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是中国传统物理学的高度发展时期,出现了许多珍贵典籍,《梦溪笔谈》就是其中之一,其作者沈括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有许多学者对沈括进行过研究,但在这诸多研究资料中主要是突出、强调了沈括的"贡献",而笔者这里结合他生活的时代背景,结合中国传统物理学的发展状况,将主要关注沈括是怎样获取那些物理知识的,以及他又是怎样把这些知识展现给世人的,从而使读者在了解沈括的同时,从中透视出中国传统物理学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有一次,母亲听少年沈括背诵唐诗。奇怪的是,当背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时,他总在重复这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怎么总是重复这两句呢?"母亲奇怪地问。"母亲,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母亲说。"那又为什么山下的开得早,山上的开得晚呢?"沈括又问。"这个……"母亲摇摇头,没办法回答了。  相似文献   

3.
结合沈括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推测他发现磁偏角现象,是用指南针确定的南北方位,与日晷确定的南北方位比较得到的。以此为例浅论中西方思想文化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沈括《梦溪笔谈》是一部科学杰作,内容涉及音乐、天文历法、算学、物理学、医药学、地理地图学、考古等诸多领域,在国内外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本文选取《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中的五首军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沈括生平,通过分析军歌,从文学作品的新视角,来窥探北宋与西夏等民族政权的关系,为宋夏之战及一些历史名词由来作考释。  相似文献   

5.
沈括深受儒家诗教传统的影响,继承了诗言志观念,认同诗歌要以人与物为主要表现对象,并认为诗歌需要反映社会政治。诗歌表现内容,沈括认为须求真求实,同时认同运用适度的夸张等修辞手法。在作诗态度与方法技巧方面,沈括主张求工,并认可倒装、集句、化用等作诗方法。从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来看,现存沈括诗歌以平易清丽诗风为主,兼有清峻刚健、凄凉悲愤等风格。  相似文献   

6.
沈括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通才。沈括以其一生的音乐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以乐教为基础的情感论美学,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具有卓荦不群的历史地位。文章从沈括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三个方面,对沈括音乐美学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寻,并从学术“效果史”角度对沈括音乐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予以评介。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中国古代数学最辉煌时期之一.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曾对数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独创性和重大成就.沈括首创的“隙积术“和“会圆术“,是在数学方面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晓东 《成才之路》2012,(2):I0016-I0016
沈括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改革家,这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却是名副其实的“妻管严”,甚至经常遭遇“家暴”。  相似文献   

9.
沈括使辽不但没有地界误朝,反而坚定地捍卫了宋朝的领土主权,维护了宋朝的利益,所谓的沈括使辽地界误朝说只是一种没有事实根据的诬蔑之词。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沈括是位全才,在许多方面都有成就,他所著的《梦溪笔谈》被世人所称颂.但是在物理方面他所做的贡献我们知之甚少,笔者曾对一些学生进行了调查,竟然有80%的不知道沈括在物理上有什么发现.只知道他的《梦溪笔谈》.其实在《梦溪笔谈》里面物理条目数占第二位之多,看来我们应该了解沈括在物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学习他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做事态度.这对我们老师和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杭州人,是我国在11世  相似文献   

11.
公元十一世纪,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卷十八的技艺篇中记载了“算术求积尺之法”,并提出了“隙积之术”.所谓“算术求积”就是计算立体的体积,而“隙积术”是指计算有空隙的堆积体的方法.笔谈中所记载的这些求积方法在当时是先进的,其蕴含的思想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2.
李约瑟为什么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中讲到北宋名的科学家沈括及其作《梦溪笔谈》的时候,提到了英国学李约瑟给予了沈括和《梦溪、笔谈》极高的评价: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但是在历史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此很不理解:这与教材的表述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教材中只是着重点出了沈括在天学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吴娬 《文教资料》2011,(13):77-79
山水画中的"以大观小"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卷》中提出的,近人多有重新论述,讨论的焦点是关于透视的问题。立场不同,出发点不一样,谈论的重点有别,有的学者认为"仰画飞檐"就是一种焦点透视,有的认为古代中国画画论应用自己本土的元素和思维方式去阐释。沈括是在具体谈李成"仰画飞檐"时提出山水画的"以大观小",但他自己并没有更深入地去论述,他的观点没有给出一个系统的"以大观小"的理论。因此联系上下文的关系,才能更明确沈括在说什么,在论述他的观点时才能更全面。  相似文献   

14.
沈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他从小就跟随做官的父亲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视野开阔,爱好广泛。他喜欢动脑筋,天文地理、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没有他不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班级管理中盛行一种隐性文化——告密文化,不少教师和学生对这种文化的认识有很大的偏见。本文秉承客观的研究态度,对班级管理中的告密文化进行利弊分析,并就建立一种趋利除弊的告密规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杰出科学家、《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公元-○三一——一○九五年)是一个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法家。据毕沅的《续资治通鉴》载,变法运动失败后,有人告密王安石亲党三十人,沈括名列第十五。沈括与王安石结交较早。皇祐右三年他的父亲逝世,墓志铭就是王安石作的。王安石执政时,沈括丧母,回钱塘守制。熙宁三年终丧回京,积极参加了变法运动。第二年迁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公事,成为制订新法的参谋。此后五、六年间,他不但是新法的参与设计者,还是积极的执行者,一直到管理全国财政的职务。变法失败后,御史蔡确曾攻击沈括说:“朝廷新政规画,巨细括莫不预,其于役法,讲之固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三)。变法期间他直接主管的工作,重要的有: (一) 熙宁五年,负责王安石农田水利法的重点项目汴河疏浚工程的调查规划,有力地驳斥了旧党对水利法和淤田成就的攻击。五年后,沿汴淤田九千余顷,开封府界淤田八千七百余顷。他的测量成果,对后来清汴工程的设计和兴筑也起了重要作用。 (二) 察访两浙农田水利。两浙豪族地主以“兴役扰民”为借口,宣布停修两浙水利。  相似文献   

17.
沈括与图书馆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也是很有成就的图书馆学者。沈括一生中约有八年从事图书馆工作。北宋时期设置的崇文院,具有国家图书馆的性质。在崇文院下分别设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等校书、编书和藏书处所。沈括36岁时参与昭文馆的编...  相似文献   

18.
正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沈括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的沈氏家族,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伯父沈同均为进士。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家里的藏书都被他读完了。他随父亲到过泉州、润州、简州和汴京等地,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和敏锐的观察力。沈括小时候上学时,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朗读了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老师读完之后,小沈括就请教了老师一个问题。"人间四月芳菲尽,为什么‘山寺桃花’才开始盛开,这不是很矛盾吗?"老师也解决不了小沈括的问题,就先宣  相似文献   

19.
沈括     
沈括,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杭州)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博学家。沈括从小好学,除读入仕必读的儒家“经典”外,还通览诸子百家史记小说。他十岁就阅读《李顺案款》。李顺是农民起义首领,起义失败后被统治者杀害。沈括在他晚年所写《梦溪笔谈》中赞扬了李顺的起义,指出李顺虽失败了,但“人尚怀之”。1051年沈括当上了江苏海州沭阳县主簿(县令的助手),因治理水利有功,1055年调任代理东海县令。1061年任安徽宁国县令。1064年考中进士,1066年入京(开封)编校昭文馆书籍,直到1074年,他在京都历任司天监、军  相似文献   

20.
沈括的故事     
沈括,是我们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位奇人。日本一位叫三上义夫的数学家说,沈括这样的人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只有中国出了这么一个。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称沈括写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