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僧肇是推动佛学在中国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僧肇的《不真空论》,运用了中道方法,批判了六家七宗的观点,发展了佛教般若学,促进了中国佛学的完善。在他看来,“空”是“有”和“无”的有机结合,这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形而上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肇论》是僧肇佛学思想的重要反映,历来对此的研究非常丰富。当下对僧肇佛学思想的探讨依然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深入。本文认为《物不迁论》中的“小乘不尽”观点实则与般若中观学发展的“破”法相关,而《不真空论》中所斥三家实则皆为“空心”主张。  相似文献   

3.
僧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他在准确理解和揭示般若学派的学术思想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撰写了一系列的佛教哲学论文,这些论文被后人编写为《肇论》一书,其中最主要的是《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和《般若无知论》三篇。其《不真空论》对心无宗、即色宗、本无宗的批判性的阐述,以及对空宗学术的理论性总结,展现出僧肇的有无观。  相似文献   

4.
东晋十六国时代杰出的青年佛教哲学家僧肇的重要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忠实阐明、发挥了般若空宗基本思想,推动了中国佛教神学理论的发展。但深入揣摩则会发现其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思想观点的前后不一致性和论证中思辨方法运用的不统一性,反映出其真理观上的矛盾和思辨方法上的实用主义特征,根源都在于其形而上学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要真正理解僧肇佛学的有无论、动静观,必须将僧肇佛学纳入到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考察,研究其面对和回答的时代主题,及其吸收融合的不同思想文化资源。僧肇佛学的有无论、动静观主要包含两方面内涵:其一,从大乘佛教般若中观学说立场出发,提出“非有非无”、“非动非静”观念,否定魏晋玄学有无论、动静观关于现象世界和本体存在的实体性理解,从现象世界存在本性的角度论述了性空观(“不真”)和性住观(“不迁”);其二,承续魏晋玄学的体用论主题,在“即体即用”的体用论基础上,阐发了有无一观(“即万物之自虚”)、“即动而求静”的观念。僧肇在正确理解和坚持般若中观学说的前提下,承续了魏晋玄学的理论主题和体用一如的理论意向,从思想理论的许多方面对般若中观学说与老庄玄学思想进行了融通,在推进魏晋玄学向前发展的同时,对佛教中国化的方式及趋势起了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僧肇的"不真空论"把龙树的中观思想与玄学的本体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本体论思想,为佛学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在僧肇的这种本体论思想当中,包含着深刻的现代西方哲学意蕴,既有现象学的思维理路,也有语言哲学的深刻内涵,还有由逆顺观法所明晰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僧肇的"不真空论"也即假名存有论显然与现代场所佛教的存有论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7.
僧肇的"不真空论"把龙树的中观思想与玄学的本体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本体论思想,为佛学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在僧肇的这种本体论思想当中,包含着深刻的现代西方哲学意蕴,既有现象学的思维理路,也有语言哲学的深刻内涵,还有由逆顺观法所明晰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僧肇的"不真空论"也即假名存有论显然与现代场所佛教的存有论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8.
佛学的重大问题在于对现实生命的超越,以求得永恒。而僧肇的《肇论》正是在对现实物质世界诸象的本质探索基础之上,提出了现实世界的万物(其中也包括人类自身)通过何种条件才能够得到永恒的条件。文章试图通过解析《物不迁论》中的时间观念来说明僧肇眼中的生死问题,从而完成对死亡的超越,达到佛家所说的"涅槃"境界。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是晋人清谈总汇,所载东晋名僧支遁出现次数最多。支遁是东晋名僧与名士交游的典型。与之交游的名士有谢安、王羲之、孙绰、王坦之等,思想复杂。名僧有竺法深、于法开等,学说各异。支遁的清谈活动,在庄学上立逍遥义,在般若学上创即色论,一方面使玄学佛学化,另一方面促进了般若学的争鸣、佛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僧肇是我国东晋著名僧人,是鸠摩罗什门下最杰出、最有影响的弟子之一,被誉为“法中龙象“、“解空第一“。僧肇之作《不真空论》阐述了印度大乘空宗的“有无双遣“、“非有非无“般若思想,认为世间万物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是没有独立自性的,是“空“的。万物既不是真有,因为其无自性;也不是真无,因为假象确实存在着,诸法是“不有不无“的,这就是佛教的第一真谛,就是“不真空“实相般若的真正义涵。  相似文献   

11.
僧肇是一位杰出的佛学思想家。他在批判格义佛教的基础上,融会大乘中观佛学和老庄思想来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因此,他对"空"的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这不仅仅超越了魏晋玄学和格义佛教的理解,而且也对隋唐重玄学尤其成玄英重玄学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僧肇哲学所具有的批判性、超越性与启示性,在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肇论》一书是僧肇佛教思想的集中体现。僧肇在《肇论》中,通过对核心范畴体系的建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思想。因此,对《肇论》的"本无"、"动静"、"真假"、"无知"、"涅槃"等核心范畴体系的解读,可以更好的把握僧肇的佛教思想。由于受到当时玄学思维的影响,僧肇在进行核心范畴体系的建构时,很多地方运用了老庄的哲学范畴来阐释佛教思想。但僧肇并没有把佛教引入玄学,而是把中国固有的哲学思想会通佛教般若空观思想,从而把玄学纯粹的思辨概念及其范畴体系引向了佛教的信仰,这是僧肇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试论佛教论争对刘勰折衷方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东晋南朝佛教论争的考察,试图说明自东晋慧远以折衷之法调和佛儒关系后,佛教论争中折衷方法的大量实践,为刘勰以折衷论提供了一份可鉴之资。而刘勰深广的佛学背景,使其在《心雕龙》中吸取这一方法资源成为可能。最后结合刘勰《灭惑论》和《心雕龙》的具体创作,论证刘勰折衷方法在实践上主要借鉴了佛教论争。  相似文献   

14.
《肇论》一书是僧肇佛教思想的集中体现。僧肇在《肇论》中,通过对核心范畴体系的建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思想。因此,对《肇论》的“本无”、“动静”、“真假”、“无知”、“涅椠”等核心范畴体系的解读,可以更好的把握僧肇的佛教思想。由于受到当时玄学思维的影响,僧肇在进行核心范畴体系的建构时,很多地方运用了老庄的哲学范畴来阐释佛教思想。但僧肇并没有把佛教引入玄学,而是把中国固有的哲学思想会通佛教般若空观思想,从而把玄学纯粹的思辨概念及其范畴体系引向了佛教的信仰,这是僧肇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东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名士与名僧结交,玄理与佛理交融,已成一时风尚。文士试图调和儒佛以护法,将自己对佛学的理解行诸文章,如孙绰《喻道论》、罗含《更生论》,内容虽粗浅,但较前代,仍表现出论体文发展的新倾向。戴逵作《释疑论》,周续之作《难释疑论》,戴逵又作《答周居士难释疑论》,以论难的形式进行辩驳,探讨对报应说的理解,具有较高的论辩艺术。  相似文献   

16.
引言月称(Candrakirti,公元600~650)为七世纪印度学者,是追随著名中观学派哲学家龙树(Nagarjuna,公元150~250)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印度佛教哲学家。他所著注疏龙树著名佛学著作《中论》的《清净句》(Prasannapada),不仅是印度佛学思想家《中论》注疏系统中[2]的一部重要的有特色的著作,也是《中论》注疏中唯一一部  相似文献   

17.
本体是一切存在的终极本质,因而一切学术都有其与之相应的本体观念。佛教的主旨在于究竟诸法实相,这个实相就是一个本体。就中观学派而言,探究无自性空义正是阐述其本体实相的重要渠道,其中《不真空论》当属最引人入胜的一部论著,因此有诸多历代注疏据此争相辨析中观空义。《不真空论》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代,作者僧肇由有、无讨论宇宙存在物其存在与否的本体论议题。因为不真空具有中观的双层涵义:本体实相—性空及假有,因此由缘起无自性及真俗二谛两个视角最能独到解读论本中空义的终极本体实相。僧肇是中国佛教第一位较全面、较有系统阐扬印度大乘中观学派的学者,他为佛教发展史树立解空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僧肇在《不真空论》中对"本无"义的斥破,是历来注家聚讼不已的焦点。"本无"本是玄学家的概念,但在佛教徒那里它是梵文"Abhūtvā"一词的早期翻译。历史上道安、竺法深、竺法汰等都曾被单独拿来作为僧肇批评的靶子,但是僧肇的本义应该是对当时佛教界乃至玄学家执著于"无"的批评,其主张的"不真故空"的立场是对般若中观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不真空论》为鸠摩罗什弟子僧肇所著。僧肇立足“不真故空”的命题,在批判总结六家七宗观点的基础上,对般若空义作出了既准确又富于创造性的解释和发挥。他认为心无、即色、本无三派对般若空义的解释都偏执一段。实际上,万物非有非无,因缘而起,本性自空。所以在名实之辨的问题上,名为假名,实为空实。  相似文献   

20.
《不真空论》为鸠摩罗什弟子僧肇所著.僧肇立足“不真故空”的命题,在批判总结六家七宗观点的基础上,对般若空义作出了既准确又富于创造性的解释和发挥.他认为心无、即色、本无三派对般若空义的解释都偏执一段.实际上,万物非有非无,因缘而起,本性自空.所以在名实之辨的问题上,名为假名,实为空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