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要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既需要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也需要领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系统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把握政治方向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落实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系统性思维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法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2.
一体化视域下,对初高中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科目标予以系统化制订、阶段性实施、阶梯式提升,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在不同学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推动相邻学段在系统规划下互联互通、协同聚力,能够有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在初高中思政课学科目标衔接中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螺旋上升的必然要求。树立观念、明确方向与目标、厘清问题、探寻路径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螺旋上升的实践进路。首先,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树立整体性育人观,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视为由学校文化、学生主观能动性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等元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其次,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要求,确立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方向,以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为目标;再次,以教育实践为基础,梳理阻碍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螺旋上升的堵点与短点;最后,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教师短缺、内容重复与脱节、教育主体各自为政、评价简单化等问题,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循序渐进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大中小学衔接互动机制、建立立体化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探寻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法治化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保障,是适应新时代现实国情和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发展的共同要求。从《实施纲要》到《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建制过程,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从日常教育规范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法律义务。以《爱国主义教育法》为代表的系列法律规范,为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依据、科学指导和行动标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建设,需要加强教育主体和执法主体的协同作用,同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律普及和法治实践,引导公民成为依法爱国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与应有之义。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整体视域,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出发,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层次为:小学阶段,启蒙爱国认知,培育爱国之情;中学阶段,深化情理交融,明晰爱国之理;大学阶段,稳固价值观,坚定强国之志。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着力点为:利用“课程思政”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协同效应;教材编写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连贯性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教学方法以不同学段对象的特点和教育目标为依据,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即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在法治轨道上良性运行。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是推动实现国家层面价值整合的应然要求,是普遍焕发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当然举措,是有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所要解决的核心议题是:以法治方式确认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位,明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遵循,规范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责任,健全爱国主义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要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的实践成效,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治观念的宣传普及,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各基本环节的有机贯通,健全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运行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是诸多能力的综合和最高发展形式,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本文从光机电一体化设计实践课出发,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利用团队协作和群体智慧优势的能力,培养利用多学科知识和新技术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载体。各学段思政课应形成育人合力,构建衔接紧密、梯度进阶、螺旋上升的育人共同体,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此,在推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育主题深化、教学目标进阶、教学内容衔接和教师队伍联动四个关键性问题,落实协同一体化教学,打造学段共连、内容共生、资源共享、新人共育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新样态,协同接力带领学生欣赏思政课的沿途风景,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与立德树人效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石嘴山市思政课教育教学现状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从分隔走向协同,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从知识走向教学,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一体化;从单一走向多元,推进思政课集体备课一体化;从自主走向共享,推进思政课资源建设一体化的思考,为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效衔接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从思政课一体化到思政教育一体化,学科德育的开展有了新的要求。开展学科德育相关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也是整体推进思政课程育人效果的必要方式。同时,学科德育还在落实课程标准新理念要求、实现学生全面成长和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学科德育,必须在根本方向、落实方式、落实手段和评价方式上,采取针对性策略,以促进学科德育的高效实现。  相似文献   

12.
13.
深化职业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其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推进文化育人、多维彰显类型属性特征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现实基础。在实践过程中,职业院校应当把握理性认知、情感交融、行为规范三个方向:抓好思政教学,有机融入课程;校园文化浸润,培养感性思维;立足实践感悟,守牢爱国底线。在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要注重组织保障、法治文化建设、实践活动、资源建设,保障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思政课应在探究性学习要求下讲好爱国主义。从这一阶段上看,探究性学习是立足于细节之上的整体性构建以及在综合融通基础上知、情、意、行的立体推进。基于这一界定,可将研究生思政课探究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略简括如下:以问题为导向,厚植爱国思想意识;以历史为线索,揭示爱国内在逻辑;以人民为依归,坚定爱国主义立场;以方法为武器,拓展爱国主义情怀;以现实为标靶,锤炼爱国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5.
在大中小学各个阶段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保障。通过梧州学院国旗护卫队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的研究,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的优势,有效推进构建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育人体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环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明确其内在逻辑支撑和价值基础,探索形成一体化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陈融 《中国德育》2023,(22):5-12
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法治保障。制定爱国主义教育专门法有助于新时代爱国主义价值观建设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开展,并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制度依据的科学品质。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制度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在制度上设计上具有教育主体全民性、教育内容丰富性、教育方式多样性以及责任法定性的特点,必须通过及时宣传、有效实施才能保障立法预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科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而且强调真实的社会性。唯有如此,才能让课堂真正焕发光彩,实现育人方式根本性变革。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要以实践为抓手,通过引发情感共鸣达成情感内化,通过澄清价值认知实现明理增信,通过体验式实践促进知行合一,构建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真正行动的新型学习中心课堂,实现学科育人方式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9.
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实践教学还存在认识模糊、重视不够、契合度不高、衔接不畅、定位不准等问题,必须通过树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提高不同群体的重视程度、创设与教学内容一致的实践主题、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明确实践教学总目标和不同学段培养目标,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需要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鲜明主题、本质要求、底线意识和思维格局等思想理论问题。思政课教师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要自觉担当责任,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意识、将家国情怀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内容、为其他课程提供思想理论支持、排除错误思潮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