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元华  舒勇 《海南教育》2013,(11):43-43
一、课堂作文训练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一)发散思维的培养所谓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这种思维能力的特点是由一点想开去,产生广泛的联想、想象。它能想到一个问题的各个部分,也可以由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甚至可以想到互不相干的事物。课堂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1.作文的命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训练时,多选择一些能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的作文题,如"老师,我想对你说",说什么呢?说自己的理想、前  相似文献   

2.
陈琼 《考试周刊》2014,(25):69-69
<正>发散思维可以赋予思维灵活性、广阔性、独创性等可贵的品质,它在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机会,拓展学生解题思路,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一般事物的质和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果改变其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应用题有三个特点,即有具体内容、有数量关系、有结构特征,还牵涉到许多数学名词术语,所以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但笔者认为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应用题教学也只有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使学生学得活、学得好。那种教师一例一例地教,学生按固定思路一题一题地练,甚至死记解题程式、解题方法、搞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有背应用题教学的初衷,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品质等数学素质的培养。笔者认为应用题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可从以下…  相似文献   

4.
所谓联想思维 ,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也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思维的引发点是“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其形式是由此及彼 ,如同架桥 ,彼此连接 ,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如图一 :甲—→乙—→丙—→丁 ,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属单向性发散思维 ;如图二 :甲—→乙—→A丙—→B丁—→C,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多种事物 ,属多向性发散思维。前者是联想思维的基础 ,后者是它的发展和深化。联想思维的方法有同物联想、对比联想、比拟联想、形似联想、神似联想、因果联…  相似文献   

5.
联想在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泰安市实验学校李敏超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在解题时的心理活动一般是首先寻找原有的解题方法,在此基础上探求新命题的解题思路,而这种由此及彼发现性思维的中介与凭借便是联想。在解应用题教...  相似文献   

6.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 ,具有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 ,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应用教育心理学中的联想 ,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 ,促进思维的灵活性 ,特别是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创造性思维中两个重要的联想训练谈几点做法。一、发散性思维的联想训练发散性思维是从某一点出发 ,不依常规 ,寻找变异 ,进行放射性联想 ,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求异是创造的核心。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往往忽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学生按老师讲的例题 ,用固定…  相似文献   

7.
发散思维是以某问题为基点向多方向多角度自由发散思考、追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基本特征。我在应用题教学中,自觉地冲破以“计算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把重心转移到发散思维的培养上来。一、抓多向性训练,冲破思维惰性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必须克服在解应用题时一条思路,一个模式、一种解法的毛病。在教学中应抓多向性——正向、逆向、背向、纵向、横向的训练。使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协调结合,交给学生思  相似文献   

8.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应用题教学中运用联想,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如虎添翼,更加灵活、敏捷。1.提出问题的联想:就是指在应用题的教学中通过题中条件进行问题发散的联想,通过这种联想,由浅入深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他们的思维。比如以“一个学校有男生200人,女生150人”作为题中的已知条件,要求学生根据条件,运用联想,启发他们能够提出哪些问题,并且如何列式解答。例如:①全校共有学生多少人?200+150=350(人)②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200-150=50(人)  相似文献   

9.
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是开阔思路、活跃思维、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培养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既要看发散的数量,更要看发散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以发散思维的三个特性(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人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培养流畅性和变通性,增加发散的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   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概念、一个规律、一个方法或一个事物的认识出发,产生另一种或多种想法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不苟同于传统的答案或方法,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如在低年级简单应用题教学中,根据“小华有 6支铅笔,小明有 12支铅笔”两个条件,要求学生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种事物的经验,又想起另一事物的经验这一心理过程。联想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发散思维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联想需要遵循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和因果律。所谓接近律,是指对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产生的联想。比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怎样将圆柱转化成已经学过的  相似文献   

12.
联想是在大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是巩周记忆,发展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通过联想,可以由此及彼,沟通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智力的发展。在应用题的教学我注意培养学生更有下面几种联想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性思维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我们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就必须从这三方面采取相应的方法. 一、培养“联想”习惯,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学生具有善于“联想”的习惯,会为他们的思维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料”,在思维的“量”上形成优势,思维活动会更加畅通无阻,机敏迅速.这种思维的流畅性正是他们发散性思维活动的起点.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联想”的训练. 1.遵循知识结构,进行“联想”训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去探索的多样性的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能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提高思考的深度,使学生从研究对象的广泛性联系出发,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事物。训练发散思维还能启迪学生悟性,使学生深入研究,洞察事物,力求认识事物的本质,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及未来。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性思维具备三个特征:一流畅,二变通,三独特。它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立体思维、旁通思维及求异思维。笔者试从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及其思维表现方式出发,谈谈如何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做到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言之常新。  相似文献   

15.
何荣军 《教师》2013,(6):67-67
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发散式的形象思维。联想的表现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运用联想可以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高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从发散思维入手,解决“不知道该写什么”的问题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从各种不同角度或侧面进行深入思考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联想和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它们使学生由此及彼,从已知到未知,产生新的感知,新的意象,能使有关材料尽快“汇集”,或形成对某一个问题的多种视角,从而打开写作思路。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现象,它包括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追忆联想、推测联想等。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学生所学的语文课本,指导学生展开联想。…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应用题是难点。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可帮助学生弄清应用题的事理、结构和数量关系。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培养方法。 1.语言发散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因此,语言训练是应用题教学的先决条件。从认数开始,就要给学生创设语  相似文献   

18.
王志科 《辅导员》2009,(23):37-37
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发散式的形象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联想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唤起对旧知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同时,联想的展开,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成仙 《成才之路》2009,(18):70-7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1)联想是一种扩展性思维活动。是由眼前的事物而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通过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联想,提出发散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全捷 《现代教学》2009,(3):50-50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一种不落俗套、追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着眼于探索未知事物,它鼓励人们大胆猜想,追求事物的新关系,寻求问题的新答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下是我采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