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枚举 《小学语文》2014,(6):11-12,20
细读现行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其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都很注重引导学生对这些名家名篇进行遣词造句方面的模仿练笔。然而,在课堂练笔热情高涨之余,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小语界很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以课本为范例,进行课堂练笔。这种读写结合意识是好的,但是,蹩脚的练笔,常常像强行锲入的"钉子",让练笔显得牵强附会。我们应冷静审视目前课堂上的"练笔热"。一、对语文教学"练笔热"的反思1.脱离语境的"假练笔"。课堂练笔是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要么没有引领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要么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就让学生下  相似文献   

3.
问题缘起问题一:离题万里的假练笔一位教师执教《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在品读结束时,教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练笔: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就像文中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  相似文献   

4.
黄玉丽 《考试周刊》2014,(69):67-6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练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课堂练笔对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中学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课堂练笔,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在练习中提高,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问题缘起 问题一:离题万里的“假练笔” 一位教师执教《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在品读结束时,教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练笔:  相似文献   

6.
莫纪愿 《广西教育》2008,(19):59-59
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习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  相似文献   

7.
涂卫国 《小学语文》2014,(11):30-33
随文练笔也称课堂练笔、小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到众多教师的认可与追捧。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有度、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使读写相得益彰。随文练笔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它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经常训练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自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文章、诗歌的创作要立足现实。解决现实问题。课堂练笔也应当如此,我主张课堂练笔“合为时”而做。所谓“为时”,就是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课堂练笔应该抓住时机,找准进行“语用”训练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在《课堂:警惕"流行"的软暴力》中提到:"课堂是学生传承民族文化薪火、实现生命健康发展的场所。它应当充满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课堂教学应当对‘流行风’说不,坚决拒绝这种‘软暴力’的侵袭。"这里所说的"流行风"指的是当前较时尚的、大家公认的教学手段或教学程序。这些教学手段或教学程序能流行起来,可见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这也容易成为一  相似文献   

10.
文学创作中,作家喜欢在作品中留有适当的“空白”,追求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文学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这些空白点,挖掘、补充、丰富文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随文小练笔进行个性填补,以激活思维,调动想像,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经常随机进行读写结合练习。当前阅读教学中教师开始重视文章的言语形式,让学生得意而又得言。然而,课堂练笔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经常被排斥在言语形式之外。在教学中即便练笔也往往只重视文本内容上的情感共鸣,却忽视了表达上的提升。一、基于言语形式下的课堂有效练笔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授课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不当,不仅影响授课质量.而且师生之间易产生矛盾:在教师异常气愤的同时。不但教师的威信难以树立.而且可能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严重者还可能给学生带来一生都难以抹去的伤痛和阴影。  相似文献   

13.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是阅读教学常用的、有效的训练形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训练也容易出现随意性大、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笔者认为,随文练笔,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运用、句段的模仿,在学习言语形式上下功夫。常规的教学方法是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让他们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模仿、练习、创新,发展书面表达能力,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4.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作品就是情感!"课文中鲜活的字词、精妙的语句、感人的段落就是一块块起跳石。教师在语文课堂应以此引导学生领略文字的无穷魅力,感悟作者的独特情感。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嘴会说,手怕写"的尴尬现象不时出现。如何破解这样的尴尬?  相似文献   

15.
陈丽 《考试周刊》2014,(95):44-44
<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要提出假设并加以验证,要将所学和所知加以联系并思考。好的课堂小练笔能立足文本的二度开发,在开发中,自然而然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一、走出油水分离和空中楼阁的误区到小学课堂听一听,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第一种就是"伪练笔"。小练笔和阅读教学表面上看有联系,而实际上已经离开了课文主旨,变成了练笔与阅读的南辕  相似文献   

16.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故而"语用"也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于是,随文练笔则成了最常见的落实举措之一。但笔者发现,目前的随文练笔存在很多的误区。误区一:随文练笔变成了一种套路。教师对写什么把握不准,把写当成了一个步骤,一项任务,一种时尚。学完了《狼牙山五壮士》,就写"五壮士,我想对你们说……";学过了《长城》,就写"长城,我对你说……";学  相似文献   

17.
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是进行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训练既可以取其法,又可以用其材。所以我认为学生最经常、最有效的写作训练,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怎样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写作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专家有言,“把写挤进课堂”.一个“挤”字,道出了当今课堂“唯说唯读”的尴尬局面.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会说了,会认了,会读了,似乎学习的任务就完成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经调查发现,学生普遍感到没有材料可写或感到有话写不出来,这充分说明缺乏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是造成学生害怕写作的主要心理障碍.邓拓先生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物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更要加强积累,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语文教材是学生最频繁最直接接触的学习材料,充分挖掘教材的习作资源,巧妙地构筑习作训练场,指导学生写好课内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标中的读写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课堂练笔,是以课文内容为写作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协调运行的练习方式。安排在课堂上的"练笔",有学生自我的阅读情绪积淀,有教师的顺势引导,课文语言也会给学生启发和示范,同伴的即时评价又能给学生更多的激励。课堂练笔可以帮助学生经历语言内化、情感梳理、自我对话、个性  相似文献   

20.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功能.反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虽然写“挤”进了课堂,但由于教师对课堂把握的差异,随文练笔的效益大相径庭.纵观多个案例,失误在于学生忽视了“情境”二字,忽略了情境创设、情境拓宽、情境相似等因素,因而使练笔生涩,体验空洞.本文尝试通过透视几组课堂教学课例,与大家共探“情境因素”在随文练笔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