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现自然的灵魂并与"宇宙法则"相协调,是勒.柯布西耶建筑与室内设计思想观念的核心,其设计创作表现出保护自然、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在生成论的视野中 ,可以获得关于技术自然属性的许多新认识。在属性类别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一种关系属性 ;在基本含义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指技术人为性中的非人为性属性 ;在具体表现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通过人工物与天然物相结合的“物质”和天然内容与人工形式相统一的“关系”(自然规律 )表现出来的。这些新认识对于深入理解技术的辩证本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技术是具有生态性质的技术,它是从天然自然到人性自然的一种技术应用,是人、技术、社会、自然作为整体生命存在的澄明。生态技术表现为三个层次:从技术自身来看,生态技术具有自我协调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从人与技术的关系来看,生态技术就是人诗意的实践方式与生存方式,是人、技术、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从天地人的相互关系来看,生态技术是与天地人相协调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安妮·迪拉德在《汀克溪的朝圣者》一书中探讨人类心灵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文讨论的是迪拉德如何在人类与自然的不断互动中寻求自觉。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科学知识社会学"两员健将巴恩斯和布鲁尔的一篇论战性文章,简要讨论了"相对主义社会建构论"的总体思路.斯蒂芬·夏平所著<真理的社会史>,将科学真理的成立归因于以信任为纽带、与社会秩序相平行的"知识秩序",是这一总体思路的出色实施.作者认为,"科学知识社会学"即使消解了朴素的、大众化的"理性主义",也并不能消解理性本身.探索一种理性主义的建构论,也许是有希望的新路.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油画风景写生教学中,通过走进大自然外光写生,让学生掌握再现大自然,表现大自然的方法与规律是大多数院校写生教学的基本任务。油画风景写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是不能停留在满足于完全客观的描绘自然对象上,而应该在风景的写生中要求画者必须关注画面形式美的寻找与提炼。在写生中自然物象概括提炼与画面构成形式要素:点、线、面、色彩、肌理等的组合相联系,把自然美与形式要素融为一体,提高对自然美的认识与表现。  相似文献   

7.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重庆市垫江县为研究区,结合农用地质量分等、土地利用变更等多元数据,利用生态位(Niche)、局部莫兰指数(Local Moran’s I)、多元约束(Multi-constraints)方法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与区位选址,以期为垫江县及类似丘陵地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①评价指标空间离散性不一,地块连片度、田间道路通达度和地块到居民点距离变异性最强,成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要适当考虑的关键因子;②区位要素与综合适宜度空间分异明显,自然禀赋、基础设施和社会条件的适宜性表现为西部平坝、北部丘陵和中部河谷地带较高,而南部及“三山”(明月山、南华山和黄草山)地带较低,生态环境的适宜性空间格局反之,高标准基本农田综合适宜性格局亦表现为西部、北部和中部较强而南部较低的态势;③建设选址结果占基本农田的28.76%,同政府实际划定结果相比多出14.48%,说明垫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较好。上述研究表明,基于生态位、空间自相关和多元约束方法,能够较好地指导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选址工作。  相似文献   

8.
杨建新  龚健  高静  冶琴 《资源科学》2019,41(4):701-716
运用改进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框架探析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为基础,从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间隔、类别、转换)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动态特征。鉴于多种地类相互转换过程分析的非直观性,提出一种转换模式交叉列联表表示各种转换类型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有助于研究者将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与过程相联系。以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为研究案例,分析其1996—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对比其他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的转入以及耕地、未利用地和水体的转出表现出时间尺度稳定性。耕地向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等转换过程则表现为稳定的系统性变化模式。其他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与过程及武汉市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改进后的强度分析框架能更直观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信息,理解其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威拉&#183;凯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美国小说家,她的许多作品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文探讨了凯瑟的作品着力表现拓荒时代的根源,简要分析了她描写美国西部拓荒的两部杰作《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娅》。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科技》2003,(8):47-47
他所制作的六部电影表现出的艺术创造力和震撼力,使他赢得了完美主义者的美誉。他已成为好莱坞的一段神奇传说。像詹姆斯&#183;卡梅隆这样的导演是好莱坞真正的财富,也是美国电影得以长久称霸世界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现代墙饰艺术设计具有创新意义的新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满足身心健康的要求、注重教化主题的构想;表现强烈的装饰美感;表达个性与风格;追求自然、和平、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2.
杨正 《科学学研究》2018,36(9):1537-1544
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在经过“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对话”等阶段时候开始逐渐进入“公众参与科学”领域。然而传统的“公众参与科学”所强调的实践多集中在科学民主化与科学决策上。“公众科学”概念的出现开始将“公众参与科学”引入到一个全新的科学知识生产领域。本文梳理了“公众科学”概念在西方语境中的提出与发展,并将其与科学传播体系中的其他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公众科学”项目的实践模式。最后,在比较“公众科学”在实践中的利弊的基础上为其未来发展提出了讨论。对“公众科学”领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与西方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相接轨,更有助我们利用全新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4,(12):24-24
韩国三星电子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SID 2004”展会上展出了使用6色彩色滤色器的17英寸液晶面板。在标准R(红)、G(绿)、B(蓝)基础上追加了C(青)、M(品红)和Y(黄),共使用了6色滤色器。过去使用3色彩色滤色器的面板无法表现的祖母绿色等颜色表现得更接近于本色,非常自然。色彩表现范围与NTSC规格相  相似文献   

14.
陈娟  高杉  邓胜利 《情报科学》2017,35(5):69-74
【目的/意义】对“知乎”用户进行分类,识别不同类别的用户特征,并对其问答行为进行分析。【方法/过程】 运用火车头采集器抓取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个人特征与行为的客观数据共计475636个,运用R语言进行样本分 离,对三类子样本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Question_lover组用户的行为动机以求知动机与利他动机为 主;Answer_lover组用户表现较符合社交型用户特点;Majority组用户具有很强的享受帮助、兴趣动机和社交动机, 该组男性用户在问答行为上显著活跃于女性用户,但这种差异在其他两组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潘阆诗歌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阆为宋初晚唐体代表性诗人,他的诗歌主要描写细致清新的自然景色,表现与朋友们的交游唱和情况,及自己的失意怅惘的人生感怀。其诗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姚贾,崇尚苦吟,寒苦清奇的晚唐诗风;一是“间有五代粗犷之习”,诗风狂放疏淡、自然率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画追求的笔墨意趣,以意为中心,写心中之意趣的精神升华,写心中自然而豪放的心情妙趣,是画家审美追求的主要目标。画外有画,妙趣天成地表现出神态的异想天开的“笔墨意趣”,是画家探讨表现无限宇宙自然演化的大学问,是渺渺然天地无限延展生发的丰富想象浩瀚的情趣。写意画是心灵游动玄妙地表现演化的一种心灵状态,是一种高度自由放松时物我两忘的诗情画意相融合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张春晖  马耀峰  白凯 《资源科学》2016,38(6):1013-1027
对旅游流与目的地的互动关系展开“系统整合研究”,有利于构建整体旅游复杂系统的理论框架,可有效推动旅游系统内部要素关系、发展演化规律以及供需平衡预测和调控等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入境旅游为例,构建旅游流与城市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1993-2012年六大典型城市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互动关联耦合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系统内部要素耦合作用强度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①入境旅游流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游客流量和流速,目的地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和目的地经济环境;②典型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长期处于磨合发展阶段,北京、上海的耦合度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耦合度则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③在入境旅游流系统的耦合主导要素上:东部三大城市主导要素分化明显,而西部三大城市均以旅游客流规模主导,其他要素为辅;④在目的地系统的耦合主导要素上:东部三大城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要素的主导作用更强,而西部三大城市的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以及基础设施要素主导作用更强,这表明两系统耦合质量的提升更需要依赖目的地整体环境的支撑,但西部城市由于受到较差的区位条件和较低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目的地系统的核心供给要素和媒介支撑要素的投入仍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为使Σ-Δ小数频率合成器获得低带内相位噪声,在设计中调制器采用一种5阶4bit输出的单环Σ-Δ调制器,比3阶MASH(Multi-stAge noise-SHaping)结构有着更低的带内量化噪声.一款具有低带内相位噪声和快速锁定特点的2.6GHz Σ-Δ小数频率合成器在0.25μm CMOS工艺中实现.测试结果显示,该频率合成器在40KHz频率偏移处相噪-86.5dBc/Hz,杂散小于-65dBc.在2.5V的电源供电下,电流为25.5mA,整个芯片面积3.9mm2(核心电路面积0.63mm2).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怀抱中的婴儿。人类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来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母亲,做着无私的奉献,任凭人类无限制的索取。美好的地球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每当我们的自身利益与环紧利益相矛盾时,人们只顾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而环境利益却被我们远远的抛在了脑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追求所谓的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著名环境设计师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曾经提到,在探索生存、成功和臻于完善的过程中,生态观点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洞察力,它为人们指明了道路,人应该成为生物界的酶,即生物界的管理人员,提高人—环境之间创造性的适应能力,实现人的设计与自然相结合。如果说人的生态观是人们观察自然的方式的话,那么建筑就是建立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设计实践。千百年来,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自身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与自然相磨合,产生了丰富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