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作为一种语言修养,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关键。加强语感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选准语感点,注重朗读和情感,深刻领悟文字规律。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语文教学就要致力于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语感能力 语感是指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它是一个综合概念,离不开对语言、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一个基本条件。但要使语文知识升华为语感,必然要有一个不断体验,不断训练,不断实践的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便是加强朗读,进行语言和思维培养。一篇课文,唯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方能习其内蕴,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文中所涉及的语言、文字、句子等的品赏,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训练,“读书百遍,其义自己”就是这个道理。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需做到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一种直觉思维,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叶圣陶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淑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离开的交际工具.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由此看出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语感积累的过程就是语文核心素养提高的过程。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小学生语感主要应在朗读、想象、品析和情境中培养。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实践也证明:语文素质高的人,往往是语感能力强的人。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迅速领悟能力。它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在对语言的具体学习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系统的语言以及文字的训练逐步形成的。小学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显得特别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浅略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一、创设教学情境,感受语感小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也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敏锐的感觉。”①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②两位语文教育家的论述都说明了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什么是语感 人们认为,语感是把握语言的一种特殊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无论读写听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语言蕴涵的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心理体验。学生的语感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感训练。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采取如下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培养语感,打好"双基"。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何谓语感?即"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它是个综合概念,离不开对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条件。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便是加强诵读,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2.
曾爱明 《成才之路》2014,(35):91-91
正语感在语文教学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并致力于研究,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需要学生在读、写、听、说训练中培养。叶圣陶对语感作了描述:"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夏丏尊先生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语感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培养语感呢?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加强语感培养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语感是在长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形成的一种敏锐的感受、理解、领悟和把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意识,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力、表达力以及鉴赏力。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向,是培养学生对话语、文章的传达和接收,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灵魂就是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而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的一种能力。它是语言能力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叶老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老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是学生理解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培养学生语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语感,使学生的语感敏锐而强…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力.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语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首要地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刻认识到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来指导学生的语感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