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人体     
人类的足迹上至太空,下至深海,我们对宇宙和地球的秘密了解越来越多。可是,我们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往往还不够。现在,让我们通过数字来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吧。有一些数字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比如, 我们有五官,有四肢,每只手有5个手指,每只脚有5个脚趾;我们的身体由206块骨头组成,附在其上的骨骼肌有600多块;一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在4升以上。然而,我们有更多不熟悉的数字。人体是一个巨大的细胞王国,在这里居住着的细胞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人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发育的,可是到婴儿呱呱落地时,光脑细胞就有140亿个。当人成年时,组成身体的细胞大约有60万亿个。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直径为0.2~0.5毫米,肉眼勉强可见。人体内最小的细胞是小脑颗粒细胞,直径为5~8微米。人体内最长的细胞是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其长度在1米以上。的“钢筋”,能够承受巨大的压  相似文献   

2.
正"病"让人痛苦、"毒"令人恐惧,两个字合体,更是让人避之不及。当生物学家说,每个人都自带380万亿个病毒时,也许那一瞬间你有五雷轰顶的感觉。就算没吓到自己,也开始嫌弃自己了吧?病毒的数量与大小一个体重70千克的人,全身有30万亿个细胞,其中84%是血液红细胞。生物学家却说病毒比细胞还多,难道我们身体的大部分是病毒?当然不是,因为数量并不代表体量。虽然人体细胞已经小到人眼看不见,但比细胞小得多的东西,还真有不少,比如细菌。我们每个人体内至少有38万亿个细菌,比人体细胞还多。但是,这些细菌的总重量,只占我们体重的1%~3%。这就是说,平均来看人体细菌比细胞小几十倍到上百倍。  相似文献   

3.
陈璐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4,(1):100-103,F0004
正生物化学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也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类很早就已经进入太空时代,却对自己的身体知之甚少。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机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在病理研究、药理学、药物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北京理工大学的陈世稆教授,就是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近日,笔者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陈世稆教授,对他和他所研究的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倾听身体内的声音 如果你的耳朵足够灵敏,你将会听到自己的身体内部发出巨大的吵闹声: 喧闹的细菌在你的肠胃里举行盛宴;你的细胞中的线粒体如同超负荷运行的发电站一样嗡嗡作响;正在自我复制的脱氧核糖核酸束打开链接时所发出的噪声像撅裂金属一般.你身体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发出具有独特鲜明特征的噪音,它们就像一个走调的乐队在交通高峰时刻演奏<时代广场>.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更新我们的细胞,修复我们的神经,恢复我们的肌肉……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其实已经更换了无数个崭新的自己,几乎没有一个细胞能伴随我们的一生。这种更新的意义不可低估,它不断地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使我们能够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健康。细胞的自我更新"你真的知道你的年龄有多大了么?"这是瑞典生物学家乔纳斯·弗里森应邀作学术演讲时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身体每年都会生产出足以创造或支持18个肝脏、200个幽门括约肌、8个气管和6个膀胱的细胞,但是,我们只有一  相似文献   

6.
情报站     
《百草含英》新世界出版社刘华杰25.00元“新博物丛书”以作者自拍的图片为主,配以简明活泼的文字,旨在通过直观性、可读性强的博物知识,引起读者认识万物,亲近自然的兴致和热情。把最好的书送给最好的孩子!让你的书包装满奇花异草!你注意过你的身体吗?你知道为什么眼睛能看东西,鼻子能闻气味,耳朵能听到声音吗?刚吃过的东西是怎么在身体里转化成日常所需的能量的呢?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我们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身体,才能知道怎样让自己保持健康。这里有我们所熟悉又赖以生存的《地球之谜》、高深莫测的《人体之谜》、丰富多…  相似文献   

7.
海胆的身体里有一个巨大的修理库——上百万个修理细胞,它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如果身体受了伤,它们就迅速奔赴受伤的部位,用最快的速度使伤口愈合。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缺损了,细胞们就会立刻制造出新的身体部分。海胆大约有100或1000只脚,分布在刺的周围。靠着这些小脚,海胆才能行动自如。如果小脚受了伤或者失去了,修理细胞就会立刻赶过来,再造一只新脚。通常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海胆就又完整如新了。哪种动物伤口愈合得最快?!济宁市@谢雨娜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细菌就是疾病、瘟疫的代名词,许多可怕的流行病都与细菌有着难以解脱的渊源。但是,也许我们想都没想到,并非所有的细菌都是这么青面獠牙、穷凶极恶的,许多细菌其实还是非常“温柔可爱”的。与人体细胞友好相处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细胞种类其实都是由90%的细菌细胞和10%的人体细胞所组成。成年人的身体里至少生存着500个种类的细菌,细菌细胞的总数可达100万亿个,是人体细胞数的9倍。看了这些数字后,知道了我们的身体里竟然被这么多的“异类”占据着,是不是会让我们感到不寒而栗?这些占了人体绝大部分细胞的细菌会不会“喧宾夺…  相似文献   

9.
英国曾有个叫阿克顿的“学者”,平生嗜好读书,家中藏书18万册,终身攻读,不少书都能背诵出来,可算是个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之人。但直到68岁生命结束时,也没提出任何有价值的见解,这不能不说是阿克顿的悲剧。阿克顿悲剧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也是屡见不鲜。我们教出了那么多的所谓“优秀学生”,他们熟知书本中的每一个细节,也常因自己的脑子里装满了书本和老师的标准答案而沾沾自喜。可是,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中又有多少是自己思考而得来的呢?他们只会用嘴说出别人的思想,先一字不漏地将教师的“标准答案”“录”下来,接着拼死拼活地储存于大脑中,最…  相似文献   

10.
左右之别     
高山 《科学与文化》2011,(12):14-14
站在镜子前,看看自己的身体,你是不是感觉自己的身体左右是对称的?如果可以把身体沿着脊椎剖开,你一定认为会分成相等的两半。因为我们的眼有两只,手有一双,脚分左右,耳分两侧,鼻子虽然只有一个,却又有两个鼻孔并列。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说过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 ,干部是决定因素。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极其宝贵的经验 ,每一位领导者 ,每一个做人事工作的同志都应当明确 :一个单位兴旺发达的关键在于人 ,要知人善任 ,使能者在位 ,贤者在职 ,随才器使 ,才得其所。列宁说 :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 ,如果不推举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 ,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推荐人才 ,挖掘人才 ,使用人才 ,首先必须了解和熟悉人才 ,要善任 ,必须识人知人 ;要知人 ,就必须通过严格全面而且经常性地考核 ,对人才的素质有个全面的了解 ,而后方能…  相似文献   

12.
氨基酸是构成生命的乐高积木,将其一块块地堆积起来就可形成每一个生命功能所依赖的蛋白质。除了极少数的情况外,细胞一般只选择20种这样的积木块。但是,这对于人体细胞组装出可发挥功能的一亿多种蛋白来说已足够了。  相似文献   

13.
也许,你一直身体不错,虽然偶有头疼脑热,但总觉得癌症离自己很遥远,但如果请你花些时间回想一下:身边是否有一些患癌症的亲戚或朋友呢?这么一想,恐怕就会想起几位"不幸者".那么,人的一生中患癌症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这个数字是38%,也就是说,大概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一生的某个时间点上会得某种癌症.女性相对幸运一点,患癌的概率是37%,男性因为活得粗糙,再加上先天不足,患癌的概率超过了39%.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10,(1):53-53
一个细胞在一个生物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其组成部分在该细胞内的位置会影响细胞所做的一切,其中包括该细胞能够行使的功能,信号传递以及如何进行生长和分裂等。在本期细胞专刊中介绍人们探索了可促进我们对空间细胞生物学了解的多个主题。其中包括,细胞在身体内所处的位置会如何影响细胞的分化及其功能特征,细胞如何应用特别的基因表达程序来编码其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金秋科苑》2011,(8):98-100
氨基酸是构成生命的"乐高积木",将其一块块地堆积起来就可形成每一个生命功能所依赖的蛋白质。除了极少数的情况外,细胞一般只选择20种这样的积木块。但是,这对于人体细胞组装出可发挥功能的一亿多种蛋白来说已足够了。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10,(1):36-37
猝死,是近年来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有关猝死的新闻越来越多,它悄无声息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不禁让我们不寒而栗。据统计,美国每年大概40万~50万人死于猝死,几乎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而中国每年猝死人数大概是100万。猝死这个现象可能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很多人看着身体好好的,但是突然间心脏骤停,不治而亡。很多人死亡的时候还非常年轻,对此我们有着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疑问。  相似文献   

17.
生命无时无刻不与水有关,细胞的大部分组成是水,其中各种蛋白质与组成生命的物质都在其中,并依靠水为载体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链接。水是生命之源,它使没有生命的星球诞生了生命的基本单元:蛋白质。细胞的大部分组成成分是水,不提别的,光是成人身体就含65%的水。人在出生之前,受精卵细胞中97%是水,即使之后随着人的生长,这个比例会有所降低,但临终前水仍占到人体体重的50%。在所有的已知液体物质中,水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多,而了解得最少的物质。直到今天,我们还无法解释为什么4℃时的水比2℃时密度要大。先前认为水是由一个一个化学式为H_2O的分子组成,但是现在科学家才发现,它实际上是由大大小小的分子团组成,因此,水才有我们所不知道的诸多特性:在0℃以下还保持液态的过冷水,-110℃下成为极端黏滞的玻璃水,在500℃才会发生汽化的聚合水……一种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竟然有如此多的未知。  相似文献   

18.
“我最恨数学了,都是数字。”这是一句常听到的话。可是从来没有人说过:“我最恨钱了,都是数字。”数字是不是坏东西,这要看它在哪里出现。如果在老师发下的习题中有数字,而且很多,那么——哼哼的怨声就出来了;如果是在钞票或支票上,数字则愈多愈好。可是每个人都逃不出数字的“魔掌”。你几岁?今天是什么日子?考试考了多少分?老板给的薪水有多少?做这一笔生意,可以赚多少钱?如此等等,没有人能绕得开数字。数字是人类为之自豪的文明产物之一,我们用它来丈量土地、划分时间、计算物质成分、了解经济发展状况……没有了数字,我们与社会、自然…  相似文献   

19.
汪继峰 《知识窗》2005,(8):36-37
一瓶水、一个保龄球、一张光盘,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了.可是,有几位美国人却利用自己偶然想到的好点子,巧妙地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一只只金灿灿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身体就像一部机器,只要我们活着,每一个器官时刻都在工作。和其他机器一样,我们的身体器官运作起来也有一些细微的声音,最明显的就是心跳的声音,通常只有在心跳极快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听到自己的心跳。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大脑中有一个"调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