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 《新闻传播》2022,(16):175-176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不仅更加多元化,传播的内容也更加丰富,相较于传统媒介时代受众可以及时有效地接收到更多的信息,这些特点给新闻直播节目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本文首先针对融媒时代背景下新闻直播节目所具有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直播节目的具体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新闻直播节目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艺广播直播节目是一种传统的节目形式,通过音频和图像的传播向大众传播及时的信息;而微博是一种新出现的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文艺广播直播节目的传播更具有代表性,消息更为准确,更尊重个人隐私,因而文艺广播内容应该对微博进行引导,让微博更健康地实现官方或者非官方消息的传播,更方便大众。  相似文献   

3.
金玲 《视听纵横》2003,(5):91-92
广播电视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确实极大限度地发挥了电子传媒的优势,与此同时也对主持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热线直播节目的开办,更使传播变间接传播为直接传播;使接收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接收。传与受之间的信息通道畅通无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地市级以上的广播电台开通直播的越来越多。直播以其迅速而丰富的信息,快捷而有效的服务,广泛而方便的参与,赢得了大量听众。直播在传播速度、信息容量,受众参与等方面,已走在了前面。 直播节目的长处显而易见,但它的短处也日益明显。从各台办直播节目的实践和听众的反映来看,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台热线直播节目以其时效性、现场感的“共时空效应”的显著特点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不但增强了节目的信息容量和播出的实际效果,而且使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一种双向的大众传播,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双向互动,这种全新的传受关系成为广播节目突出的亮点.但是,在热线直播节目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热线直播节目的定位不明、宏观容量失控、情感倾诉类节目格调不高、随意性大以及主持人驾驭节目能力弱等.如何办好办活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满足不同层面受众的需求?本文围绕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设置定位与运作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左霞 《新闻世界》2013,(8):74-75
热线电话作为一种直接交流的手段为直播节目和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即时。新闻热线直播节目主持人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自身的角色定位、个人素养及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节目质量的好坏。本文试对节目主持人如何使用好热线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主持人在直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大众传播中人际传播化的重要工具和事件本身的参与者,成为受众的延伸。近年来,在我国电视节目中,科技、探索、发现类直播节目逐渐增多。与其他类节目直播要求不同,科技类新闻事件的直播有其特殊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因此,对节目的主持人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语言表达:既要严密准确,又要轻松活泼在科技类节目现场直播这一特定传播情景中,要求主持人能够运用综合语言能力对事态发展做出严密准确的报道与评论,然而直播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现场信息低谷,此时除采用片断直播外,通过主…  相似文献   

8.
王生智 《新闻三昧》2003,(11):28-29
热线节目的兴起与问题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是将广播与电话的自愿选择、双向交流、即时反馈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得广播这种大众媒体兼有了人际传播的功能,变传统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的节目样态。1986年,珠江经济电台开启了我国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先河以来,至今热  相似文献   

9.
詹晨林 《今传媒》2016,(6):130-132
手机、PC、电视……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不同屏幕介质的阻隔不再,即时跨屏互动在直播节目中频频出现。在这类中,观众的参与成为推动节目进程必不可少的元素,直播节目形成了一种新的开放语境。本文通过对典型跨屏互动模式节目的研究发现,主持人传播模式较单向传播时发生明显变化,呈现出结构扁平化、效果几何式放大等新特点,由此对主持人的传播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网络直播正进入越来越多寻常百姓的生活。作为网络视听直播节目的载体,移动直播客户端(App)已成为时下最火爆的网络应用类型之一。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移动直播客户端传播的视听节目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不良视听节目混杂其中,涉黄、低俗、虚假等内容借助移动直播客户端推送至广大用户面前,不雅事件屡屡出现,引起了网民的不满和管理部门的注意。移动直播客户端需要切实加强内容管控,提升传播节目的质量,为广大用户提供绿色健康的视听内容和规范有序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1.
广播节目由传统的录播走向直播已经历了数年的历程。然而在众多直播节目中,基本上都是以主持人的现场主持,加之诸多的案头资料结合而成,且节目类型大都集中于文艺类或谈心类节目,真正在新闻类节目中以热线传播消息的方式为主,大时段、固定性地推出一档节目并不多见,而我台的《警方热线》和《法律天地》两档节目恰恰作了一次可贵的探索与实践。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充分发挥广播传媒潜在优势,以快捷传播突出信息的时效性与现场感的做法,既得到了广大听众的肯定,也受到了广播业内人士的好评,并屡屡获奖。广播节目热线传播信息快捷便利…  相似文献   

12.
《听众之声》节目是鄞州电台一档对农热线电话直播节目。每天早间7:30开始,长度半小时。听众在节目中发布转让和求购信息,或获取信息和某种帮助。热线在广播节目中开通,变间接传播为直接传播,听众从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听众与主持人的对话直接成为节目的内容。听众参与带有很大随意性和即兴性,节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主持人话筒前的表现与听众交流的现场发挥。  相似文献   

13.
王东元 《记者摇篮》2007,(7):126-126
一次,笔者与一电台记者同坐出租车外出采访,路上司机就兴致勃勃地对电台记者唠他们的直播、互动的节目内容,让我颇生感慨。的确,视听媒体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开创了现代新闻传播的直播时代.被诸多电视传媒视为彰显实力、扩大传播阵地的“招牌”。但形式的新颖并不代表报道品位的提升.直播节目在尽显优势的同时.也出现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无论从节目制作理念.指导原则.还是工作方式规范化、系统各部门间的协同互动、信息传输和反馈等方面.都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5.
在“重塑广播”的变革背景下,本文从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融媒视阈下的能力重构出发,以宁波广播电台的全媒体直播新闻访谈《我是党代表》系列节目为实例,浅析广播主持人应具有的全媒介传播主持能力,着重讨论了直播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真实感”的建构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的要求,提出基于人格魅力的传播才是强黏度传播。  相似文献   

16.
在直播节目中,发挥主导地位的则是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实现播音主持人现场控制能力提升是通过提升思维能力进行满足。在直播节目中,要求播音主持人全方位对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了解,在直播节目中占据着主要内容。要求直播节目播音主持人应对直播意识进行明确,提升自身整体的直播程序、心理、方法、思维以及要求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7.
王茜 《记者摇篮》2015,(4):45-46
广播直播节目由于传播的快速、灵活、新鲜,受到越来越多听众的欢迎。如果有专业知识丰富的记者和主持人一起主持节目,那么,声音的丰富性又会让节目增色不少,不过,记者和主持人一起主持节目时,需要不同的角色定位,同时还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档节目的播出,让听众在各具特色的语言环境中,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一、熟读新闻稿件做到心中有数新闻是用事实说话,有采访经验的记者在节目直播过程中会用专业的语言把新闻事实说清楚。而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也在不断优化升级。电视新闻媒体应该借助融媒体时代优势,进行全面的创新工作,提升节目活力。本文对融媒体时代进行探究,分析它对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引导作用。总结在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实际分析创新的策略,应该提升智能技术的应用效果、丰富直播节目内容、创新节目运维模式、增强信息整合的能力、提升工作人员素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闻直播节目在各地电台节目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多,节目选题的范围日益广泛。遇有重大新闻事件,常常是多家电台以不同形式组织直播报道。直播节目与所传播的新闻事件往往是同步的,节目常常是一次性的,没有任何事后弥补不足的可能,策划好坏直接决定直播节目的成败。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前期策划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远远大干直播节目本身。比如说中央台大型直播节目《海湾零距离》、《黄河颂》,实际节目只有几个小时,而前期策划准备都在一个月以上,本文拟就新闻直播节目的策划环节分析一二,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袁伟 《新闻爱好者》2008,(12):31-32
从目前的电视制播方式来看,直播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力量,且占据着相当的比例。与录播节目相比,电视直播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语境的动态突变性,即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交际者所依赖语境要素的动态变化性,此语境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在电视直播节目中,语境的动态突变性直接影响到了主持人的情感表达,从诸多直播解说来看,电视直播中主持人情感的把握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情感控制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