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初,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先生应越南有关方面邀请,赴越南进行合作考察研究。在越考察期间,李绍明先生注意到了巴蜀文化与越南古代文化的关系,回国后在川做了几次学术报告,引起川内学术界很大兴趣,本文即是李绍明先生此次越南考察的一个简要札记。  相似文献   

2.
许抗生 《中国文化》2014,(2):197-198
9月9日晚上9点,恩师汤一介先生与我们永别了,我再也见不到汤老师,不能再聆听汤老师的教诲了,我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当天我是在去湖北黄梅县参加汤用彤先生纪念馆开馆庆典的火车上,听杨浩告诉我汤老师病重消息的。我本来是想参加汤老纪念馆庆典之後回北京,即去医院看望汤老师,真没有想到汤老师没有等我回北京即已仙逝。  相似文献   

3.
有位台湾作家的<人,又少了一个>,大致说的是主人公"我"曾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到"我"家讨点米,并反复向"我"申明自己不是乞丐,是个大学毕业的人,只是先生做了牢,自己一个人带四个小孩,靠给人洗衣服无法维持生活才不得不来讨点米的."我"受到感动,给了她许多米.几年后,当我再次见到她时,她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标准的乞丐,在向人熟练的乞讨.于是"我"不由得感叹:人,又少了一个.  相似文献   

4.
梁平 《滇中文化》2007,(2):29-30
我离休后感到时间宝贵,很少阅看长篇小说,尤其是现代的婚恋内容小说.然而不久前周少金先生赠给我一本他的新作长篇小说《未婚女人》,其新颖的构思、感人的故事情节,却深深的吸着了我,每晚阅读至夜半12点,有时看到非常精彩的情节,还反复细阅欣赏。我认为这部小说,是目前玉溪市本土作家,紧跟时代,反映当前城市火热的生活,难能可贵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向下超越——《反抗绝望》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晖 《中国文化》2008,(1):144-150
整整二十年前,我以此书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我至今记得由唐弢先生、杨占升先生、严家炎先生、樊骏先生、刘再复先生、何西来先生等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向我提问时的情形。答辩之后,钱理群先生代表“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向我约稿,他们那时正准备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一套学术丛书。钱先生年长我二十岁,从1983年经王得后先生介绍相识之后,他一直支持我在鲁迅研究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一卢作孚先生的事迹以及他一手创建的民生公司的成就,我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有所耳闻。当时,雅礼中学由长沙迁至湘西沅陵,我是雅礼中学初中部的学生。抗战胜利后,我转学到南京金陵中学读高中,同班同学卢国纶是卢作孚先生的三儿子,我们都是寄宿生,住在金陵中学的“口字楼”三楼,卢国纶就在我隔壁的房间里,朝夕相处,时间长达两年半,直到高中毕业。从他那里,我对卢作孚先生的持家、为人、尤其是创业精神,又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高中毕业迄今整整五十年,不久前卢国纶来京与我相晤,我们都老了。 卢作孚先生的长子卢国维的长女卢晓蓉…  相似文献   

7.
记得是1991年的初冬时节,我的同事葛晓音教授从南京开会归来,提及程千帆先生对我的研究相当欣赏。最初的反应是,先生因追念我的业师王瑶先生而“爱屋及乌”。若干年后,读张伯伟君《(程千帆友朋诗札辑存)题记》,其中有“如北京大学的葛晓音、陈平原,复旦大学的陈尚君等,都是受到千帆先生重视的青年学”,方才明白葛教授的转达明确无误。  相似文献   

8.
正马曜老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十二年了。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一点文字怀念马曜先生,只恐于自己才疏学浅,迟迟不敢下笔。最近,偶然的机会,有幸认识了马荣邦先生。马先生是马曜先生的堂侄,虽已退休多年,却老当益壮,一直忙于马氏家族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他告诉我,准备出版《纪念马曜教授逝世十二周年文集》,要我写篇文章。马先生之嘱,我欣然应允了。其实,在中学时代,我就听说马曜先生的大名了。我高中老友玉山  相似文献   

9.
郑翔 《中国文化》2008,(2):129-130
我知道国学是源于一件很意外也很特殊的与国学界的因缘。就是2003年,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夫妇骨灰安葬的事是由我完成的,这本来只是一件很平常的工作而已。陈寅恪先生生于1890年,1969年去世,可是先生去世后30多年一直没有安葬。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2010,(12):1-1
<正>亲爱的孩子:雷斯红衣主教的《回忆录》,我向你推荐过不止一次了,这可是一部杰作,文中穿插的有关政治问题的思考,常常值得你去仔细研究。我现在就从里面选两三点和你说说吧。巴黎骚乱的时候,博福特先生是雷斯红衣主教用来应付民众的工具。他喜  相似文献   

11.
正1987年到西北大学跟随先生念书,一转眼30年就过去了,我也跨过了知天命的门槛。回顾走过的人生历程,我感到在我重要的人生节点,都有先生的指点。如果没有遇到先生,我都不知道我的人生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刚到西北大学,我才22岁。20多岁是一个人人生观形成最关键的时期。我当时对"人生到底有哪些活法"、"支撑人生的支柱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诞辰100周年。作为一名后学,我多年亲聆先生教诲,受益匪浅。今值先生诞辰百年之际,特撰此小文以表示我对先生的缅怀之情。先生是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创始人,以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兼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我于19...  相似文献   

13.
“摇来摇去先生”韦理编译真没想到,我那座漂亮的挂钟会使全镇的人都嘲笑我。有一天,两个陌生人来到我的饭店。我对他们表示欢迎,并立即推荐在我这里能吃到的所有好菜。那两个人点了菜开始大吃起来,我在一边计算着他们的饭钱,数目不小。可是,他们刚刚吃饱喝足就大吵...  相似文献   

14.
柳田先生《古尊宿语录》在中国已由国家书局正式出书,这是继民国二十年圆瑛所出影印本后、六十馀年来第一次出版发行的国家级图书,是武汉大学教授萧父先生和吕有祥君点校的。六十馀年来世界多变,我们国家还经历过一场抗日战争,民国板早已不存。我曾向上海圆明讲堂询问,也在宁波阿育王寺寻觅过,均未见。《古尊宿语录》我在抗战时期就想找此书,找了半个世纪,直至此次点校本出,始得通读全书。我曾与萧父先生通信讨论这部语录的刊刻问题,有一信刊于中华书局《书品》上。后来萧先生将先生的《古尊宿语录考》日文本寄给我,拜读以后,方…  相似文献   

15.
正看得出来,坐在我对面的沃尔森先生很健谈,这让我松了一口气。我并不是新手,相反,我入行已经10多年了,但有时遇到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确实很让人头疼,这意味着你无法得到新鲜的东西,除了一些陈词滥调。这样的稿子没有人会喜欢看。沃尔森先生不仅健谈,还很风趣幽默,我在采访本上记录了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接下来,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您认为您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坚持。"沃尔森先生摊开双手,重复道,"是的,我认为是坚持。"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相信缘分。我与台湾著名学者金荣华先生,中间隔着浅浅的海峡。他在那头,我在这头。上帝安排我们成了同道。论年岁,我徒长他三岁,自然是兄长;论学问,他比我优秀得多,不能相提并论,故我一直称他为先生。我与金先生,是名副其实的亦师亦友。人的一生中,有些记忆是无法磨灭的。我与金先生初次见面的情景,时隔30年,至今还清晰地铭记在心。那是1986年夏,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先生,应中  相似文献   

17.
巴陵 《大理文化》2005,(1):17-18
我并不是要故弄玄虚地选择"灵魂"这个让人沉重的词汇来表达阅读李智红散文后的感受,但是,我确实难以找到更加合适的另一个词替代它.虽然想写一点阅读李智红先生散文感受的想法很有些时日了,却一直很难动笔.一则担心自己的水平太低,不能正确地解读他丰富的文章内涵;二则是我认为不管是深刻还是浮浅的思想,一旦说出来就变得滑稽了.是故,始终犹豫不决.今天,在很多朋友多次热情的鼓励和热切的支持下,现就李智红先生的散文,谈一点个人阅读后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18.
正人在韩国行,当然要说韩语,否则寸步难行。但韩语不灵时,只好请英语先生帮忙,也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这在刚到韩国时就体现了出来。到了水原大学后,一日,突然被告之,水原大学教务处长兼国际协力处处长朴文秀先生约我见面。说是突然,是因为这本不是日程中的安排,再说我最担心的是用什么语言交流呢?中文系罗敏球主任说全校除了中文系之外会中文的  相似文献   

19.
左了 《大理文化》2012,(5):82-86
接到电话,朋友老那在大理等我,陪我采访陈勋先生。我迅速从下关出发,前往大理这座灵山秀水之中的古城。我所乘坐的4路公共汽车平稳地行驶在迷人的田园风光里,阳光穿过苍山上灰色的云团,暖暖地洒向风光旖旎的大理坝子。一阳指,六脉神剑,雄踞西南的点苍山,风情万种的段王爷……金庸给了世界一个个精彩的武侠美梦,而大理就宛如盛开在这梦境之中的山茶花一般。  相似文献   

20.
古镇州城     
张旗 《大理文化》2014,(10):72-75
钟鼓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州城的标志性建筑。 在宾川县文管所所长张明先生的摄影作品中,我一眼就认出了它。张所长告诉我。这帧照片是他站在州城南门街临街一民宅的屋顶上拍摄的。我在照片上辨认出它的方位,这让我激动不已。钟鼓楼(原名宾兴楼)建成二十年后,我就是出生在照片左下角这间屋子后面一老屋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