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到"语文与生活"的话题,笔者想用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一句作为开头。的确,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的学习范围就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边沿在哪儿,这是个无人可以回答的命题。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了相关的理论,他说:"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翻阅《语文课程标准》也能找到关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根,只有让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根深蒂固,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根,只有让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根深蒂固,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5.
廉慧娟 《语文天地》2012,(20):20-2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这要求我们必须认清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改进教学。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是互动关系,现实生活既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所以,语文教育既要适应生活的需要,也  相似文献   

6.
《华章》2007,(Z1)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相似文献   

7.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我们可以把整个语文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是由学校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树立生活语文观,就要求语文教学要以课堂语文教学为核心,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开放性语文课程体系,把语文学习过程辐射、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要如何做呢?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华特曾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非常有道理,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母语)的教学是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或许正因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此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向生活化方向发展.然而,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也并非易事,它需要将一些常规的教学活动置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背景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欲望;更需要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提炼语文学习的资源,从而让他们"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最终获得整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产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向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应该“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美国教育家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语文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不仅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之所需,更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之所需。因此,我就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从生活…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美国教育家华特很早就提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唐佩琳 《中学教学参考》2014,(10):129-F000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资源方面和教师教学实施方面都提出了自然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理念。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堂并非是孤立的,教师应该将课堂融入生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强调"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他主张教育向整个社会生活开放,以生活为中心,给学生以活的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植根于生活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素养的现实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是开放而具有活力的。一、教学内容的开放语文是以具体作品为载体的,但语文课本并不就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是教与学的一个立足点。我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本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陆游说:"汝果要学诗,工夫在诗外。"美国教育家怀特说:"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也告诉我们说:"生活即教育。"这就提醒我们,"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  相似文献   

14.
张玉丽 《考试周刊》2009,(33):51-5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条可行之路。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相似文献   

15.
语文浸润着生活的芬芳,散发出生活的气息.语文因生活而变得多姿多彩,生活也因有了语文而精彩无限.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的确,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语文课如何与生活有效对接呢? 一、盘活生活资源,让学习随时随地进行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物、文化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正一、前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的教育特点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然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知识与生活脱节,只知死记知识而不会"活化"运用。语文与生活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怎样还原"生活中的语文"与"语文中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生活。"生活就需要真实。《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何谓人文,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没有真情,人文关怀何以来?所以,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必须卸下虚伪的面具,还课堂一个真实。  相似文献   

18.
语文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生活产生语文,语文反映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因此,有人呼吁语文课堂要回归生活.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回归生活呢?  相似文献   

19.
回到文本,回到语文的地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界曾经很流行一句话: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如果把这句话理解为语文要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并通过与鲜活的生活实际相联赋予语文教学以灵气和生动,那么,这样的“大语文教育观”是值得赞许的,《语文课程标准》不就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吗?而且,在具体的  相似文献   

20.
余平男 《贵州教育》2005,(14):34-3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的确如此,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教学时,教师如何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一、教学回归生活,语文充满活力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