青年教师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我国高校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背景下,培育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升其创新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解读青年教师创新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创新精神缺乏的现状,并提出了对青年教师实行目标激励、建立竞争机制、激发创新能力、加强创新素质的再培育、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等项培育措施,以促进青年教师创新精神和教学、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曾经魅力四射的中华文化倾倒了无数邻邦国家,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至今很多国家的优秀文化中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文化是前人对人生思考的总结,是对自然观察的总结,是对道德情操的总结,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情操观,闪烁着古人璀璨的智慧,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信息技术在各种行业得到普遍的发展,要大力倡导智能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行业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谢小梅 《科教文汇》2012,(32):24-25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环境氛围,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企业青年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力量,要注重对企业青年的思想道德引导,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化氛围.笔者根据在基层挂职期间的工作经历,针对基层企业青年思想引导工作进行探索分析,并对企业青年思想引导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全球化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取决于有无核心竞争力,它主要不是来自于企业外部,而是取决于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法宝。通过阐述核心竞争力起源与特征、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从而揭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为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 ,对于土地利用变化中的文化因素尚缺乏深入的研究。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 ,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该文重点探讨了藏文化的自然观、价值观和饮食习惯、居住方式、能源消费及丧葬等传统文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在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一种使土地利用方式保持稳定的力量 ,它与其它驱动力一起 ,共同决定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在外来文化和技术进步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发生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劳动以及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本文将中医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主要目标,在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引导广大高校师生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