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活动要遵循内在规律,只有当一切外在事实(知识)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被主体(学生)认识之后,这外在东西才会为主体真正占有,这种转化只有在参与实践中才能体会并重新构建、形成知识体系。我们的教材中的好多知识表面上是孤立的,若我们的教师在引领学生认知这些内容的同时,有“意识”的揭示这种“知识链”,内化我们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水到渠成”,这不失为一种有效教学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郭香梅 《知识窗》2020,(2):72-72
现在,很多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不能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而是机械地将知识"输入"脑子,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要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去感受、体会、持续理解艺术的魅力。”而当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考试为目的的模仿与背诵,学习的目的也只是应对考试,考完就忘成为学习常态。这种学习状态之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缺少理解或者完全没有理解。那么,作为课程设计者,教师该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在美术实践中体验与理解所学内容?以及该如何改变以往教学思路,将艺术课程标准有意义、有效率地落实到日常美术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4.
温故而知新,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去阅读课本,进行归纳和复习,既能有效减少和减缓知识遗忘,又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避免表面化和浅层次的肤浅记忆。  相似文献   

5.
孙丽 《科教文汇》2007,(5X):46-46
一、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在目前的实践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修订的语文大纲”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但是读只是理解语言文字的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独立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阅读中如能很好的借助语文课本,紧扣教材的特点,巧设内化练笔这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巩固和延伸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课末的“结尾”是数学课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它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和总结,不但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向更高一级升华。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教学口诀,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边朝峰 《科教文汇》2009,(23):204-204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一些理性思考,用类似科研的方式去探究问题,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我遵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材重点、难点,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袁宇宏 《科教文汇》2007,(12S):59-59
课堂设疑是教师运用疑问诱导学生定向地或发散地积极思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设疑不仅有利于督促学生细心研读教材,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两大方面来阐述生物课堂教学设疑的有关内容:一、设疑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2)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回忆、联系、分析、综合、概括3)通过问题解答,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4)通过设疑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二、课堂教学应怎样设疑:1)设疑贵在“准”;2)设疑贵在“精”;3)设疑贵在“活”;4)设疑贵在“趣”。  相似文献   

11.
“组合式教学法”就是把文化理论课、创造教育课、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互动的连贯性作用,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教学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里,创造教育课居于重点地位,即教学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主,以此来统帅和推动文化知识的学习,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如下图:“组合式教学法”,可使学生从创造教育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对问题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的兴趣,启发学生在课堂或者通过自学等求得知识,再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用知识的眼光去参与创造课…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材是历史知识的载体,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历史教学必须坚持以教材为本.但作为选拔人才性质的高考,它的模式发生了变化,注重能力——特别是理解应用能力的考查.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强应用能力培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研究者。目前,许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无疑是落实这一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模式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人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将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二是将它视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课程。作为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换言之,它是指教师或其他施教者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  相似文献   

14.
优化文检课教学体系的十个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章云兰 《情报杂志》1996,15(1):61-63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出现的“停滞现象”,提出促进该课程发展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教学内容、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规定教材与自撰讲稿、系统完整与重点突出、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授业教书与传道育人、纵向专深与横向贯通等十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7)
复习课在中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存在基础。复习课不仅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是对学生所学过的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方式。如何通过复习课的方式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是当前每位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师在复习课上出现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 ,感知、注意、记忆、理解构成认知的过程 ,而在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间的联系途径方面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必要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从而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1 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传授知识中 ,应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 ,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求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任务及制约学习任务完成的因素。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有关数学教材及数学知识的结构特点、难易特点、思维特点、方法特点等。毛泽东有过这样…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8.
曹明亮 《科教文汇》2009,(12):53-53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在合作交流中学到新的知识。有所感悟。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9.
刘强 《科教文汇》2008,(6):44-45
本文介绍了通过Internet和局域网专题课程网站资源为基础,以学生撰写问题综述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层次,构建对所学知识相对完整的认知地图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长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由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会”状态,向对知识能动的“会学”层次转变,由记忆型向智力型转变,主要有三点作法。一是在教师认真讲解、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和提高学生善于发现、提出教材或教师教学过程中,违反机械制图基本规律方面的错误,并能够从错误的反面教训中,加深对机械制图规律更深刻的理解、掌握、升华和提高,树立起敢于向旧事物和旧观念发出挑战的信心;二是以教科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但又不受教材的束缚,提倡标新立异、善于发现和提出不同于教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