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公共场所的个人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拥有的个人利益。隐私权的保护也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公共场所的隐私及其保护就成为一个更为敏感和更具有争议的问题。然而,众多的隐私侵权和隐私纠纷已经使公共场所的隐私保护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法律问题,同时也成为我国民法人格权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确立在公共场所中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原则,努力做到不因开放性排斥个人隐私空间;不因共享性排斥个人隐私利益;不因秩序性排斥个人隐私和安全。  相似文献   

2.
隐私权的刑法保护作为隐私权保护的最后法律手段和最有力工具.其立法和适用必须遵循必要性与慎重性要求。我国隐私权的刑法保护应当以隐私权的积极权利说为理论基础,设定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增设相关的侵犯隐私权的犯罪。  相似文献   

3.
在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视设备,被认为是维护治安、打击犯罪的灵丹妙药,全国上下对此深信不疑。但近年来诸如"四川摸奶哥事件"等侵犯公民隐私事件的出现,凸显了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的弊病,引发了人们对隐私权保护的担忧。本文对我国公共视频监控与隐私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给我国如火如荼的公共视频监控建设打一支清醒剂。  相似文献   

4.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利。在互联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人肉搜索"作为新生产物对于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人肉搜索"隐私权保护中,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具有一定的克减性。我国现行法律无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隐私权保护,应当完善立法,加快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步伐。  相似文献   

5.
在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视设备,被认为是维护治安、打击犯罪的灵丹妙药,全国上下对此深信不疑。但近年来诸如深圳罗湖监控"直播"居民隐私事件等侵犯公民隐私情况的不断出现,凸显了各城市在公共场所视频监控方面的弊病,引发了人们对隐私权保护的担忧。本文从以上问题出发,对我国公共视频监控与隐私权保护的现状予以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给我国如火如荼的公共视频监控建设打一支清醒剂。  相似文献   

6.
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人格权,它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立法对隐私权采取了一些保护方式,但相关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应加强实体法中对隐私权的直接法律规定,以及加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隐私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概念不尽相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对隐私的认识也是不相同的。隐私和隐私权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隐私包括比较广泛的内容,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个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公民隐私权是多个法律部门的共同任务。本人试图从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概念和内容着手,来谈一谈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网上侵害个人隐私权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隐私权保护应当强调对个人主动掌控自己私人信息的权利保护,避免因他人不合理、不合法的利用干扰当事人的现实生活,或者消除被干扰的危险性。在日益复杂化的网络环境下,我国应当怎样通过立法与司法实践,实现对个人隐私权的有效保护的同时,规范人们利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上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在带给人们高速、经济、便捷等多种便利时,也对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形成巨大挑战.很多国家已对网络隐私权作出了相关立法保护.我国的《侵权责任法》首次明确将隐私权纳入侵权法的保护范围,但对如何进一步保护网络隐私权,还应当借鉴先进法域立法经验,以完善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因信息因其特有的辨识性、发展性、关联性、遍在性以及认知的非普遍性,使得基因信息隐私权极易受到侵害。然而,我国有关基因信息的立法层次过低,学界对于基因信息隐私权的研究也尚属起步阶段,造成基因信息隐私权的保护存在很大缺陷。应当于立法中对基因信息隐私权予以确认,并对基因信息隐私权做出层级化和多方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侵犯隐私权是目前社会生活领域和法学界争议不定的一个热门话题,隐私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洪流中人们法律意识增强的体现.探讨稳私权的概念,并对之进行系统的论述,给侵犯隐私权行为作一个筒单的认定,根据民法理论分析构成隐私权行为的四个特征,并提出特殊群体的隐私权应当给予限制,指出稳私权保护在中国的现状,对于侵犯隐私权行为在我国的明确界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手机实名制的实现对于治理垃圾短信和手机犯罪,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净化手机信息环境大有益处。手机实名制的推行可能会对公民的隐私权保护造成一定的潜在威胁,当前质疑者的观点主要是:手机实名制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个人隐私能否得到妥善保护等。手机实名制与隐私权利保护并不矛盾,二者应当是并行不悖的。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前提下推行手机实名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提出明确的隐私权概念,但已经把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规定在《宪法》、《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之中。然而,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学术研究和法律文件都只对应当保护隐私和隐私权问题予以关注,而对如何保护以及保护范围等重要问题,则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尤其是学生隐私权保护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隐私权被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学生隐私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也将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侵犯隐私权是目前社会生活领域和法学界争议不定的一个热门话题,隐私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洪流中人们法律意识增强的体现。探讨稳私权的概念,并对之进行系统的论述,给侵犯隐私权行为作一个简单的认定,根据民法理论分析构成隐私权行为的四个特征,并提出特殊群体的隐私权应当给予限制,指出稳私权保护在中国的现状,对于侵犯隐私权行为在我国的明确界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各国纷纷加强隐私保护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我国的隐私权保护制度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隐私权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注重维护人的尊严、尊重社会公序良俗,另外还要防止权利滥用,权衡好各法益之间的关系。隐私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以宪法为指导,以民法典为基础,各部门法也要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内涵和外延的划定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础性问题,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拓宽消费者的外延,以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在消费者权利体系中应当增加消费者的隐私权,因为消费者的隐私权很多时候受到侵犯,并且救济不利。同时也应注重消费者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以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许梦云 《高教论坛》2023,(11):74-77
数字化时代,大学生个人隐私泄漏风险日益凸显,法律法规虽对隐私权有一定保护,但仍然存在针对性较弱等问题。为此,厘清隐私权受侵犯的形式是对大学生隐私保护的必要前提,既能明确高校的管理界限,也能提高大学生隐私权自我保护意识。为了给大学生个人隐私提供有效的保护,应当要推进个人隐私立法、提高高校管理能力、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健全学生维权渠道、增强学生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18.
共同隐私属于人格权的范畴,是隐私权的一种,与传统的隐私只针对权利主体和非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相比,共同隐私是对传统隐私权的突破。其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相比于传统的隐私权,共同隐私由于主体的特殊性,使得其在法律保护方面,内部权能冲突与外部权利冲突方面有着较为复杂的情形。因此,需要有相应的规则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9.
有关大学生的隐私权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高校在行使处分权、后勤管理部门未经大学生同意进入寝室检查卫生或者违禁电器、心理中心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等情况下,容易发生侵害学生隐私权的纠纷,为了保障大学生的隐私权、保障其身心不受侵害,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尊重和保护其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隐私利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隐私权是大学生应当享有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然而目前面对高校的教育管理权,大学生的隐私利益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保护。因此,在正视本国传统、借鉴他国经验和立足法律的基础上,改革高校内部管理是保护大学生隐私权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