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控制论、信息论的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控制过程。而“化学知识差错记录”的产生,正是试图解决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接收反馈信息,进行有效调控,使信息输出畅通无阻,使课堂教学处于最佳状态所进行的一种尝试。本文试就“化学知识差错记录”的产生、使用、作用等谈谈我们的作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徐晓峰 《化学教学》2012,(5):44-46,54
记录了“元素第一电离能”的教学过程:通过“化学史话”引出“电离能”概念,通过“问题情景”构建“元素第一电离能”的知识体系,最后回归、总结元素周期律。分析了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探讨了概念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学偏重化学知识的传授,是为知识而教。教会学生思维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解决”、“对话教学”、“概念图”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思考,实现化学教学不仅为知识而教,更为思维而教。  相似文献   

4.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即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本文阐述了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分析了化学基本观念与具体化学知识的关系,论证了化学教学中实施“观念建构”教学的价值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小学课堂教学,我认为,课堂因融错而精彩,让学生在纠正错误过程中学到知识。有人会说什么是融错了啊?“融错”就是指把课堂中出现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为开展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化被动为主动,这正好符合我们俗语“吃-堑长-智”的道理。是“融错”,而并非是“容错”,因为课堂并不就是说容纳了“差错”就精彩,而是把“差错”融化为教学资源才精彩。  相似文献   

6.
龚韦韦 《湖北教育》2023,(12):26-27
<正>“生动化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为教学起点,以教师生动的教学与学生双手、感官“动”起来为主要特点的化学教学主张。也就是说,教师要以生动的教学艺术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具象化,引导学生借助双手、感官之“动”直观、具体地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化学现象,感知化学规律,从而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动”的过程和教师的生动讲解中生成新的化学知识,掌握新的化学技能,形成化学思维,从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7.
叶意强 《考试周刊》2022,(43):136-139
随着新高考标准的开启,尤其是“双减”政策的落地执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手段的优化和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对高中化学学科知识而言,学科知识关联度较大,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和串联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任务驱动能够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将教师的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作为学习任务,并在教师驱动之下进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高效学习”,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强化自己对化学知识、化学理论、化学概念的认知。文章概述了任务驱动的理论概念,重点分析了高中化学的任务驱动创新教学实施的价值,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例探索了高中化学的任务驱动创新教学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祝钱 《化学教学》2020,(5):56-58,92
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四层次——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及观念性知识的分类,以理清化学知识间的层次关系.以“酸的通性”教学为例,通过“呈现事实性知识→建构概念性知识→外显方法性知识→内化观念性知识”的教学主线,理顺化学知识的教学脉络.提出“联系知识——让认知建构自然发生,基于知识——让思维能力进阶跃升,内化知识——让化学观念深入人心”的策略反思,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科学活动观指导高校“结构化学”课程的实施为例,阐述了如何综合运用“挑战性问题”、“知识框架图”、“口头汇报”、“书面报告”等手段实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并重”的教学过程,力图解决“结构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中的若干难题.旨在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结构化学”乃至整个化学一级学科的知识框架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子模拟研究的初步技能.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学是让学生记住大量知识,还是建立起对化学的正确认识并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中学化学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学化学教学正由“知识为本”向“观念为本”转变。即化学教学必须超越传授具体知识的层面,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使用事实、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1.
初高中化学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思维的衔接。对当前初高中化学衔接中存在的一些思维矛盾点、误解点、存疑点进行分类举例阐述,围绕知识内容更迭和学生思维发展,分析了初高中化学知识层面和思维层面的衔接问题,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通过修正“矛盾”,规避“误解”,巧用“存疑”,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同时还提倡在衔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衔接,做到“勿满留白”和“勿绝对化”。  相似文献   

12.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去,在学生实验之前,老师总是把仪器、药品、操作步骤、可能产生的问题及预防,向学生尽可能交待清楚。如学生在实验中能少出差错、无事故、无仪器损坏,并能分析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执教者就心满意足,听课者也将作出这堂实验课成功的评价。其实,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听教师讲,看教师示范,按教师指令完成有关的操作和记录。亦步亦趋,死气沉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阐述:“教师的作用在于怎样组织学生的积极活动”,“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使学生不断做出新的发现”。因此,我们认为学生从看到摆在面前的仪器、药品,到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由产生问题,到想通、弄懂的整个过程,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过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特别是解题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差错,这种难以避免的现象虽然不是好事,却也并非毫无意义。毛泽东说过:“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只要我们留心分析、总结学生学习中的差错,就能对症下药,纠正差错,并有效地预防差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选择题为例,谈谈化学教学中的“因错利导”。一、引导学生逮住前提[例1]在PH=0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为无色透明的一组是()。A.Na~ 、K~ 、I~-、B.Fe’”、Mg’”、MnO[、SO:C.*r、*才一、Q一、*ogD.N丫、*”、SO了几J”答案是C…  相似文献   

14.
化学概念和规律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化学无处不在,化学知识和自然现象、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紧密相联。初中化学教学应加强“联系”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加深理解。下面就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联系”教学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是记住具体的化学知识,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建立起对化学的正确认识并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中学化学教学必须解决的课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中学化学教学正由“知识为本”向“观念为本”转变。即化学教学必须超越传授具体知识的层面.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使用事实、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学科,从传播文化的视角构建课堂和设计教学、挖掘文化素材,丰富教师化学文化素养,讲究化学文化的融合与融入五个方面,论述了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应该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递、单纯以知识传授的教学现状,提高化学文化的融入度,实现“知识为本”向“核心素养为本”的转变,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拓展视野”是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重要栏目,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内容。基于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从“构建教学情境线索”“编制家庭小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凸显化学知识的应用”“辅助核心知识理解”“完善知识多元结构”等六个方面进行应用。建议教师进一步研究教材,用活教材。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以人教版九年级“水的组成”为例,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化学课堂中实施核心素养教学。一、教学背景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学科教育的启蒙阶段,“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经历了一个从单一性到多样化的发展过程。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理解和把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明确其蕴含的素养发展价值是实现“知识”转化为“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施华 《中国德育》2010,(9):38-39
学科德育是指各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德育,它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具体反映。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然而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学科德育仍是薄弱环节。上海市二期化学课改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以说化学中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于科学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活学活用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体验、探究、发展的机会,学生通过实验能系统验证化学基本原理,获取化学知识与技能,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为化学实验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目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忽视了化学实验操作,以“讲实验”、“背实验”的模式进行教学,将“活”的化学实验变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