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比起时尚文化的煽情和火暴,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淡得不能再淡的文字作品,可它却一下子切中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其间不知多少次,我不得不放下书,任泪水在脸上流淌。已经很久没有体验到这种来自阅读的感动了!面对这样一本书,我感觉自己已不是在欣赏美文,也不是在寻找思想,而  相似文献   

2.
当幸福已成往事的时候,是哭。是闹,还是像杨绛女士一样,从容淡定地面对?  相似文献   

3.
杨绛先生的长篇散文《我们仨》以一贯朴素自然、清丽风趣的语言风格,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学者家庭相知相守近六十年的生活图景,优雅练达的散文笔调娓娓诉说着人世间最平常也最悠长的悲欢离合、甘苦滋味,展示了一个蕙质兰心的知识分子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感悟与释读。  相似文献   

4.
杨绛女士的新作《我们仨》记录了她和钱钟书以及女儿钱瑗的人生历程,充满了家庭的温情和做人的智慧,反映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独特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
杨绛女士的新作<我们仨>,记录了她和钱钟书以及女儿钱瑗的人生历程.杨绛所记叙的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中平凡的生活琐事,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平凡的人生追求、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我们仨>在艺术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从结构上看,作品三个部分既互相独立,又有机统一;从三个部分的关系看,虚实相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品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整个作品含义丰富、蕴藉多端.  相似文献   

6.
杨绛先生的长篇散文《我们仨》自始至终彰显着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挚爱亲情的浓墨抒发;二是爱国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宁和凸现。这三个方面浑融一体、交相辉映地诠释了杨绛一家在梦魇和苦难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7.
《我与地坛》的第二节写的是母爱这样一个永久性的话题。读完这部分文字,让人感到有一种压抑不住的伤感袅袅升起,弥漫成盈目的莹莹泪光。这一节文字,极尽笔墨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8.
高原 《新读写》2008,(5):34-34
乍看《我们仨》这名字觉得很平常。的确,比起那些文采斐然的书名,“我们仨”实在是很不起眼的。寒假的日子有些乏味,在茶余饭后偶尔翻阅了这本书,一下子被打动了,看完一遍,仍觉意犹未尽。几遍下来,更感其闲话家常中的浓厚情谊,怎么读都不过瘾。  相似文献   

9.
杨绛是位非常知性的人。读她的文章,词句并不华丽,只是娓娓道来,让你感觉心中安然。《我们仨》里没有悲伤,只有她穿梭在时间的边缘,游走在现实和梦境之间,和自己的丈夫、女儿对话。他们是恩爱的一家人,家徒四壁,唯有书与书柜环绕。他们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略有文化常识的人大抵都知道钱钟书这个人,他的《围城》让我们对婚姻有了一个全新视角的理解,也让我们对他渊博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早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钱钟书桀骜不  相似文献   

10.
杨绛女士的新作《我们仨》,记录了她和钱钟书以及女儿钱瑗的人生历程。杨绛所记叙的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中平凡的生活琐事,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平凡的人生追求、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我们仨》在艺术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从结构上看,作品三个部分既互相独立,又有机统一;从三个部分的关系看,虚实相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品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整个作品含义丰富、蕴藉多端。  相似文献   

11.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力避一般的传记范式,依然采用她一贯的立足平凡人生、顺应天性自然的写作姿态,用适情任性而又优雅练达的散文笔调,娓娓诉说人生中最平常也最悠长的亲情体验和甘苦滋味,从中却展示出丰富深刻的人生大境界,传递给读者睿智丰厚的思想与情感。这部朴素真挚的作品体现了传记文学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2.
散文的创作与发展无法离开对美的追求,身为当代散文大家,杨绛先生以其独有的笔法营造出散文的美,本文以其近年出版的长篇回忆性散文《我们仨》为依托,从美学角度来评析其散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生沧桑,世事变幻,人从第一次疾声高哭起.就要经历这世间情感的种种。这些至真至纯的情感会让我们一次次地成长、成熟。当我们直面痛苦时,才觉得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4.
日子突然变得琐碎、繁杂、忙碌起来。生活像一面魔镜.在我还未来得及应对它的时候.它便把它最实质、最本真、也最枯燥乏味的一面突然呈现在了我的面前。特别是结了婚,组建家庭,有孩子之后,每天要做的事情.似乎一下子就增加了许多。  相似文献   

15.
这学期,刘老师推荐了一本好书——《青铜葵花》,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完,并写出感想。往年都是孩子他爸完成的,可这一次孩子非要让我读,说这是曹文轩写的,里面的文字实在是太美了。我想,连孩子都感受了书中的美,究竟美到什么程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青铜葵花》。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不过是一本少儿读物,没有多大可读性,顺手翻翻,却越看越有味,  相似文献   

16.
人物简介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原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5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起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世界》2008,(4):54-55
恋爱有多样的形势,也有多样的滋味。初恋的酸甜、热恋的沉醉、生死恋的苦涩,一切都只有恋爱 ing 的人才能体会。在这个情人节到来之际,让所有等待的、进行的、回忆的,渴望恋爱的人们都能拥有最幸福的心情。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了杨绛对《斐多》的翻译和对《我们仨》的创作之间的关系,指出《我们仨》的思想内容体现了杨绛对《斐多》思想的认知。杨绛通过翻译及创作,对灵魂不灭、灵魂归宿及灵魂的归途进行了一次智性的探索,并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9.
《羚羊木雕》所讲述的家庭故事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因此,阅读这篇课文时,如果能从生活实际入手,给孩子一个实在的答案,那会给孩子的为人处世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帮助,也会有助于孩子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漫谈幸福     
前不久,看到暑假在家的儿子伏案苦思冥想地写一篇题为《体味幸福》的家庭作业,在感谢老师用心良苦之际,顺便也生出几许感慨来。"熙熙人群皆为利来,攘攘人群皆为利往"。对于幸福的理解,对人生志趣不同的人,是不相为谋的。看重名、利、情、权之人或许会认为金钱至上,觉得钱赚得多便是一种幸福,因为有了票子,便可以买房购车甚至是换女人,况且钱赚多了,还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比如结交更有用的人、进入更高层次的社交圈……然而如此一来,其自身所需要摆的"谱"恐怕也越来越大,"行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