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挖非遗精髓,彰显中国品牌文化特色,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品牌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回归非遗生发原境,构建非遗文化生态传播场,立体化呈现非遗的历史底蕴、中国智慧、东方美学和创新成果。建设中国特色品牌,就是基于工匠精神、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东方生活美学打造“真品牌”“善品牌”“美品牌”。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这一纲领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蔡斐 《青年记者》2012,(19):60-61
问题的提出 有学者指出,法治之于中国,不仅是一场制度改革和机构重组,更是一场文化扬弃、观念革新的革命.①尽管还不能断言文化是法治中国的决定性根基,但从世界法治进程来看,如若文化不能先行,制度改革和机构重组就必然难以启动,法治的梦想亦断然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陈闯 《出版广角》2016,(22):66-68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走上了民族化的道路,从主题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到色彩设计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动画学派”.当下,在中国动画面临外国动画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发掘中国文化元素,传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片成为我们振兴国产动画事业的必由之路.《大鱼海棠》作为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发掘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上取得了成功,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一并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共同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确定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6.
文化体制改革是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继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绩后,又一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改革事业.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导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河南省也不断加大措施,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并在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推进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走过的发展道路.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7.
十五大报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一起,作为我国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这充分说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基本纲领为我们确定了在杜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方向和基本任务,也是我们必须实现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指导和部署,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策划了以唐诗、宋词、中国古代名画等传统文化内容为基础,挖掘其中的植物、动物、生态等元素进行科学内容拓展的系列图书,在中华文化和科学普及方面搭建一座桥梁,打通文化和科学原本认为生态学对立的两岸,以一种新鲜的方式实现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越山 《新闻战线》2022,(13):89-91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权博弈也从未停止。我国新闻媒体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脱贫故事和特色故事,不断建构中国话语叙事体系,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全民阅读内嵌于文化强国之中,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新发展阶段,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全民阅读构建了全新的"文化想象",具有政治、文化、生活三重意蕴.文化强国语境中的全民阅读以内嵌于国家治理的治理性场域、标志化超级符号的物理性场域和存在于技术变迁的功能性场域作为现实形态,形塑文化强国的文化空间生产和文化场景塑造.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推进全民阅读,需要实施做好全面制度规划的治理策略、培育多元联动主体的行动策略和开发特色文化资源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1.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集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是站在新时代高度对"文化"的精辟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步迈入改革开放后,在政治权力与经济逻辑双重构建下,传播媒体并非西方的第四权概念,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产业,既要服膺政治,又要迎合市场.新传播技术带来新媒体的出现,催生多重舆论场应世而出.本文立足在地视角参与观察,先点出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功能属性及其内涵和外延意义,再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场建立了从网络到媒体再到政府的议程设置流程,而在各种舆论场融合共生的传播情境中,相对开放、也最受期许的网络舆论场,理应愈加努力实现公共领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孙鸥 《新闻记者》2008,(11):58-60
作为中国两个最大的都市,北京、上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上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大众文化为大众提供了根据自身爱好与兴趣选择的主动权,这个重要特性让大众文化如燎原之火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同传统文化、精英文化一起构成当代中国基本文化格局.引导大众文化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服务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现代设计对全球产品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表现出唯西方设计为尊的趋势.那么,在全球文化特别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发展背景下,如何保持本土文化特色,从而实现文化的多元发展,依然是当代设计文化研究和实践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印刷书籍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图书装帧设计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蕴,是传达表现本土文化的重要手段.就当代图书设计发展看,中国台湾的图书设计风格,体现了明确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能够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具有明显的传统与现代特色,为如何形成具有中国文化意义内涵的当代“中国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一 "欢乐齐鲁吉祥中国"第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主题口号发布文艺晚会,是继获得第二十届"牡丹奖"一等奖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会徽发布仪式>后,又一场以"十一运会"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如果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会徽发布仪式>是以凸显"传承创新、和谐全运"为主题的话,那么,本场晚会则是以体现中华体育精神和现代齐鲁文化特色,作为晚会的总体创意构思.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希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可见、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业已成为一场国际性的博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重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立法的原则、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成为国家的创造力和创新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把握下一代互联网机遇抢占发展的有利地位、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命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路径以及充分认识信息传播方式变革对中国网络文化业态的影响等诸多方面,探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这一重大课题,可为业界同人学习、交流之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在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中国品牌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文化品牌的塑造.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红色文化品牌的塑造已成为当下红色资源转化和提升的重要途径.由关冠军、刘慧和王旭东编著的《红色文化品牌塑造:理论与实践》一书,立足中国红色资源,探究中国红色文化的形成过程,并深入分析了红色文化品牌的塑造条件、建设模式,对于当下红色品牌的开发传播、战略执行等品牌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作了精辟的论述,这表明我们党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文化建设生力军的高校图书馆员,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