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及练习九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为背景,提供相同加数相加的式题,引出乘法运算(例1).第二,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例2).本课时主要解决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于乘法本质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中一直有偏差,大部分数学教育研究者倾向于认同乘法结构中两个数量间对应关系的建立比加法结构中同类型单位重复相加的过程更加复杂。乘法中至少包含两种关系:"许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和包含关系[1]。学生只有理解了"许多对一"和复合单位(学生能把1以外的数当作一个整体时就产生了复合单位)之间的嵌套关系,才算真正理解了乘法[2]。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明确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乘法的初步认识过程,感知乘法的意义,是低年级数学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通过多次实践,教师尝试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几个几相加",在强烈反差中引导学生感知求"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教给学生从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三册第13页“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的有三: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一种简便计算; (2)认识乘号,能读写乘法算式; (3)能准确地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根据这些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时,教师有时可采用无声授课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追  相似文献   

5.
吴晓雄 《江苏教育》2000,(11):34-34
新的数学教学大纲对乘法意义的教学作了改革。对于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表述,不再区分被乘数、乘数,统一称乘数(也可以叫因数)。按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在一开始认识乘法时,可以不出现被乘数,例如在学生理解3个5相加的和与5个3相加的和的结果一样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1.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答:理解同底数幂乘法性质时,要明确以下几点: (1)注意性质a~m·a~n=a~(m+n)的使用范围:两个幂的底数相同,且是相乘关系.使用方法是:其积中,幂的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与老教材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在老教材中,乘法的引入一般是从简便引入,通过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体验:当用加法算式表示比较麻烦时,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比如写100个2相加,让学生体验到这样麻烦,所以需要一种新的简单的表示方法,从而引进乘法。而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乘法的意义是从现实背景中引入的,因为生活中存在许多相同加数相加的事实,所以引进乘法的运算。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是从相同加数中感悟的。对于“用乘法算式表示真简便”安排在后面课时。一、创设情境(课前谈话:暑假里你去哪里玩了?好玩吗?…  相似文献   

8.
<正>本期我们一起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运算法则1.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3.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学校的教学研讨课上,某教师执教"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上课伊始,教师问道:"谁能一口气报出30个5相加这道算式?""5+5+5+5+5……"一位学生顺利地开始报算式。教师临时打断他的发言:"你觉得这样麻烦吗?"显然,教师意欲通过引导,使学生感受到这样的算式很麻烦,从而顺利引出"乘法",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的简洁性。没想到,学生竟然回答:"不麻烦!"教师无奈,只得进一步引导:"如果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教学目标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所特殊的学校(多媒体课件出示学校图片)。这是一所动物学校,弯弯的小河,青青的草地,可爱的动物,多美啊!(设计意图:学生通过…  相似文献   

11.
幂的运算性质是学习整式乘法的基础,是七年级数学的重点之一.欲学好这部分知识,必须掌握如下内容:一、准确把握其性质要想准确把握幂的三个运算性质,必须明确各自的条件和结论.列表如下:性质名称语言叙述表达式条件结论推广运算级别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m·an=am n(m,n都是正数).底数相同,指数为正整数.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m·an·ap=am n p由乘法运算降为加法运算.幂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amn(m,n都是正整数).指数为正整数.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p=amnp由为乘乘法方运运算算.降积的乘方积…  相似文献   

12.
教学通用五年制七册"小数连乘法"时,某教师安排了这么个为新课垫底的复习片断:教师先出示一个连加题"2 2 2=( )",要学生把它改写为乘法算式"( )×( )=( )".学生改写后,教师板书:"3个2相加,应该是2×3".同时指出:"2是相同的加数,3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接着,教师用幻灯出示七册42面第7题:"玉山公社新建一座现代化大型蔬菜生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亩.如果栽培西红柿,一茬亩产1.65万斤,一共可以生产多少万斤西红柿?(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学生读题后启  相似文献   

13.
一、计算题 例1计算下列各式: ①xm-1·xm+1; ②(b+2)3·(b+2)5·(6+2); ③-a3·a6·(-a)2; ④x3·x5+x·x3·x4 分析:①直接利用同底数幂 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指数相加时按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顺序进行:②把多项式(b十2)看成底数进行运算;③先将底数化为相同的底数.即(-a)2=a2,再确定出积的符号,最后按同底数乘法法则进行运算:④先分别做加号前后的同底数幂的乘法,然后合并同类项.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教学目标1.经历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与区别。2.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3.培养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好习惯。4.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出示:春姑娘“:小朋友,今天我也来和你们一起学习,我特别想和认真动脑、积极发言、乐意和同学友…  相似文献   

15.
高越 《初中生辅导》2022,(35):61-64
<正>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一直都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也是后续学习方程和分式、函数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保障.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该知识的学习呢?一、整式的乘法1.在进行整式乘法的运算时,我们要熟悉运算法则,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1)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m,n都是正整数);(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am)n=amn(m,n都是正整数).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知识回顾问题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生:同底数幂乘法.问题2师:请写出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并用语言表述该法则.生书写:aman=am+n(m,n都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一般教材都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例1安排直观图(鸡和兔等小动物),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例2教学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巧设悬念导入,让学生出题考老师:7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20个9相加呢?……看到老师回答得又对又快,学生非常惊讶。教师因势利  相似文献   

19.
一、筹码方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举例例1在“认识乘法”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认识乘法,建立乘法概念时,让学生摆3行,每行各为5个筹码的方阵(如下图),再分组讨论:这个筹码方阵竖着看与横着看有何不同?用加法或乘法怎样计算筹码的总数?最后再通过各组反馈讨论结果、集中评论和教师引导总结,使学生理解:这个方阵横着看,每行5个筹码,共有3行,用加法计算筹码总数为5+5+5,也可用乘法计算更简便,即5×3,表示3个5相加。竖着看每列有3个筹码,共有5列,用加法计算筹码总数为3+3+3+3+3,也可用乘法计算更简便,即3×5,表示5个3相加。由于5×3与3×5表示同一个…  相似文献   

20.
在使用课标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次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笔者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喜欢的拼图活动之中,通过实物图、相同数相加的算式与乘法算式对照、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让学生完成对乘法的初步认识。并借鉴了他人有关教学设计中的做法:在列出了同数相加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简便的方式把同数相加表示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实际教学情况与教师和教参所预想的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