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感受: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能较自然、熟练地演唱歌曲。表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歌曲情趣理解的能力。创编:培养学生根据歌词及旋律创编简单动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歌曲并用动作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2.
薛晶 《儿童音乐》2007,(12):77-79
教学目标:1.通过《读唐诗》的欣赏,了解歌中唱到的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歌曲的意境。2.通过活动复习学过的古诗歌曲,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3.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为故事朗诵配乐,让音乐与古诗的意境融为一体,增加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内涵,学习蜗牛勤恳踏实的品质,让学生明白凡事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就一定  相似文献   

4.
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拍皮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拍皮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初步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音乐同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表现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采用趣味性的节奏游戏,形象感受X 与X X 的时值,同时能按节奏创编动物歌谣.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按节奏创编动物歌谣. 教学设想:在歌声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六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郾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在快乐中表达。2郾激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3郾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体验民谣歌曲的感情,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教学重点:1郾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在简单的模仿与创造中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2郾唱好民谣风格的歌曲,并能用节奏强弱去表现歌曲。教学难点:1郾“请你进来坐一坐”唱准、唱清楚。2郾“呜哦呜哦呜哦呜哦”唱出强弱力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王娜 《儿童音乐》2014,(2):72-75
正【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习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能用欢快、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理解掌握新疆音乐的基本要素(如学拍新疆音乐的基本节奏,学跳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新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等相关实践活动,体验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过新年     
教学内容:第六单元《迎新春》——过新年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2.引导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它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13册第三单元———《伏尔加船夫曲》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男低音的音色。2.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教学重点:1.把握歌曲的主要艺术特点和歌曲的主题思想。2.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教学准备:课件、磁带、图片、录音机、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两种不同的情绪1.欣赏伏尔加河流域的风光图片,感受人们的美好生活。提问: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是…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四单元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能够随音乐唱 歌曲 2.通过亲身体验运动的快乐,加深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奖励“健康 小秘诀”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充分 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模、听、想、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的情境之美。2、学会歌曲《大海啊,故乡》,能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富有层次地表现歌曲。3、通过对比聆听感受,懂得相同材料不同音乐感受产生的原因。4、能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大海、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受与表现歌曲《大海啊,故乡》的音乐情境。教学难点:1、能在伴奏下,准确并富有感情地演唱《大海啊,故乡》。2、初步感受和了解相同旋律、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效果产生的缘由。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1.演唱:《小宝宝睡着了》 2.欣赏:舒伯特《摇篮曲》 3.创作:摇篮曲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音乐活动的体验中,使学生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 2.通过演唱、欣赏,帮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感受摇篮曲的风格。 3.通过创作练习,加深学生对摇篮曲风格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枫桥夜泊》教学目标:1.能以较长的气息连贯地演唱歌曲《枫桥夜泊》。2.感受幽静夜色中寒山寺钟声引发的丰富思绪。3.通过古诗新唱等形式,增进对古诗与音乐相融互动手法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能感受和理解古诗《枫桥夜泊》的韵律美、意蕴美。教学难点:歌曲第二乐段八分音符和切分音节奏的准确演唱。  相似文献   

14.
课时:1课时课题:雪域风情——走进藏族音乐课型:综合课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演唱、舞蹈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体验感受青藏高原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领略雪域高原音乐的独特魅力。2、学唱具有藏族音乐风格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通过演唱歌曲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以欣赏为主线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相似文献   

16.
张异男  孙慧 《黑河教育》2009,(1):54-54,57
教学内容:五年级歌曲教学《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体验彝族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体会旋律、节奏特点。2.过程与方法:运用肢体律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在指导学生视谱、演唱环节中,逐步引导学生关注节奏、旋律、衬词的特点及表现作用,从而感受彝族音乐的热 烈欢快的特点;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拓展歌曲的表现力,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必须有高水准的灵敏的耳朵,才能有效地去感受和理解音乐。因此听觉能力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在歌曲教学中强调音乐的听赏作用,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表现音乐,是音乐教育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能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表现歌曲勇敢、自豪的情绪。2、能采用多种形式学会歌曲。3、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复习乐曲《龟兔赛跑》以及歌曲《小白兔和小乌龟》,并且根据不同的音乐片段创设合适的音乐故事情景。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听赏乐曲《龟兔赛跑》,达到使学生喜欢音乐这种表达情感的方式的目的,从分辨乐曲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不同的音乐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景,并且可以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式来表现和创编新的故事情节,从而更好的掌握音乐。教学重点:对新的音乐片段的理解与情感的掌握。教学难点:对新的音乐片段的故事创编。教学过程:(一)感受“兔子”“乌龟”的音乐特点阶段目标:感受“兔子”“乌龟”的音乐特点,能从不同的音…  相似文献   

20.
胡妍瑛 《儿童音乐》2014,(3):45-47,53
正一、问题的提出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歌曲有一定的难度,也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因此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