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备课是讲读教学的课前准备,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可靠保证。备课除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之外,便是设计教学方法。而设计教学方法的重要一环,便是搞好如何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 什么是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呢?所谓讲读一篇课文的总体设计,就是讲读一篇课文教学计划的轮廓,教学思路的主线,教学结构的框架。简言之,就是讲读一篇课文教学过程总的方法步骤。 为什么必须搞好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呢?因为这关系到讲读教学的难与易,简与繁,顺畅与阻塞,成功与失败。 有一次,一位青年教师讲授《最后一课》,当他指导  相似文献   

2.
变序讲读,是根据文章在篇末或篇中揭示主题的不同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讲读顺序,改变篇篇文章都从头讲到尾的呆板作法。它有三种类型。1.逆序讲读。有的文章篇末揭示主题,就采用从篇末点题入手讲读。八册《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散文,它充分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一句,概括了作者观日出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第十册《穷人》是一篇讲读课文,篇后安排了“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辨析词句,发掘语言因素。重点训练项目是体现在讲读课文当中的。突出重点训练项目,首先必须抓住讲读  相似文献   

4.
一、讲读要点:本文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讲读这篇课文的要点是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学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生动真切地描写事物,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探求各种知识的优良品质,认识封建教育制度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本质。讲读这篇课文的关健是第一部分,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变序讲读法,是根据文章的篇中点题或篇末点题的特点,改变讲读顺序,从重点处突破,突出中心,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讲读的一种方法”。读了《小学教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四期《浅谈改进小学讲读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一文所介绍的这一讲读教学方法,深受启迪。我在进行小学语文第十  相似文献   

6.
讲读课是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课型,讲读环节也是单元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师生共同较为细致地研讨一篇或两篇课文.这一课型更应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  相似文献   

7.
这一单元的教学核心点是:使用语言要注意有的放矢和讲究分寸。这个教学核心点是综合了“单元教学要求”和两篇讲读课的“课文学习重点”以及两篇自读课的“自读提示”概括出来的。这一教学核心点在各篇讲读课文中的特点分别是:  相似文献   

8.
明确教学目的深入理解课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吉林省教育学院李莉这组教材由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个基础训练和说话、写话教材组成,讲读课文中有一篇古诗《春晓》,一篇新课文《丑小鸭》。阅读课文《春雨》是一首儿童诗歌。《春晓》是一首古诗,作...  相似文献   

9.
《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是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被安排在两篇看图学文之后的第3课,是学生进入二年级后首次遇到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故事,与前面学过的课文相比,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情节较曲折.随着年级的变化,教学要求的提高,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和课文后面提示的要求,关于《诚实的孩子》一课的教学可从这几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田忌赛马》是小学语文第八册训练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很好的学习语言的范文,学习这篇课文时同学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一课》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郭秀琴教学设想:《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是第十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训练项目是详写和略写。在这个单元的前两篇讲读课文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详写和略写,能够独立地把握文章的详写和略写,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理...  相似文献   

12.
《蛇与庄稼》是九义教材人教版五年制小语第八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事例充分,说服力强,结构严谨,文字精炼的说理性课文。  相似文献   

13.
带学生到“花潮”里去畅游──“花潮”的教学回顾兰州市东郊学校高晓玲《花潮》是六年制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讲读课文是著名散文家李广田之作。文章描述了昆明圆通公园观海棠花的盛况,意在赞美如花的盛世,似海的春光,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我是这样进...  相似文献   

14.
讲读课例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说来,每个训练组安排2~3篇讲读课例,讲读课例体现着训练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师要凭借课例教给学生有关的读写知识与方法,使之逐步养成“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一、模式的构建说明讲读课例教学模式,是针对一篇讲读课例的教学全程而构建的。这种教学模式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预习课文→理解内容→研究表达→对应练习。讲读课例教学一般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前两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后两个环节。这四个教学环节的侧重点,可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构建这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教材修订后,每册增加课文10篇,而学期教学总时数却没有增加。课文由讲读课和自读课组成单元,如第一册,40篇课文,讲读课21篇,自读课19篇,还有汉语知识,作文训练、听说训练等。语文教师普遍感到教学任务重,课时紧。讲读课属精讲,自读课究竟应该怎样教呢?这是初中语文教师不断研究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课文增加篇目,目的是为了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篇目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是“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所以我以为,既不能因教材量增加而随意简化教学内容,置自读课于不顾,又不能人为地加重教学负担,把自读课上成讲读课。下面,试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教授讲读课,一般一篇文章用两课时,难度较大的如《社戏》可安排三课时,浅显易学的如《想和做》则用一课时。备课时,抓住课文的重点和学  相似文献   

16.
抓住一篇带动一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学高段语文统编教材的每一组课文都是以一个读或写的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这些读写训练项目贯穿一组课文的始终,从而使讲读课文到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现了从知识到技能到能力的转化过程。讲读课文作为这个过程的起点,它是具体体现读写训练项目的重点课文,抓好讲读课文的教学是教好各类课文的关键。因此,必须抓住“讲读课文”这一篇,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知识,从而带动这一组课文,求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相似文献   

17.
讲读一篇课文,启发学生想象、联想,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这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逻辑思维的过程。这两种思维形式在讲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是互相渗透的。天津市北郊区刘招庄小学侯秉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把这两种思维形式结合起来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逻辑思维需要形象思维来把它具体化。一篇文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篇一篇地讲读课文,语文课就是听老师分析课文,然而教学效率也不高,一直为大众诟病。因此,当下语文教学改革,应跳出一篇一篇讲读的陈旧教法,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探索语文教学的高效途径,变过去一篇一篇的讲读为以"单元整体学习"。从单元教材整体出发,研究在总课时数不断递减的前提下,如何以单元课文为载体,将语文知识的学习、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思维能力的训练,及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机地整合,变过去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共五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是:《我的老师》和《挺进报》;三篇自读课文是:《橘子》、《山的那一边》和《刘胡兰慷慨就义》。 两篇讲读课文的学习重点,前一篇是:一、记叙的要素,二、词义的辨析和推断;后一篇是:一、记叙要素在文中的运用,二、词义的理解和推断。依据两篇讲读课文的四个学习重点,本单元教学选择的突破口,笼统地说应该是:记叙的要素——人物、地点、  相似文献   

20.
(一) 《柯里亚的木匣》(六年制小语第七册19课),是一篇新入选的讲读课文。这篇文章是根据苏联作家左琴柯的作品改写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