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瑞以类喻的方式诉说传播即仪式的本质,所以仪式感是塑造认同的关键。现实场域的观影与网络空间的观影构筑着电影的生态空间,观影是一种集体参与式的仪式。个体沉浸于现实虚构的环境中获得体验感,并通过参与、共享逐渐形成一种共识性信仰。研究发现,塑造华莱坞概念的想象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培植一种集体仪式感,以此来建构华莱坞概念的权威性与神圣性。观影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过程。但现状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知晓并未与华莱坞共同体联结在一起,个体认同的危机感是存在的。培植华莱坞共同体的集体仪式需要现实场域与网络空间的双向联动,集体仪式离不开媒介事件的塑造,以竞赛、征服、加冕的共识性媒介事件来建构华莱坞共同体的权威性,不失为一种塑造认同的关键方式。  相似文献   

2.
朱媛媛  李刚 《编辑之友》2018,(7):99-103
在抗日战争这场关系到灭族亡种的民族大危机面前,民族意识成为主体意识,国家认同及其建构作为抗战救亡运动中的重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抗战取得胜利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中,抗战漫画承担了国民视觉意识形态宣传与战斗动员的重要责任,通过其强大的视觉力量、高效便捷易于接受的视觉宣传效果,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一场笔尖上的视觉争夺战与观看秩序主导战.抗战漫画为历史真相的视觉表达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基于该角度切入的研究对当下我国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弘扬黄河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之源,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之举。微时代在弘扬黄河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现实问题与文化阐释的张力、国家意志与行政逻辑的落差、价值多元与西方文化的渗透、区域传统文化的趋同与求异、传承载体与传播渠道的局限等现实困境。需要围绕多元主体协同推动、资源要素优化整合、载体渠道融合共生、弘扬机制建构完善等方面,探索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应然进路。  相似文献   

4.
发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震惊中外。面临国破家亡的特殊境况,传统的语言文字传达已不足以应对战时的紧迫形势,救亡图存的现实主义图像话语成为当时建构国家民族图景、完成战争政治动员的利器。在此期间,漫画、壁画、版画等图像话语通过其强大的视觉力量、高效便捷且易于接受的视觉宣传效果,在国人心理认知层面逐步完成了从抗战的情感认同到价值认同的建构。这些图像话语以修辞的方式作用于观看者,在图像符号中植入家国等象征意义,唤起国人由表层情感到深度价值的国家认同感。这样的建构不仅仅局限在抗战期间,抗战胜利后创作的抗战题材图像同样延续着对国家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影像中"女性形象"成为我们体会社会变迁、进行新的思维碰撞和思考问题方式的记忆之所系.通过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与身份认同,来展现旧社会被压迫女性、革命时期的英雄女性和时代演进中新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蜕变、变迁与表达,激发当代观影者的共和国记忆,并在艺术感召中增加中国人民的情感聚合力与身份的认同和共鸣.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别处的人们和他们所处的城市是怎样一种情态?我们对于一所陌生的城市总有着不同的"想象",而"电影"能够很好地化解不合理的"想象",是我们观看城市的全景天窗。城市与电影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赋予电影想象力,并激发它的活力,而电影则可以用独特的视角去认识、理解并剖析城市文化。学者和艺术家们曾从文化、交往、艺术、空间等角度思考过城市化发展如何给人类自身带来重大影响,而"华莱坞"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全球化语境下华语电影的生产和制作、华语电影理论研究等打开了新的思考之门,鼓励国产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华莱坞"电影对于中国城市文化的建构与重现,是世界了解中国城市的另一扇窗口,透过电影展现文化的方式来让全世界华人乃至其他国家的人了解中国的城市文化、中国文化,可以很好地弥补文化断裂所带来的缺憾。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视觉传达艺术突破传统单一的印刷平面,囊括了以视觉媒体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大众传播形态,拥有文本与媒介双重身份。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其叙事策略,并着重探讨视觉传达设计的平面化叙事方式、视觉幻境、符号意义和文化悖论等身份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8,(12):58-66
本文使用空间视觉修辞分析与多点民族志相结合的方法,从深圳城市地标的空间文本入手来考察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生产。本文以"窗口"为隐喻,选取主题公园与博物馆这两个城市地标作为全球化趋势下城市文化生产与认同建构的范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主题公园将"全球"与"地方"的空间元素进行文化转换来制造出一种提供视觉消费的旅游地点,而城市博物馆则通过对视觉材料的有意选择与使用来形成一种生产城市历史公共知识、提供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等体验的公共空间。这两种典型的现代城市地标,从视觉修辞与空间功能上共同实现了将深圳的城市认同定位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7,(9):73-80
全球化、文化消费主义、新媒介技术等因素,导致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文化认同日益受到冲击,加强海外华语传播是化解冲击和提升认同的不二选择。海外华语传播有多种渠道和载体,华文媒体是其中主要的一种。华文媒体可以充分利用语言所固有的文化特性,形成与受众之间的实践性互动;它自身也需要改进话语表达、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好新媒体的力量,这样才能使华语传播更深入华人华侨的心理世界,从而不断提升华人华侨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中,阅读方式的变革深刻形塑着青少年的身份认同。区别于传统纸质阅读,数字阅读依托其符号的立体化、渠道的多元化及圈群的互动性重塑着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亦强化着他们对所属社群的认同。然而数字阅读在发挥积极效应的同时,因信息的爆炸式涌现、网络小说的强大吸引力和信息茧房的束缚等致使青少年陷入身份焦虑、自我概念模糊化、社群认同极端化等危机。为有效纾解青少年数字阅读带来的身份认同困境,可深挖经典著作的文化价值、发挥VR等智能交互技术的科技价值以及挖掘图书馆的场域价值,多面向地强化青少年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1.
曾嘉 《军事记者》2012,(8):39-40
无论国内传播还是国际传播.我军力图树立的形象都是“和平之师”“文明之师”和“威武之师”。但在国际传播中.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新闻媒介所塑造的我军形象与我军的实际往往并不相符。造成这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媒体所在国与其所报道的对象之间存在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因此.我军形象在国际传播中要被“认同”便显得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2.
近代民族国家在成为"想象的共同体"之前,必须是"视线的共同体"。而视觉文化则强调人们如何看和看什么,实际上受其社会文化的制约,并不存在纯天然的白板式的视线。近代日本在塑造国民意识和构建民族国家文化之时,通过博览会和铁路交通、明治天皇肖像画"御真影"的生产与流通以及殖民地的风景这些可见和可视的具体事物,来塑造民族情感,目的都在于强化国民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此后,随着日本民族主义的膨胀,这一系列措施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浓郁的殖民色彩和对外扩张意识。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认同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具有战略意义.而新主流电影正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合进影片以提高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国庆档献礼片作为一种典型的新主流电影,集中体现着新主流电影在建构国家认同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我和我的家乡》中言语文本符号、画面符号、音乐符号等对国家认同的建构,总结出其优势和不足,结合...  相似文献   

14.
李秀华 《新闻传播》2013,(5):203-204
回归以来,香港与内地的交集越来越多,在两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乏出现身份认同的差异,这种差异被认为是本土意识的兴起。文化习性的不同确实会引起彼此的误解,但是作为媒介的纸媒、网媒及广播电视、名人明星及意见领袖,以及社交网络都对文化融合下的身份认同建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曹海峰 《编辑之友》2018,(3):5-8,13
“微传播”语境下,人们的阅读方式与思维模式随之改变,其引发一系列的阅读危机与认同挑战,更凸显出全民阅读的重要时代意义与理论价值.要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必然要利用这把“双刃剑”,在“微时代”的“微传播”语境下,推动全民阅读实践中应强化“微思维”,运用“微媒介”,创新“微内容”,引导“微受众”,积极思考“用什么读”“如何读”“读什么”“与‘谁’读”等问题,通过阅读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建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6.
于文夫 《现代传播》2022,(7):112-118
华语电影美学理论的本土化建构,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研究资源、时代使命、本体形塑要求其立足本土建构话语体系和思考模式。在新时代的发展语境下,华语电影美学的本土化建构要注重对经典电影美学理论问题的研讨,逃离“后理论”范式;促成中国美学的非学科品质嬗变,加快融入全球美学理论体系;切换实践引领理论发展的建构模式,引导电影业者的经验转化;理论建构要回到电影原初,避免“泛美学化”。立足现实需要、符合自身状况的理论进路,是华语电影美学本土化建构可以创新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作为记录社会发展的一种原始性记忆符号或叙事媒介,档案对身份认同的作用机制呈现出一体两面的趋势:一是通过记忆建构,维系与重建身份认同;二是通过记忆消解,抹去与隐藏个体差异。而档案对身份认同的作用机制又与记忆和遗忘相伴相生,即档案选择性记忆以建构身份认同,同时选择性遗忘以消解身份认同。如今,身份认同话语从权力神坛转向更广泛的个体语境,这对档案事业提出了新诉求,即构建一个全景的档案世界,尊重个性、包容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媒介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华语电视在全球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具有消解民族身份认同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建构中华民族的认同,两种张力共同形成了华语电视对民族身份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林颖 《现代传播》2019,(11):60-64
"新年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备受瞩目的现象,也是影响中国家庭空间视觉文化构成的重要传播活动之一。作为一种媒介,"新年画"通过政治话语对民间话语的征用,实现了民间艺术的政治化与私人领域的公共化,重塑了中国家庭空间的文化景观和大众的审美习惯;与此同时,新年画入户塑造了家庭空间中的仰视型视觉范式,培育了日常生活的政治仪式感与崇高感。由此,现代意义上的"家"和"国"开始紧密勾连,家庭空间成为了建构政治认同、塑造时代"新人"的宣讲台。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赋予了农民物质生活及精神世界的新形态,新农民的主体形象、精神诉求与社会认同感都在城市化进程中迅速破茧重生.新闻传媒工作者如何及时调整农业报道的视角,树立新理念,找准农民主体的新定位,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继而在构建城市化新农民主体形象及加速城市认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成为目前新闻媒体在农业报道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