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析】该教学片断设计有三个特点:1,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直观演示。首先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体积与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系.为进一步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而且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原则。2.充分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设计对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第十册19页-20页《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任务:1.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及媒体演示等手段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通过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设想: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系统性很强,已有的知识结构是新知识的基础,在复习与创新中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练习,并在关键处作出点拨,在导入新课时,把6个长方形组合成一个长方体,使学生由平面图形自然过渡到立体图形,进而揭示课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  相似文献   

3.
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应该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构建。因此,在教学共同体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形成的“参与”与“发现”,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和合作.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例如: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在利用教具、学具,引导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后,提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分别加以研究。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来研究一下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学生四人一组,边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模型边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立体几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大脑有了一些几何体的表象,但这些表象还是不清晰的、不稳定的、不全面的.面对异面直线问题他们不知如何构造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利用有关定理解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构造学生熟悉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后把长方体去掉让学生直接解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5.
1.结合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培养学生用长方体长、宽、高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表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目:一个长方体木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8厘米.把它锯成相等的4块.将这4个小长方体全部涂成红色.涂色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7.
演示·探索·类比——“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三环节石家庄热电厂学校耿建旭“长方体的认识”是小学几何课的一个转折点,它是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发展,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扩展到立体的开始。长方体是最基本的形体,通过认识长方体,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  相似文献   

8.
课前思考: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他们已有的知识应该得到尊重和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习原点,找准教学起点,帮助学生做好知识间的衔接."长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由二维向三维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经历从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实现在操作中体验,在想象中明晰.那么怎样使长方体的这些特征留在学生心底,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是要思考和实践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李文英 《湖南教育》2002,(11):42-42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课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它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设计好练习题,加强针对性,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新旧知识的连结点设计好准备练习为了缩短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往往需要针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计好新授课前的准备练习。例如,教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可设计如下的准备题: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何关系?指出一个长方体模型中的长…  相似文献   

10.
文[1]指出,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立体几何初步》中,特别重视长方体这一模型的作用.长方体是学生最常见的数学模型,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关系都用长方体这一模型反映,特别是一些平行、垂直关系,在长方体中可以很直观的反映出来.本文具体谈谈长方体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行教材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没有总结出求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有些老师认为这是教材编写的一个疏漏,于是好心地在教学中给学生总结出这两个计算公式,并让学生熟记应用。其实这样做,并不符合教材的缩写意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是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发展,也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由平面扩展到立体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很大作用。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帮助学生弄清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现行教材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故意不出现表面积的  相似文献   

12.
苏瑜 《河北教育》2006,(7):40-41
【内容与最初的目标】《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之后教学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整个小学阶段体积公式教学的起始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还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圆柱体体积、圆锥体体积计算方法积累经验。我对本节课预设了两个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经历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会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②通过动手操作,掌握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3.
长方体表面积这部分知识学生理解得深透,既有利于巩固对长方体的认识,树立起比较牢固的观念,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具有解决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前提。现就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谈几点体会。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观察是接触事物、探究物体的本质属性的基本方法,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比较是对物体的本质属性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其内在联系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从中辨认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再让…  相似文献   

15.
1.讲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是“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讲清这一问题,我们可用教具或学具中的一百个小立方块,让学生摆出各种不同的长方体,并从它们的长、宽、高的数量,与立方体实际块数的关系中,去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就是该长力体长、宽、高的乘积。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则应在学生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启发学生自己寻找出来,然后,再从小立方块的拼摆中去加以验证。这样,学生对于长方体和正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一)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学会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面长方体草图。 2.问: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我们在以前学过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谁能结合实物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有那些特征?生:(手拿实物)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对面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生:(手拿实物)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大小相等;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师: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高?长方体有多少条高?生:长方体上下两个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长方体有无数条高。【评析】学生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原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长方体是立体几何中最重要的多面体之一,"长方体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学生从特征入手、从数学意义上学习立体图形的第一节课。在这节课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及相对的位置关系等知识,更要让学生经历长方体特征的探究与应用过程,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推理验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因此,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往往特别关注学生的观察与操作,不同设计中呈现出的不同观察与操作活动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不同风格与观念。  相似文献   

19.
活动适用范围:五、六年级学生活动目的1.通过拼接长方体、正方体,探究表面积变化的规律。2.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和创造性应用资源的胆略。活动设想1.学生通过拼接长方体、正方体时,面积变化的探究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2.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活动的每个环节,始终把学生放在“活动主体”的…  相似文献   

20.
多层次地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沈长生笔者有幸听了一堂颇具特色的长方体表面积研究课,授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推进,使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有机结合。一、导入新知的三个层次1.再现旧知。师生各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沿着棱剪开,再展平。如下图:教师提问,学生看图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