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什么是猜读在阅读教学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放手让学生猜读。所谓猜读,即猜猜读读,在猜中读,在读中猜,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前或阅读中或阅读后去猜测、估计文章的结构脉络、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变化等,尝试对文章作出自己的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发现、联想、阐发、探究。简而言之,就是让课文这个例子为学生所用,让学生参与到课文内在的发展中来。猜读的实质就是如接受美学所说的那样,作为课文的作品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自足体,而是开放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感知、思考、体验进行再创造。学生作为一个人在…  相似文献   

2.
英语阅读前的“猜”●高翠英刘雪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常听学生反映注意力集中不到课文中,这是因为学生对所读内容没有任何思想准备造成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前有所准备并产生兴趣呢?在阅读之前先让学生学会“猜”。“猜”的过程包括老师提出一些与课文内空和题...  相似文献   

3.
陆林华 《教育艺术》2006,(10):75-76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提出,最好的阅读方法是猜读法。即由已知猜测未知,通过合乎逻辑的推测揣摩,最终理解所读材料的意义的一种阅读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进行推想,最后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其中,“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就是学生的“已知”,“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是“未知”,“推想”就是“猜读”。它多用于文言文阅读,常指对某些词语含义及词性类别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读写教学中,如能指导学生抓住课内外阅读教材中精彩的文段进行读写互动训练,将有助于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和攻破难点。一、猜读创写,发展想象。就是指导学生先有意跳过某个特色文段不读,通过阅读其余文段的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不经其他任何提示的前提下,猜测可能出现的文字内容,创写一文段,再与被跳读的文段进行比较阅读。如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觉遮住或跳过课文第5段写范进发疯的情节内容,只读其他内容,然后让学生尽情想象,补写跳过未读的情节,再同课文比高下,看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品德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培养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1.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低年级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可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勾划出生字,自己多读几遍,然后再同桌对读,互相正音,最后由教师利用生字卡片通过抢读、轮读课文来进行检查。从而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学生字字音、自己读通课文的方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2.提出要求,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不是盲目的,应该对每一次阅…  相似文献   

6.
《外国诗歌两首》是中学语文课本新增加的课文。中学语文课本原有的外国作品比重偏低,诗歌的比例更小,这对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开放视野是不利的。现在适当增加一点,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两首外国诗歌,都是自读课文。自读课文,从总体上说,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当然,既然列入课文,教师的指导就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教学中把自读课文分作三类:一类课文,可以直接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让学生质疑问难或组织交流讨论;一类课文,先略作指导,或指导方法,或揭示要点,再让学生自读,然后深化;一类课文,在自读前不仅要作必要的指导,还要提供一些辅助资料,或有关历史背景,或有关作者史料,或前人对文章的评论,等等,使学生能读得更好,领会得更深。总之,指导自读,要从课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达到一定要求,不可千篇一律。《外国诗歌两首》,属第三种类型。这两首都是抒情诗,没有完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是作者以他在现实生活中激起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表明自己的倾向的。手法也有不同:有的直抒胸  相似文献   

7.
如何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覃晓舟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读懂一篇篇课文,逐步培养阅读能力。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使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阅读分为两种方式——实读与创读,二者紧密联系,实读是创读的基础,创读是实读的升华。笔者认为,要想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①要让学生树立“文本没有原意”的思想;②鼓励学生利用多元的方式对课文进行理解;③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声音;④改变当前阅读评价方式,把发展学生的批判、创造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材 ,每册都编排了不少的自读课文。对这些课文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按大纲要求(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己阅读 ,培养自学能力 )进行教学 ,他们或跳过不教 ,或仅让学生读读罢了 ,或全当讲读课文包办代替……如此种种 ,不但违背了编者的意图 ,也一次次地放弃了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机会。那么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自读课文的作用呢 ?笔者认为以下的“五步法”比较可行。第一步 :读 即由学生独立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自己解决遇到的生字词 ,读懂句、段的意思 ,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作者思路 ,主动接受作者传递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10.
我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比较注意学生读和写能力的培养。我每讲一篇课文,尤其是精读课文,都十分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中感悟,悟中写文”的学习情趣。具体做法是通过启发学生读懂课文中的中心句、关键句、哲理句、优美句、过渡句、照应句等句子,并让学生写出自己对句子含意、意境的理解,或让学生模仿写出相类似的句子,或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写出有创意的句子,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整篇课文和写作的能力。下面是我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要求1.学习读书笔记的作用及基本写法:指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一篇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运用学到的读后感的写法,写出阅读后真实的感想体会。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例又,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W,写出自己阅读后真实的感想体会。三、教学准备1.丹好一次读书会。利用活动课,让学生带来自己最喜欢读的一篇课文,或一白诗,戴一个童话故事,大声读,也习和同学边读边讨论。让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2.刃\好一个W得展览会。读书会后,清每个同学把自己阅读后的感想…  相似文献   

12.
新的全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把入选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共中课内自读课文所占比例约为百分之三十。如何上好课内自读课文,已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亟待探究的课题。课内自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阅读,在阅读中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得以巩固和提高。因此,教这类课文要立足于培养和检验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学好读懂课文铺路搭桥。新教材在课文的编排上颇费心血。课文前有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围绕课文的主题和写作特色及结构层次等设计了练习。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有利于检测学生的能力和掌握课文知识,故教师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一篇课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十六法入手:一、审题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指导学生了解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之后,教师最好不要把着眼点放在分析介绍作者怎样构思这篇文章上,可先让学生猜猜作者会怎样写、写什么。由于在猜的过程中渗透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因此,能在学生探索和猜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飞夺泸定桥》可让学生读课题猜测文章写什么,怎么写“飞”,怎么写“夺”,结果怎样等等。推测猜想后,可让学生读课文,看看自己的猜想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之处,教师要特别重视和鼓励…  相似文献   

14.
猜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的内容。小说阅读教学特别适合运用猜读方法。因为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学生容易接受,有猜读的起点,小说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有猜读的趣味。教学时,可以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进行猜读。例如,看标题,猜测文本的体裁、大概内容;看文章的开头或环境描写,猜测小说的大概故事发展;看故事发展,猜测小说的人物表现、性格特征;看小说高潮,猜测小说主旨、写作意图等。然后将自己猜测的结果与原文作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自己所猜的内容、写法设计得比原文好,或原文的哪些内容、写法自己意想不到,独具匠心,值得深究。猜读方法的具体运用可分为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下的文本阅读.重在欣赏、感受和体验。创造性阅读.就是让读者赋予文本以自己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敢于向作者挑战.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课文进行多元理解。若仅仅停留在实读层面上.那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跳出文本这个狭小的天地.进行合理演绎.拓展文本的外延。善于合理想象.挖掘作者的未尽之言,真正让阅读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我所教的实验班的学生,普遍偏重理科,大多逻辑思维较强,而形象思维较弱。他们长于判断、推理、证明,思考问题条理清楚,而不善于描写想像,不善于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对于一个思维能力健全的人来说,两种思维应均衡协调地发展。这样,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便成了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找体会到清读续写是开发和增强形象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猜读就是阅读语文课文的部分内容后,掩卷沉思,猜测、推断其后的内容;续写就是对猜读的结果整理加工,形成文字,接续在阅读部分的后面…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阅读课文。编排阅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把在讲读课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它与讲读课文不同,主要是凭借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同时,又把思考练习题作为衡量学生阅读效果的依据。在阅读中,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启发、诱导,或组织学生对论,以疏通阅读障碍,从会读到读懂。一、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要读征文章,白先必须会读文章中的字。因此,思喜练习第1题明确要来学生“蕾讲章读课文’。同读课文中的字,绝大多数是…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强调学习方法,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设法引导、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激发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9.
“用自己的口气说书上的话”是我们所进行的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改实验的主要要求,这个实验摒弃了繁琐的分析和微言大义式的挖掘,让学生把规范、丰富的书面语言内化为口头语言,从而达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的目的。在教学中,我采用“读—说—演”的教学程序进行“用自己的口气说书上的话”的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读是基础读是说的基础,只有把课文真正读熟、读好才能说好。因此,老师可采用多种阅读形式,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一)自由读。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汉语拼音,反复朗读课文,要求…  相似文献   

20.
建议一:在整体阅读中进行综合感知。综合感知,是整体阅读行为的开始。它是对全篇课文的认读,也是对阻碍阅读的语言文字的疏通。教学环节和教学用语可以这样设计:一是课文导人;二是读通课文,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三是问学生最想读懂什么或让自己最受感动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