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性的1997年7月1日即将来临,香港的大众传播事业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怀抱的前夕,了解和认识一下在世界大众传播事业中独具特色的香港大众传播事业,是很有意义的。 世界罕见的“媒介大都会” 在世界大都会中,香港是一个弹丸之地,620万人生活在面积  相似文献   

2.
报刊业:异彩纷呈香港是世所罕见的“媒介大都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里.几家日报并存的城市越来越少,一城一报或两报的情况越来越多.可唯有香港独树~帜。根据有关统计数据,1995年香港每日印行的报纸达59家.其中每日印行的综合性日报就有20家左右。这在世界大都市中是绝无仅有的。香港的报纸每日发行量约为200万份,平均每千人约310份报纸。人均占有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而两倍于世界的平均数量。香港的报业是香港大众传播业中历史最悠久的行业,也是现今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在香港,几乎年年都有报馆倒闭,也年年都有报纸问世。…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洗尽百年耻辱,回归祖国怀抱,再次扬起经济腾飞的风帆。一百多年来,香港人民从未停止过寻求解放和独立自主的斗争。他们自尊自强、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将香港建成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市。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香港的广播电视事业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鲜明、独特的大众化、通俗化、商业化的电视文化形象和具有港风港味特色的都市文化品格。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此话流传近半个世纪,直至80年代,人们重新认识、审视香港后,终于走出此论之误区。正视香港的文化现象,研究香港…  相似文献   

4.
联合出版集团旗下的香港商务印书馆和香港三联书店,日前分别获得香港骄傲企业品牌2008服务行业文化事业类别消费者大奖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据介绍,由香港中文大学市场学(理学)硕士课程与香港《明报》共同举办的第二届“香港骄傲企业品牌”评选,今年首次加入了“文化事业”类别。  相似文献   

5.
香港的报业:社会多棱镜———香港新闻传播纵览之二□明安香香港的报业是香港大众传播业中历史最悠久的行业,也是现今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在香港,几乎年年都有报馆倒闭,也年年都有报纸问世。如今在香港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当属英文《南华早报》(SouthChina...  相似文献   

6.
香港,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会之一,除了名列“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外,还享有“国际信息中心”之一的美誉。到1995年底,人口虽然只有600多万,总面积只有1075平方公里,却拥有一家政府办的广播电台,两家商业电台,一家英军电台,两家无线电视台,一家有线电视台,多家卫星电视台,其在香港社会的舆论影响相当突出.一、香港广播事业的起步和发展香港的广播,起步于20年代,前30发展不快。到对年代末,在商业电台的竞争刺激下,才有较快发展。1923年,一群香港市民自发组成香港无线广播社,不定时广播一些…  相似文献   

7.
各国媒体以香港为基地争夺亚太市场亚太地区近年成为新兴的媒体市场,香港这个被喻为"东方之珠"的城市,也因此吸引不少外国媒体.在香港设立制作中心或播放总部的国际媒体,通过人造卫星向全亚洲甚至全球观众播放娱乐或新闻节目的竞争开始白热化.1995年6月20日...  相似文献   

8.
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端,碧波荡漾的南中国海边,镶嵌着一颗璀璨明珠,它就是香港。昔日的荒芜弹丸之地,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旅游中心,成为全世界最开放、功能最高的现代化自由港。它被称之为“东方之珠”。美丽的香港即将归来,在此由中宣部、国家教委、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团中央联合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之一的《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一书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共分为八个部分,包括中国的港湾、沦陷、天高皇帝远、东方飞龙、社会百态、睡狮昂首、过渡风波、走向“九七”等内容。作者端木来娣是新  相似文献   

9.
潘翠华 《出版参考》2007,(2X):36-36
2007年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在台湾发行10周年,在第十五届台北书展期间,旗下的香港三联书店、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商务印书馆、万里机构、新雅文化事业、知出版有限公司和百利唱片联合以“打造地域华文书阅读平台”为题参加书展,为了更完整的向台湾读者展示集团的最新出版,租用了24个展位,成为香港最大规模的参展商。集团每个展位的顶部贯穿了一条S型的招牌,内载有集团在台发行10周年的大事纪,与读者重温集团每本经典图书在台发行的实况。另外,集团在展位近出入口处设有“阅读香港”专柜,图书以“香港名人/企业”、“香港历史”、  相似文献   

10.
省中山图书馆赴港考察组一行四人,带着建设新馆的目的,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底考察了香港市政局大会堂图书馆、九龙中央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和香港埋工学院图书馆。行前,对香港一些图书馆设计之奇特,设备之精良,早已略有所闻。因而心目中的考察对象是这些“麻雀”俱全的五脏。至于作为一种社会性事业,觉得在一直被谑称为“文化沙漠”的香港,图书馆恐怕只是一种文明的点缀,同行们大约也少不了有落寞之感。但是,事实却否定了我的基本估价。香港市政局大会堂图书馆及九龙中央图书馆均为公共系统图书馆,两馆分别在香港区和九龙区的公共图书馆网点中起枢纽作用。令人瞩目的是香港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九六二年,香港仅有唯一的市政局大会堂图书馆,藏书不过三万余册。但时至今年九月九日九龙中央图书馆落成开放为止,二十三年间香港公共图书馆已发展至二十三间,(中、小型)藏书共达六百八十三万余册。每年平均新设一座图书馆,  相似文献   

11.
由香港紫荆杂志社出版的《繁荣香港》摄影画册,已由香港三联书店发行。这套画册收入照片150余帧,并附中英文说明。 40年来,香港人历经千辛万苦,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将香港建设成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中心之一,成为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之珠。该画册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沧桑变化。画册中的照片,是众人呕心沥血的力作,有些已成绝版,故十分珍贵。  相似文献   

12.
纪实香港     
1996年11月7日,随着一架南方航空公司的“波音767”飞机在启德机场降落,拥有11位分集编导的国内最大的片《方寸国土万种情》(下简称《方寸》)摄制组抵达香港。未来3个月,他们将追随40位不同层次的香港人,“97”前港人的万干生活情态,将通过他们携带的4台摄像机永久地记录下来。这将是国内电视界第一次跨出国门用较为成熟的纪录片语言创作纪录片。《方寸》一片是从1996年3月开始酝酿的,当时有关香港的片子还不多,比较有影响的是中央电视台的《香港沦桑》、《话说香港》、北京电视台的《香港写真》,这些片子各有特色,但内容和角度…  相似文献   

13.
香港西九龙,被称为“香港核心区最后一块钻石带”。“西九龙计划”工程投资250亿港币,在九龙海边40公顷地上建三个表演区。四个博物馆,加上广场,酒店,住宅 ,餐厅和商店以及各种娱乐设施的大型化娱乐区。预定在2012年完成。  相似文献   

14.
1994年7月,我们随大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报纸展出团,出境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国际书报展.这在香港已是第五次举办这样的活动了,而我省却才是第一次参展,参展的报纸,在陕西也只有《陕西日报》与《陕西人口报》两家报。在香港尽管远留时间不长,但出于职业的习惯,使我们有幸对香港的新闻界在接触中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对港岛同行的报业有了初识,要说也只能谓之“一孔之见”.但却多少也对我们有些可供借鉴的启发。就像竞争是这个自由岛上的“润滑剂”一样,香港报业给人最深的印象也是竞争激烈。香港的报业竞争激烈,归根到底是争…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有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地位的大都市,从表面看,报业的发达几乎到了报刊过剩的境地,无论报纸的种类还是版面厚度,都是今天内地的报纸无法企及的。研究香港报业所经历过的一次次洗牌重组,一次次优胜劣汰,以及香港报业在白热化竞争中采取的应对策略,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一、大众传媒数量多、生存压力大。有着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面积不大,却有49份日报、多份电子报章和722  相似文献   

16.
应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中山图书馆考察组一行3人到香港进行了考察。期间,先后参观访问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服务中心图书馆、香港大会堂图书馆、九龙中央图书馆、荃湾中央图书馆、沙田中央图书馆、油麻地公共图书馆、花园街公共图书馆、香港贸易发展局图书馆、时装与设计图书馆、艺术图书馆、光华文化新闻中心图书馆、基督书院图书馆共13个图书馆。兹将香港图书馆的现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分述如下:香港公共图书馆事业起步于1962年,当年仅有三层楼面的大会堂图书馆标志着一种起点低,规模小的点缀式“沙漠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全球华人为之欢呼雀跃。25年后,我有幸作为一名驻港视频记者,见证和参与报道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这一历史时刻。一、追寻主席的足迹见证“东方之珠”的成长岁月2022年6月30日15时10分许,列车徐徐驶入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习近平主席乘坐专列,来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三次到访香港。  相似文献   

18.
7月底,香港特首董建华对外公布,中央政府承诺对CEPA作重大调整,新增“条件许可时优先考虑在香港开设人民币离岸中心”等6项内容。这一消息骤然间将长期在港“漂泊”的人民币推至台前。  相似文献   

19.
谢婉冰 《出版参考》2007,(8S):25-25
以“阅读香港”为主题的2007香港书展在一片阅读氛围中落下了帷幕。据统计,今年书展入场人数达76万多人次,创17年来新高。参加香港书展的475家出版及相关机构来自20个国家及地区,文莱、印度尼西亚及老挝的出版发行商首次参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30年中,香港产生了新 一代的高级行政人员。他们不但在事业上拥有杰出成就,在其它方面也十分讲究,多姿多彩,与他们父亲一辈的生活水平和风格截然不同。他们需要一个属于他们的会所,好能与背景相同、志趣相投的人士共聚同乐,并且暂时避开本地日常生活的压力。”这是数年前香港一家著名会所开幕时,主持人的一段致词。这段话比较中肯地反映了私人会所在香港得以发展的社会背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谓贾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