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黑格尔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分析、考察,认为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所包含的合理内核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但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不仅仅是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合理内核的简单继承,而是依据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扬弃的结晶。其结果重塑了世界历史概念,赋予其崭新的内容。据此认为,那种只是从哲学基础、性质方面来理解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扬弃的观点,以及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解释为隐含着“欧洲中心论”的观点,都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没有真正地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论“世界历史”王连喜“世界历史”观念是黑格尔首次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提出并加以系统论述的。黑格尔以敏锐的洞察力“对历史作总体的思考”,较为深远地预见了近代以来世界日趋一体化的特征。这一划时代的观念成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直接理论前...  相似文献   

3.
世界历史的运动过程就是人的辩证的实践过程。辩证法、实践在内在是相互贯通的,而这二者与世界历史思想的统一,才使得这一动态结构获得了完整性。这个动态结构并不始于马克思哲学,而是这三个概念在历史中发展演变、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历程中,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和康德、黑格尔哲学起着关键作用,而康德、黑格尔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只有从康德的脉络出发,才能恰当地理解马克思哲学,尤其是理解他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决定性颠倒。  相似文献   

4.
费尔巴哈在对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宗教批判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人本主义哲学,其哲学体系并没有真正突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从根本上看仍然属于解释世界的旧哲学。正是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哲学的前提下,马克思创立了以现实的人和人类为本体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的合理部分,摈弃了其历史唯心主义的成分,指出世界一体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封闭自守、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指出了对外开放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考察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即从康德的"世界公民"、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个人"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的历史演变,指出只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使历史观真正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成了近代哲学主题由认识论向历史观的转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把握这场曾经深刻而巨大地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和我国当代哲学发展格局的哲学革命的实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像黑格尔那样从主观设定的观念出发,而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和由此所决定的各民族、各国家普遍交往的形成为出发点,来说明世界历史的成因和人类历史的新走向。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加以批判继承、改造重塑,赋之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解释和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朱熹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他们都把精神作为世界本原,朱熹称之“理”,黑格尔称之“绝对理念”,他们都认为可以抛弃历史事实而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显示出浓厚的唯心色彩。朱熹认为历史运行是循环无穷的,而黑格尔则认为是趋于完善的,两者在具体论述上虽有一些合理因素,但他们又有很大局限。朱熹与黑格尔都持英雄史观,朱熹夸大了圣贤帝王的力量,黑格尔则夸大了世界历史个人的作用,但又认为世界历史个人仅仅是世界精神的不自觉的体现者;他们都对人民群众的作用认识不足。由于他们不了解经济因素在历史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便难以正确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便难以摆脱“天命”、“上帝”的神秘主义论调的束缚。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与统一性,这是大家都能公认的。黑格尔也承认此点。可是,他否认中国历史有发展,从而说中国的历史是"非历史的历史";又否认中国的统一是多元一体的统一,从而说中国的历史是"抽象的统一"。这样就严重曲解了中国的历史。现在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对黑格尔的这些论点进行分析与驳论。首先,黑格尔的偏见是出于他的世界历史的观念体系,即人类历史从东方起到西方止,经过东方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幼年时代,到希腊世界的青年时代,到罗马世界的壮年时代,最后到日耳曼世界的老年时代,即最成熟的时代。他给中国派定了幼年的角色,因而永远不能有所发展。这无疑是一种曲解。再则,须明确"连续"与"发展"两个概念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在肯定黑格尔的发展包含自我否定论点的前提下,辨明社会的质变与文明断裂的不同;黑格尔之所以不顾希腊、罗马与日耳曼之间的文明断裂而高论世界历史的发展,那只不过他的世界"精神"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发展。可是,他的世界"精神"历程并非真实的世界历史。最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和历史是在人们多重的交往(或关系)中形成的,正是横向的共时性的交往与矛盾推动了纵向的历时性连续发展,而这样的发展的结果也正是每一个社会交往的既定前提。世界历史的形成以及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与统一性就是在这种纵横关系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是欧洲哲学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其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何评价黑格尔的思想一直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进行浅析,进一步了解黑格尔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客观辩证看待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探究其对世界的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费尔巴哈的“现实的”和施蒂纳的“唯一者”的扬弃而形成的。“现实的个人”具有丰富的内涵,是马克思的新唯物史观的起点所在,同时它还蕴涵了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变革,使得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现代哲学的转折。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美学史上,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总结。李丕显、陈望衡先生合著之《黑格尔美学论稿》,一方面对黑格尔美学中体现出的软弱、妥协、近视的一面作了剖析,指出其主客观颠倒的根本性错误;另一方面也全面地辩证地分析论述了黑格尔美学的合理内核极其进步意义,以求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运用逻辑来把握世界,将逻辑作为世界的根据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黑格尔继承了这个传统,并致力于改造逻辑。在黑格尔哲学中,现实是逻辑的现实。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中将逻辑作为世界的根据和这种方式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批判。按照思维的进展,马克思论证了现实是人通过实践将自身的本质对象化到对象上的产物,并以此确立了现实的客观性地位。在马克思哲学中逻辑是现实的逻辑。这样,马克思在现实与逻辑的关系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形成了其特有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的“异化”概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其一是意识、精神分裂为二或树立对立面;其二是指意识发展到精神阶段出现的人类的对抗性社会;其三是指人的本质是通过劳动外化,转化为对象。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揭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性质和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结构改造中的理论的生成,是一种理论场所的转变。把马克思的辩证法和历史观看作是对黑格尔的简单颠倒,这种认识论上的懒惰很容易滑向经济主义,产生经济人的幻象。阿尔都塞具体分析了恩格斯的合力说,指出其必然的结果是认识论的真空或者循环论证。破除了经济人的幻象和一元决定的辩证法的意识形态本性,阿尔都塞指出马克思辨证法的合理内核:经济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多元决定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的逻辑学的"有",即"存在"也就是"无"或"非存在",它们的统一即"变易",黑格尔以此作为其逻辑学的开端。现代宇宙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表明,宇宙的历史开端与黑格尔的逻辑开端是一致的。从而在一百多年后实证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启发我们重新审视和挖掘黑格尔逻辑学的深刻内涵和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A bstract .  In this essay, Jim Garrison explores the emerging scholarship establishing a Hegelian continuity in John Dewey's thought from his earliest publications to the work published in the last decade of his life. The primary goals of this study are, first, to introduce this new scholarship to philosophers of education and, second, to extend this analysis to new domains, including Dewey's theory of inquiry, universals, and creative action. Ultimately, Garrison's analysis also refutes the traditional account that claims that William James converted Dewey from Hegelian idealism, after which Charles Sanders Peirce inspired him to rebuild his instrumentalism along radically different lines.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博物”观念及其相关工具书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知识结构和分类体系。西方学科分类意义的博物学概念在近代传入中国,据此,中国编辑出版了新式博物学教科书和辞书。考察中国博物观念及其工具书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比较中西知识结构和分类体系的不同,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如何认识全球化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渊源、思想内涵、现实意义的分析,使我们对全球化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觉地推进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从而更加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罗斯福“新政”提出的历史背景、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经历的发展阶段及产生的后果等等,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作一简要的剖析,并对其历史作用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