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检察权——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理论角度看——都不是法律监督权。若把检察权归结为法律监督权,不仅与现代宪政、法治理念相冲突,而且也不符合科学诉讼机制的构建原理;同时在实践中,由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造成了法律监督的盲区、检法冲突、破坏控审分离原则,影响裁判中立等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2.
将检察权等同于法律监督权的观点,是在法学界对检察权性质与改革进行激烈争论的背景下提出的。这种观点不仅招致了学界的批判,而且不利于检察权的合理配置。检察权是一种复合性的权力,包括公诉权、批准逮捕权与法律监督权(含职务犯罪侦查权、立案监督权和民事行政抗诉权),法律监督权只是检察权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检察权配置受到分权制衡理论、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以及我国检警相对分离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权配置现状.现阶段我国的检察权配置存在检察权的行政性比较明显、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权的定位是否准确等一系列问题.检察权的未来改革应当对检察权进行去行政化,并且应当削弱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权的属性,将监督权的权能回归人民代表大会,净化检察权的司法权性质.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检察权属性的定位,目前存在多种学术观点。随着司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检察制度的作用日益凸显,检察权的定位更需要明确。从我国的宪政结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和社会观念等具体国情来考察,法治视野下的我国检察权定位于法律监督权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检察权可以分解多项权力,其中,侦查权与公诉权是两项至为重要的检察权,也是法律监督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私立学校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开华 《教育科学》2001,17(1):37-40
论文通过将私立学校与私营企业、公立学校对比,在差异中寻求我国私立学校独特的法律性质-公益必瑟自治性,并从法学角度对我国私立学校的两大法律性质的法理基础及其法律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论文最后针对理论界存在的与私立学校法律性质密切相关的几个争议性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内外关于检察权性质基本理论、中国历史法律文化传统和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联系司法实战.认为我国的检察权的基本职能应当是起诉,其性质是与审判权紧密联系的司法权。  相似文献   

7.
检察权性质是司法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探讨。然而从检察权性质之争议入手,就能深入分析各种观点之利弊,从而结合检察权自身特点,明确其以公诉权为核心,并根源于行政权的特殊属性。  相似文献   

8.
大学章程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法律和法规.当前,我国在建设大学章程的过程中,应将其尽快纳入到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学校章程中重要的基本问题予以规定和确认,以保障大学内外部各方的合法权益,实现大学的自治.  相似文献   

9.
将检察权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已基本成为学界主流的观点,但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于法律监督的含义还存在一些误解,需要进一步阐明。法律监督机关是我国宪法对检察机关的政治定位,检察权的宪法定性和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是两个紧密相联而又不完全一致的问题,解决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上存在的问题,必须处理好检察权与审判权的关系。审判监督应当进一步加强,监督方式包括与诉讼相关的监督和与诉讼无关的行为的监督,审判独立和检察监督两大原则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实现二者的关系协调既要保证审判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实现检察监督的法定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检察机关组织机构改革中,学界对检察权法律正当性的各种学说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从民主宪政思想、检察制度的发生原理及我国检察制度的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来看,应该将检察权界定为独立的程序性国家权力。其法律正当性在于:在制度上以权力的监督制约为表征,在价值上以公平正义为追求,通过法律程序制度实现权力的监督制约,维护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民事检察制度之具体运用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确立的检察监督制度,限制了检察权在民事诉讼领域的有效行使,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及保证诉讼公正的要求.完善民事检察制度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拓宽检察监督的范围,增加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司法实践中,民事检察诉权局限于抗诉方式,致使民事检察工作难以拓展,也与检察权的实质不相符合.如何突破困境是民事检察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对我国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反思的基础上,我国应当继续积极推动<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合理设置民事检察权,从法律上明确检察机关的民事起诉权,并对其受案范围、起诉条件、诉讼中的调查取证权等做出具体的规定,以确保其能有效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社区矫正缘起于英国,盛行于欧美国家。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探索社区矫正并开始试点,作为一种非监禁化的刑罚执行方法,它也应该受到人民检察院的检察监督。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主要内容在于社区矫正措施和程序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日益强化,如何既保证民事检察监督的效果,又不过分破坏民事裁判的既判力和程序的安定性,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当事人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期间和检察院依职权提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期间的完善提出相应建议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督主体地位不高、监督主体职能自相矛盾、监督立法及监督措施存在瑕疵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刑事诉讼监督作用的发挥。重构我国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问题成为法学界与司法实务界的当务之急。具体构想应包括:突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主体的地位;设立专门、统一的刑事诉讼检察监督机构;完善刑事诉讼检察监督立法与各项监督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备案制度及其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有的备案规定存在着制度缺陷,给人们的认识和备案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只有明确备案的概念和性质,将其与其他行政行为、合同登记行为加以区分,进而明确备案双方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扩大备案范围,规范备案行为,才能进一步做好备案工作。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权的法律监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法律监督是对法律实施进行的监督。自人类社会设计权力的制约制度以来,始终存在权力分立与制衡以及独立设置法律监督权的两种不同思路。中国的法律监督制度诞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都呈现出制约权力的基本特征。从法律监督制度的制度渊源看,中国古代的言谏制度和御史制度、前苏联和现今俄罗斯的法律监督制度、西方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始终体现着独立设置法律监督权的制度设计路径。我国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应当恢复法律监督的本来含义,尝试对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检察机关各项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对检察事业发展起到非常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有些改革或试验偏离检察权行使的人民性及公信力,影响着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有必要重新审视与反思检察改革的方向和价值取向,并予以调试与拨正。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一般法理,对国际奥委会的反兴奋剂规则的国际法性质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认为反兴奋剂规则是民间团体自律性规则的传统观点已不合时宜,应随着形势的变化,对反兴奋剂规则的性质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