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探索与发现”,既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精神,也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展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教学中,应从挖掘和把握本单元文章科学与人文有机统一的这个特点出发,既关注各篇文章的共同点,也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别,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语文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依据】《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的第2篇课文。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知识性读物,属于“探索与创新”人文主题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应对超文本阅读方式给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转变思维模式,增强创新精神;加强信息整合,培育理性精神;发展阅读潜能,增强“对话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4.
<正>【学习任务】四下第二单元人文主题是“自然科技”,单元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教学这一单元时,依托学校召开的“奇思妙想”科技节活动真实情境,确定单元学习主题为“奇思妙想创意多,解说分享探奥秘”,并结合学生生活提出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自己设计一样创意物品(可以图文结合,也可以用文字写,也可以制作实物),在科技节上作介绍。按照教材编排意图,本单元可以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版课标倡导“思辨性”阅读,就是要提高阅读与表达教学的思维含量与理性精神,助推阅读与表达教学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应精读课程标准,明确“思辨”要义;梳理统编教材,明辨“思辨”文本;深研教学策略,明晰“思辨”教法;科学实效地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任务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谓人文精神?学校教育如何培育人文素质?如何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融?几年来,上海市七宝中学以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拓展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教育理念,并从学校德育、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改革等多方面构筑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实践体系。 在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以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愈益受人瞩目之际推荐此文,是希望引发对这一问题更为深入的理性思考和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7.
“索卡尔事件”折射出西方科学与人文分隔的现实,科学技术本身无法保证自己的健康发展,它必须接受人文主义的理性批判,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辩证统一是实现我国科学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科学发展之路探讨的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8.
<正>《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收录于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一篇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自传性科普文章。“单元导语”要求“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但相对于《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国建筑的特征》等组元文章,加来道雄的书写无疑有超越文类特征的文体独特。  相似文献   

9.
<正>统编版语文五年级“写人”习作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高度契合,阅读与写作的目标一致指向“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笔者以本单元为例,聚焦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等学习任务群五大要素的设计,谈一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建构的“五维导向”。  相似文献   

10.
范金胜 《教育文汇》2023,(11):38-40+48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对标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比较阅读和可视化阅读等策略,有效落实课程目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单元教学设想】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求知。大多数课文是阐述求知问题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讲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问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的是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实验精神问题;《短文两篇》谈的是读书问题。学习这个单元,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积累进行阅读;注重整体阅读,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论证方法,梳理文章的思路;注重读写结合;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相似文献   

12.
<正>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与自然”,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单元选文是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类情感的散文,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三年级学生学习散文往往关注事物之美而忽略语言之美,以“生动的语言”作为学习主题,旨在锤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敏感力,学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美好的事物。  相似文献   

13.
龙柳萍 《广西教育》2012,(27):32-33
应对超文本阅读方式给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转变思维模式,增强创新精神;加强信息整合,培育理性精神;发展阅读潜能,增强“对话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4.
黄皓 《物理教师》2014,(10):23-25
本文介绍了从名师们的示范课中总结出的一堂物理好课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特点,即“润物无声”的科学方法和“智慧理性”的人文关怀.强调物理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出一堂物理好课是理性的科学方法和感性的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并让学生感悟到学习物理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指向“思维能力”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质疑探究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统整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多样活动,关注学习成果,去训练、提高、评价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itia,原意为知识、学问。广义的科学就是以理性的手段对确定的对象进行客观、准确认识及其成果。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包括: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对知识的渴求,对可操作程序的执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共进的协作精神”。科学精神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实质,科学精神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单元目标概说】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题材的五篇科学文艺作品,体裁和表现手法多元化,凸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纵情疾呼与深沉忧思。教学时,教师的“导”应重在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培养其人文关怀精神。懂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恒久和谐关系的重要。学生的“学”:可走进社会调查;可搜集资料办宣传刊;可为当地环保出点子。【单篇教学方案】《敬畏自然》教学新点子方案一理读式课堂教学教学步骤:1.理解性阅读全文,发现作者的论述思路。①线式梳理:先提出话题,“人类宣称要征服自然”。接着用层递的议论方式,从“智慧”和“生命”的角度论述出观点。…  相似文献   

18.
侯金河 《天津教育》2024,(8):119-121
<正>小学语文教育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彰显了人文价值。在语文教学中设置学习任务群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属于发展型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属于拓展型任务群,这两个任务群都是以阅读为基础,以写作为目的,都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将这两个学习任务群相互融合能够驱动阅读、促进表达。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探究小学语文双任务群教学实践策略,如借助助学系统创设任务情境,紧扣单元主题设置学习任务,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落实语文要素;探究单元结构,凸显人文主题,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创意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一个优秀的阅读者不仅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而且还能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根据阅读任务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进行理解性重构。策略单元是学习阅读策略的重要依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巧用助学系统”“立足单元整体”“探索形成性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20.
朱笑爽 《高教论坛》2023,(6):100-105
为探讨“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以全国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727名研究生作为调研对象,从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人文精神等四个维度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状况整体积极向好,群体差异显著,呈现出整体与差异并存、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坚守与屈从博弈等特征。全面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需深入落实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以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培育为抓手的激励机制;实施以提升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奉献精神为目标的科学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