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的传统教育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因此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是主体在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主体人格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着重论述了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并多方面去寻找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是主体在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主体人格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着重论述了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并多方面去寻找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乡村教育运动”主体性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把全体农民作为教育的价值主体,使农村教育从工具性教育转变为主体性教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的“乡村教育运动”,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农村主体性教育的价值观。乡村教育家以农民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及其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在指导思想、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化、内隐性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学生价值观教育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美国是一个重视价值观的社会,其学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价值观教育。美国学生价值观教育,以培养合格公民为教育目标,基于培养合格公民而设定教育内容,运用隐性渗透的教育方法,并形成了动态评价为特征的教育评价体系。这启示我们,为改善我国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需在教育目标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教育方法上,注重课外课程与家庭教育在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隐性渗透作用;在教育评价上,去功利化,关注学生的内在成长。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甚嚣尘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各种价值观念、社会思潮,具有价值整合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站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对全社会的价值观念作出了规范,提出了要求,对于重建全社会的精神家园,重塑人们的思想价值内核,引领和规范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对此必须给以科学的解答。  相似文献   

8.
教育价值与教育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其本质特性是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迅速实施主体性教育并对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使职中生由“内耗”型转向“外强”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迅速走出目前的困境,赢得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0.
生态价值观的兴起与教育的使命--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对教育价值观的普遍认识价值观即价值取向。它是主体对客体需要的关系在主体观念上的反映,也就是主体的价值判断。不同的主体,对客体需要的关系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1]据此认为,教育价值观即是人对于教育活动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关系,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它既是关于教育问题的最基本的观点,也决定了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对教育方针的制定、对教育功能的选择和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在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围绕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始终争论不休。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一部分人认为,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人学思想指导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下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主体性培养问题作了理性思考,并从教育观念、教育目的、人际关系和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教育价值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谱系中的新分支——价值论出发,教育价值是教育价值客体对其主体的效应,明晰教育价值内涵的关键在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清其主客体。教育价值观是教育价值主体对教育价值的一种看法或观点,教育价值观是一种主体性的选择,但其正伪只能由教育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是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本文试从语文审美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入手,论述在语文审美教育中促使学生向独特个体、社会个体和超越个体的回归,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生成,并为语文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育价值观的争论由来已久,诸多观点各持其词,莫衷一是.但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应持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却是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人、知识、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发展.本文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教育价值观,回顾过去我国在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并用系统观方法论和历时观方法论探讨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应重新构建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教育价值是教育的主体一人与社会的需要和客体一教育活动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教育价值 是对教育价值的意识反映。本从构成教育价值关系的要素及其特征出发,归纳了教育价值观的四个特征。以此为基础,从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历史上的教育价值观,并试图探讨在当今时代,我国所应持的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世界之交的中国,道德水平的下降和道德教育的不尽如人意,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问题在于教育与现实相脱离,其中主要是社会道德的现状变化,而道德教育却面临诸多矛盾。为此,笔提出,在道德教育中应注意务实性,导向性,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言传身教育和自身我修养,应完善奖惩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教育的研究已成为新世纪教育哲学的聚焦点,应该通过辩证地分析社会导向与个人取向、个性与共性、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时代性与发展性这几对相应范畴来加深对主体性教育内涵的理解,以深化对主体教育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高等教育自身价值的关照是我们高等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方法途径的选择,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高等教育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种价值,它们之间会出现不平衡甚至冲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应是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三个第一位”的思想,是我们党走出一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新路子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笼统地说,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