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它集中体规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时需要加以利用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管教材编得多么出色,它依然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教师改变陈旧的教材  相似文献   

2.
正多年前,叶圣陶老先生对教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课程专家也多次强调,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老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老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是为老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3.
黄丽华 《成才之路》2010,(14):26-27
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事件就是一个个教学活动以及这个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其作用是帮助或支持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获得和保持。而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因此,新课程倡导教师是用教材,不是教教材。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的。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时需要加以利用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管教材编得多么出色,它依然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教师改变陈旧的教材观,在解读教材时至少应注意从四个层次来把握教材,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使教材起到把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现实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新课程也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教师应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观念。这是因为,一方面教材不可能反映实现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信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对教材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学到举一反三的本领。不少课程专家也多次强调,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教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教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是为教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本好的教材,其体系的设计既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又与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相适应。化学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它只是一种范本,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我认为讲得好.因为任何教材都不能涵盖任何地区的任何问题.如果是用教材教的话,则把掌握教材当作目的了.因此,我觉得联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构成教学事件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老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校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必须在课程意识的指导下静心思忖承载着课程目标的文本,努力使教材真正成为课程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材是教学的"范本"而不是"孤本"。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而不是对教材负责的"固本教学",不仅要"深挖洞"更要"广积粮"。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活用教材"。  相似文献   

10.
"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机械的教教材".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教材是载体、是材料.教材并非尽善尽美,许多内容及教材要求完全可以根据实际进行再创造.教学时教师对教材可以进行取合,更应当创造.教师应根据自身实际,合理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由"教科书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这并不是要忽视教材的重要性或者抛开教材进行教学,矫枉过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材(课本)仍然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好教材、用足教材,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达成教学目标,实施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提倡的是一种课程共建文化.它留给带教师的空间很大,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准确把握、适度创造、灵活运用教材,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课堂.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教材是科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与处理,会直接影响教学方式、策略和效果。教材不是科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不仅要思考自己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不是去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一、教材处理的意义有效处理教材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基本功。它涉及"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这几个核心要素,对教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一种充满变性和弹性的课程资源,它不是供教师传授的经典,更不是供学生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内容编排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展开,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那么,应如何合理利用教材,提高教学实效呢?一、突出生活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材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而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的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本文结合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模块"这一单元的教学,通过"活用教材"使学生"学活"。  相似文献   

16.
一、数学教材创造性使用成为研究热点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更不是教学应遵守的唯一标准。新课改以来编写的数学新教材,不仅减少了对教师教学的束缚,也为教师创造性地整合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使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张丽 《语文天地》2013,(19):31-32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2004年推出至今就以选文量的增加与呈现方式的大胆创新彰显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选择和创造的空间。教材编写组实际上期待语文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意在提醒教师,教材不是"圣经""法典",而是教学所凭借的资源。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人对教材的使用感受,谈谈对这一适应新课改而诞生的实验教材的整合运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上过浙教版《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老师一定跟我有同感,那就是每课只有寥寥几行文字,怎么样才能开展2课时甚至3课时的活动呀?难道是编者没有足够充实的内容可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样的教材编写恰恰体现了课改的精神——教科书"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它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惟一,不是全部,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这就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去合理开发教材。创造  相似文献   

19.
王秀花 《现代语文》2013,(7):38-40,2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写道: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媒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认真钻研教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强调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作为教师,应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处理教材,要确定新的教材观,即教材不再是圣经,它只不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因此,合理处理教材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将合理处理教材的经验总结出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