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最晚至南宋时期,通俗文学领域内开始了对苏轼形象的塑造.通俗文学从消费者的趣味出发,以才情替代了政治,消解了苏轼政治生涯的波折历程;又以才情重新整理了文化地理,调节了苏轼的人生节奏.苏轼形象的塑造是近古通俗文化史上的经典个案,其直接成果是产生了一个文人形象生产的流水线和一个文人生活的经典模式.从此,以苏轼为模版,富有"才情"的文人们被相继塞进流水线,一个个大同小异的形象被不断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化寻根、意象传承角度揭示《红楼梦》与苏东坡的文化因缘。曹氏之祖曹彬之孙女(仁宗后)搭救苏轼免死,雪芹之号取自苏武《东坡八首》,曹雪芹有苏东坡情结。东坡与雪芹具有相通相承的石头情结和石文化土人骨气节操、精神品格。苏轼诗文中的物象,经雪芹重塑为人物形象。如从雪泥鸿爪到雪雁形象,从“睡鹤”到“醉眠芍药茵”等。将苏武诗文形象,取原型而复制为小说形象。如从《雪堂记》到凸碧堂凹晶馆境象,从苏诗到刘姥姥簪花,到“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从强人说鬼到刘姥姥信口开河,以及苏曹通同的食色文化意蕴等。  相似文献   

3.
经史满堂春 温和读书人 ——司马光点滴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第一流的史学家,他少年击瓮救友,中年主编《资治通鉴》,晚年罢废“熙丰变法”,此三事,近千年来妇孺皆知,士夫景仰。王安石推行新法16年,司马光一年半尽行扫荡。“拗”“犟”二公,适逢君弱臣强的时代,因而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都充分展示了各自的典型形象。司马光去世,朝野恸哭,顶礼膜拜.但转眼之间就追夺赠谥.还要掘墓毁碑,最终他不愧为一位伟人和先哲.从而赢得人民世世代代的崇敬。影响之所及,就连远离司马氏主要活动中心的江南池州,也留下他的遗闻轶事。  相似文献   

4.
如意·圆满     
王敏 《老年教育》2008,(2):21-21
苏东坡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我想,大概是因为它形象而诗意地揭示了一条普遍规律:不圆满是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惯常现象。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是“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逐渐过渡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怎样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开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名的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东坡灿烂的历史形象浮现在我眼前。作为一名眉山的教育工作,何不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将中华化传统的精髓融入教育,  相似文献   

6.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家喻户晓的美食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以食物为题材的作品。在这些亲切感人的作品中,以食物为载体,展现了他曲折辗转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透露出他高贵的思想品质和独特的性格特征,从中也可窥视出他超然的人生哲学和旷达的生活态度。对苏轼饮食诗的研究,具有历史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贬到黄州后,文学成就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作和散文作品,而且在作品中充溢的是一种旷达、从容的精神。《定风波》这首词所展现的就是词人面对困顿人生表现出的潇洒从容和旷达坦荡。  相似文献   

8.
东坡一生与"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诗歌中"舟"是一个值得注意、研究的意象。文章对东坡诗歌中"舟"的出现频次作了一个统计,并具体论述了"舟"意象与东坡诗人心灵的关系。"舟"不仅带给他生命的催促感,更多时候是安顿了他孤寂的心灵;"舟"又与"归"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东坡渴望着"归耕""遁去"或者"归隐","舟"就是这些心灵渴求的载体,因此其诗歌中"舟"意象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9.
内心的影像     
《中学教育》2004,(4):6-6
民间故事中有不少关于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其中的一则是佛印问苏东坡:你看我是什么?苏东坡说:你是一泡屎。而苏东坡问佛印,佛印说:你是一尊佛。占完了嘴上的便宜,苏东坡得意地回家向苏小妹炫耀。哪知道苏小妹却说:哥哥,你完完全全地输给佛印了!眼睛里看到的别人,恰恰是自己内心影像的写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学理论研究角度出发, 分析评论了王启鹏的新著《苏东坡寓惠探幽》, 指出全、新、深是这本论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苏东坡贬寓惠州后,处境十分困难,深受生活贫困、失去亲人和提防政敌攻击的三重重压。性情旷达的苏东坡善于从儒、道、释三家思想汲取营养,以“超然物外”的思想为武器,亲自参加轻微的体力劳动,与惠州人民打成一片,创造了一种“和陶诗”新诗体来进行创作,从而克服了三重困难。  相似文献   

12.
叶梦得与苏轼门人、后人及其追随者有着复杂的情缘、学缘和血缘关系,叶梦得心中有浓郁的“景苏”情结,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刘意规模苏轼,特别是其《石林词》与东坡乐府有着惊人的相似,其清旷、达现的词风以及直接隐括苏轼诗文入词,用东坡词韵乃至词意作词,善于点化前人诗文典故,在“以诗为词”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已初露“以文为词”的端倪等方面,均体现出一种的特殊的创作取向。  相似文献   

13.
东坡杂剧在元代历史文人剧中占有突出地位,本文通过现存3部东坡剧的解读,清理了元代东坡剧所构成的颇为复杂立体的苏轼形象,揭示了其在文人话语、国家话语、民间话语三种话语结构中隐含的不同指向,以更广泛的视域审视苏轼被贬黄州这一历史事件的文化意义,揭示了元人观照历史的多元属性。  相似文献   

14.
考察“魂”与“魄”及其相关的复合词在李白诗歌中的用法,可以看出,李白诗歌中“魂”与“魄’’作为对义词而决不混用,李白对“魂”与“魄”的使用既严格遵循上古汉语的用法,又体现出他的道教信仰,由此诠释了道家用“精魄”一词表达构成生命物质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巴金的“无技巧”和苏轼的“平淡”文学创作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巴金的“无技巧”和苏轼的“平淡”文学创作观的相同点, 指出其内涵是: 写作要有感而发, 要写真实, 要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自然地抒写, 并指出要达到这种艺术境界, 必须是到了晚年, 生活阅历丰富了, 思想成熟了, 艺术技巧丰富了, 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6.
三苏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我们应当弘扬的辉煌灿烂的重要文化。刘川眉的《眉山苏洵》、刘小川的《眉山苏轼》、熊朝东的《眉山苏辙》是最近完成的研究三苏文化的重要成果。这三部书稿的作者都是眉山当代作家,他们对三苏的研究饱含着对乡邦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激情。他们研究的视角新颖,作品鲜活通透,采用立体用笔,展示了中国文化如何造就了三苏,三苏又如何增添了中华文化的光彩,启迪我们今天该如何去认识与弘扬三苏精神。  相似文献   

17.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时处北宋中叶,面对“重文轻武”所带来的积弱忧国的困境,他们同借六国之训,分别从道义、人才、深谋远虑等角度展开救国思考,文思精警,意蕴悠远.他们的观点虽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今,但对我们从容应对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发展无疑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占了三席,可见他们在中国古代散文史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散传创作,只是三苏散文创作中的一部分,所占数量不多,因此研究也相对较少。但是,三苏散传在继承司马迁《史记》的写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北宋是辞赋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苏轼、苏辙和"苏门四学士"的辞赋创作又是北宋中后期辞赋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历代对苏轼、苏辙和"四学士"的研究多集中于他们的诗、文、词、文艺理论乃至书画等方面,对他们辞赋创作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则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恰当的评价。本文拟就苏轼、苏辙和"四学士"辞赋数量的统计、作品的研究、成就的评定等几个方面对历来的研究状况略作回顾。以推进此六人辞赋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对全面评价此六人的文学成就,探讨苏门的创作特征,更加深入地研究辞赋这一特殊文体,都应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20.
苏轼一生浸染佛学甚深,其词时常征引化用佛语佛典,表现出人生如梦似幻的感慨,同时也展示出虽处逆境却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从而形成了清远超旷的词风,在词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