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命题一     
临近高考。很多高中校园和高三班级中,一条条高悬的打气横幅.一句句·“励志”的高考标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等各种雷人标语比比皆是,并被不少师生认可。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9,(7):16-17
今年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不少人撰写文章认为考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放弃高考而去职业学校学技术,有的甚至认为是教育不公平、教育品质下降造成的。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去高中学校看看就随便乱说高三学生在高考前放弃高考,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经欲观摩一位高三老师的语文课,答日:高三的课,没什么味道了,学生不重视,老师搞灌输,典型的应试搞法。此话不假,在高三所有的学科中,唯有语文课堂处境最为尴尬:学生不重视语文(理科学生尤甚),导致语文学科逐渐边缘化;教师一心应对高考,死灌输,求分数,导致语文教学枯燥乏味,低效高耗。由此看来,进入高三,语文课堂似乎已经远离了语文赖以生存的“语文味”,大有“死”而后已的命运之趋势。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认识“高原反应” 每年高三下学期,都有学生有越学越差的感觉,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至高考。因为出现在高三复习的后期,所以大家形象地称之为“高原反应”。由于这种现象在每届高三都出现,于是大家就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不去深入研究。而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是一种病态。  相似文献   

5.
邝金山 《师道》2009,(5):15-15
安徽一高三学生在《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一文中说,早在中考前,他父亲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考不上‘江中’(当地最好的中学),你就去死,家里有药有绳……”现在快要高考了,他父亲又对他说:“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  相似文献   

6.
2003年高考避开了炎热的7月提前降下了帷幕。柳州市一中高三(1)、(3)、(8)班的10名学生,在经过紧张的大考之后,欣然接受我的邀请,师生们聚在一起开怀畅谈了高三一年来英语教与学的感受和体会。语言抉择能不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这个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高一、高二可用英语上课,高三用英语上课对高考有影响。”“学语法时用英语讲不清楚。”“学困生听英语课,如同听天书!”坦率地说,如果在高一、高二阶段教师能真正坚持用英语教学,那么学生到了高三,课堂语言使用就不会有太多的障碍,实质上是应试教学的思想妨碍了高三教学继续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每年高考前的一段时间里,不少高中校园都有这样的标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更有厉害的: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往死里扛;天王盖地虎,全考“985”,宝塔镇河妖,全上“211”,等等。我一直纳闷儿,这样明显有悖素质教育的内容,为什么会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校园,为什么没有人管?终于,今年“两会”上听到反对声音了。  相似文献   

8.
进入高三……不,肯定更早,“高考”这个词就不断敲打我们的耳膜。家长说的是高考;老师说的是高考;同学之间说不说已经不重要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高考,甚至连做梦也忘不了。“高考”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朋友?哈姆  相似文献   

9.
高考“一改多”,七成高三生不赞成据悉,国家教育部考虑将每年一次的高考改为多次,然而,七成的受访高三学生不赞成这种高考“一改多”的举措。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有利有弊,有的高三生认为高考“一改多”更显公平,一些靠着聪明平时不努力的学生就不能投机取巧,也能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10.
韦坚 《广西教育》2012,(12):4-5
一年一度的高考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高三年级教师更科学、更有效地“贴近”高考“实战演练”,本刊特邀一批来自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部分教研员以及南宁市第三中学具有丰富高考备考经验的教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套高考复习及应考的策略盛宴——  相似文献   

11.
《华章》2006,(5)
一年一度,高考总是焦点中的焦点。高考前后,万千考生与家长都是千思万虑,好不紧张。然而,2005年,在中国的两个城市却显得与众不同。一个在东部——温州。2005年,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玉壶中学爆出冷门:200余名高中毕业生,约七成放弃了高考,而选择出国打工。另一个在西部——重庆。2006年3月14日,重庆市涪陵区招办公布的一条信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2006年,该区参加高考报名的应届毕业生有4296人,另有541名高三学生没有参加高考报名,占高三应届学生人数的10%以上。涪陵区招办在《部分高三学生放弃参加高考的情况调查》中说:“如此多的高三应届学生放弃高考,在我区从未出现过。”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对于绝大多数应届高三学生来说,“十年寒窗”就为那“一朝中榜”。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学生临阵弃考?放弃了高考,他们又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数量如此集中的弃考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戏言高考     
刚到高三,俺就感受到了高考的“压力波”。诸位可以设想:被原子弹的冲击波那么“冲”一下肯定不太有趣,要是站在其爆炸中心当然就……俺这种说法未免有点太夸张。其实高考真的挺不错的,俺可以用无懈可击的因果推理证明之:高考考得出色可以上著名  相似文献   

13.
储晖 《教育》2009,(10):30-31
蒋昕捷,《赤兔之死》的作者。《赤兔之死》是一篇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蒋昕捷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凸现“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文章一气呵成,畅快淋漓,此后该佳作不断被高三老师作为范文引用。在紧张的高考考场,蒋听捷能用纯熟的古白话文将他眼中的“诚信”妮娓道来。其精湛的语言功夫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人们不禁要问:该有怎样的“目学”积淀才能造就这样一篇看似随意,却又环环相扣的主题文章呢?这样精炼的古白话文字背后,蒋昕捷的古文学素养一再被人提起。  相似文献   

14.
高考越来越近,“吃饭”“睡觉”“复习”,不少高三学生生活中似乎就只剩下这三件事了。一些高三学生在课余时间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课间也不休息,甚至连做眼保健操的时间也抽不出来,中午吃饭也只是“凑合”……每天恨不得24小时都看书。在如此紧张的复习阶段,身体却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充足的营养。  相似文献   

15.
——高三每次考试前,我总是担心会碰上自己不会的题,还因此睡不着觉;随着高考日益临近,我感觉自己二的大脑几乎不“转”了。我整天都在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感觉自己神经绷得紧紧的。尤其是临近高考,一天过去了,我却什么也学不下,打不起精神来……  相似文献   

16.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以教促学、以考促学”,在高三语文复习备考时若能通过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让高三复习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如何抓好高三毕业班高考复习备考工作是每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重要的一环。在以往的生物教学中,很多老师在高二第二学期中就完成了新课程的教学,并开始进行高考复习备考工作,时间长达一年之久,但收效甚微,学生始终如坠云雾中,解题无从下手,思维混乱缺乏基本的解题意识和能力,整个复习也就因此陷入“高耗”、“低能”,甚至“无效”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升入高三后,不少学科已结束新课教学进入了总复习阶段,而语文科却还有两册新教材没有学.高考提前又使第二学期总复习的时间减少了一个月,有些学校便提前订好了高三总复习资料,打算趁早上马复习,至于五、六教材,觉得反正高考也不从课内取材,"学不学的也就那么回事了".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不符合高考考查的精神实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不利.其实,高三第一学期,认真用好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六册教材,是提高高考应试能力的一条便捷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一、本刊编辑思想与栏目设置《中学政史地》(高三适用)面向广大高三学生,一贯以关注高考、指导复习,面向学生、培养能力为办刊宗旨,融科学性、针对性、权威性、适用性于一体,形成了学科间综合和学科内综合的办刊特色。是高三学生必备的高考金刊!刊物稿件组织与编选围绕高考政治(包括时政)、历史、地理、文科综合等几部分的复习备考与考试大纲要求的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展开。固定栏目:高考透视、热点聚焦、学法指导、解题锦囊、复习指要、专题…  相似文献   

20.
前些天去探望一个朋友,适逢她那读高三的儿子在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高考上。“我要报计算机专业。”她儿子对我说。“学计算机?我看你就只对电脑游戏感兴趣。现在到处都是学计算机的。学医多好,职业高尚,待遇又高。”朋友急道。“反正我就不学医。”小伙子固执的说。“你就不如雁雁姐姐听话懂事,罗阿姨叫她报师范她就报,现在不是很好吗?”朋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