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挫折,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往往会陷入很多的负性情绪中,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和分析大学生的负性情绪问题,以期为大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提供一些积极地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了新的视阈。积极人格的形成依赖于积极体验,积极体验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体验,应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出发,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要把握成长任务,促进有效统合;二要把握心理特点,形成积极体验;三要把握内在优势,提升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吕兆华 《广西教育》2023,(33):106-110
本文以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和积极心理学为基础,针对大学生应对压力的特点,探索设计了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压力管理团体辅导的具体方案,让大学生在体验、自我探索、交流互动中培养积极心理品质,领悟和掌握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学会积极地进行认知重构,进而探索和选择积极、合理的应对策略以缓解压力、管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群体,对其积极人格的培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人格理论为基点,从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五个角度探讨构建高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策略和途径,以期激发高职大学生利用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积极情绪情感培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积极情绪情感的产生既需要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与引导,而恰当地选择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6):155-160
采用Aitken拖延问卷(API)、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自尊量表(SES)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大学生应对方式(积极和消极)、自尊、拖延行为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与积极应对、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积极、消极应对两两相关都显著.大学生的消极应对能直接显著地正向预测拖延,而积极应对、自尊水平则能显著地负向预测.自尊水平在大学生的积极、消极的应对策略与其拖延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应对方式(积极和消极)既能直接预测大学生群体的拖延,也能通过自尊的中介变量作用间接影响拖延.  相似文献   

7.
李宽 《教书育人》2021,(2):19-21
以往研究较少关注蒙古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状态,促进蒙古族大学生更好地融入主流文化与中华民族,本文尝试采用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蒙古族大学生优秀心理品质与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对策.本文具体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文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和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并对如何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提出了几点建议 ,旨在帮助思想政治工作者积极客观地认识当前大学生思想的现状和提高有针对性地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高校不可不重视的课题,从多种渠道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给予积极干预和指导是大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从体育运动心理角度阐释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调试及人格健全的积极作用,以引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合适的体育运动维护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内涵、组织方法及对大学生成才影响的探讨,进一步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存在敬业意识淡薄、精力投入不够、重业务轻道德、育人意识淡化、示范作用欠缺、学术道德意识淡化等问题.为此,必需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从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对实现我国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理应将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培养纳入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大学生环境美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环境美德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强化环境美德行为。  相似文献   

13.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恋爱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身处异地的孤独感与自由感,导致大学生过早涉入爱情;网络中的信息垃圾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形成巨大冲击;对爱情的错误理解与认识,导致大学生在恋爱中迷失了方向。从思想认识、法律规范上,提高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当前教育中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 ,以德治国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与中国古代德治传统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 ,是对传统德治的继承与弘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崇尚道德的传统始终不能舍弃。由于传统德治有其历史局限性 ,因此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不是传统德治的简单复归 ,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 ,在原则上和内容上对传统德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文章从道德层面、知识层面和人生态度层面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素质状况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应加大德行教育的力度,并应在大学生的课程设置及其生活环境等方面加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授与传播。  相似文献   

16.
吴小鸥 《中国德育》2006,1(2):22-25
大学课堂作为大学师生共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传承人类最优秀、最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资源的同时,理应成为人性养育的圣殿,“关怀型”情感场旨在构建道德学习的人性化情境,使大学生感受个体成长的主体价值以及高尚的德性,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发展的内在力量。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至高的善,是合乎德性的活动,是快乐和友爱,思辨是最大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中的积极因素对当代社会可产生正面的影响,对于建构现代人正确的幸福观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要达到这种幸福观的改变,需要激发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大学生对思考的重视程度,引导当代大学生主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并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受到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学校外在条件的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出现困境。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路径选择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落脚点,提升学生幸福感、获得感是起始点,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是中介点,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力是着力点。四点协同发力,真正培养出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伟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罗桂全 《高教论坛》2012,(6):18-19,25
高职生是我国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来源,其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较大程度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劳动从业人员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实践教学对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义地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除了发挥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营造氛围,优秀高职生现身说法,个体高职生思想教育等三个方面提升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优化社会环境,净化民众心灵,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必须了解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结合对应分析分析方法,得出一些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结论,为高职院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些实际数据和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