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红字》代表了霍桑的最高文学成就,在美国文学领域引起了长达世纪之久的关注和讨论。本文以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为出发点,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了小说《红字》,由此批判了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的逻辑,其目的是呼吁人类应建立一个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分析城乡统筹发展时代背景下文化生态型乡村重构的问题所在,指出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碰撞是文化生态型乡村发展的外在驱动力,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链接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认为文化生态型乡村因势利导顺应外在发展的动力,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进行乡村空间的特殊重构:表象物质景观保持原有风貌,与自然和民俗浑然一体;内涵物质空间以提升功能为主,适合现代城市居民旅游的需求;并以乡村旅游项目策划为切入点,凸现乡村性,规划建构乡村意象空间。  相似文献   

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精神生产”的科学内涵、发展形态以及社会功能的解读,构成了“精神生产”的理论意涵。从认知结构来看,“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直接前提,“现实的人”是“精神生产”的主体力量,“异化劳动”“精神贫困”是“精神生产”的现实羁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精神生产”的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思想从实现“物质富裕”、培育文化自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缩小文化的“空间差距”等方面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着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恽是元初的重要文臣,创作有大量的灾害诗文。在“备见一代之史”的观念下,王恽所作的《中堂事记》《乌台笔补》《玉堂嘉话》保存了元初自然灾害发生及政府救灾的珍贵史料。王恽主张作文要“以自得有用为主”,是对当时北方所形成的实学思潮的鲜明体现,这一理念对之后元代文学文风的形成与推动产生重要影响。金元易代,元初北方的社会思想文化发生改变,以王恽为代表的北方文人在元初华夷观念影响下,所作的灾害诗文能够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向蒙古统治者积极推行汉法,进而表现出对蒙元政权的认同以及鲜明的用世精神,体现出一代文人对实用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一 鲁迅开始文学活动的时候十分倾心于浪漫主义。1903年第一次用铅字排印正式发表的《斯巴达之魂>,虽属译作,其间多有创作成分,作品中反侵略、反压迫的爱国激情奔突汹涌,为留学生们公认的妙作,传诵一时。这篇作品无疑是浪漫主义之作。写于同年的《自题小像》古体诗,那“我以我血荐轩辕”豪情的抒发,也应归于浪漫主义作品之列。1907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介绍的全是欧洲最具反抗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诗人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经过  相似文献   

6.
“香港文学新天后”这一称呼稍显俗气,但也表明了韩丽珠作为香港重要新生代作家的身份。与坚持空间叙事试验的前辈一样,在韩的小说中,我们常常看到“长了四十六颗门牙的女子与母亲——‘家’的想象——九七后香港记忆”这类如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重叠的空间书写。值得说明的是,当下空间的概念大多并不限于马克思所说的地理意涵,在丰富的空间内涵中本文将借鉴“空间乃是一种秩序”[1]这一概念。并对前人的空间理论加以融合,从社会空间、文化空间两方面对韩丽珠的作品《缝身》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的“敬天保民”思想和忧国忧民的王道情怀对中国封建社会王道文学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定位性的影响,而《诗经》民歌所突显的现实主义也成为后世民间文学顽强生存与 发展的源泉。《诗经》民本思想以及《诗》学传统所演化的民本思想,不仅对我国两千余年的文化观念、文学创作产生了定位性的影响,而且对当代文学的创作与繁荣也有其极大的启示意义,即文学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8.
论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是2 0世纪中国文化裂变的阵痛中心,也是2 0世纪汉语文学最重要的话语资源,因此乡村小说便成为2 0世纪汉语文学中成就最高的领域。站在今天的认识高度,从作家的主体立场、审美视角、叙事策略,及其在现代性建构中的意义等角度进行考察,2 0世纪乡村小说呈现出三种基本传统:从鲁迅到韩少功是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判形成的启蒙传统;从废名、沈从文、孙犁到汪曾祺、贾平凹是以知识分子立场、人性审美形成的诗化传统;从赵树理、柳青到高晓声、路遥是以农民立场、现实视角形成的“史诗”传统。这三种传统,在90年代出现的乡村小说《白鹿原》中实现了全面整合与超越。《白鹿原》由此获得了将中国乡村小说推向成熟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作为文化圆周上的一个扇面,它的深处潜埋着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十”字既是基督教神学信仰的象征,又是《圣经》文化的深层结构代码:它具有超时空、跨文化的语用特征,体现了基督教《圣经》最基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具有生成基督教神学体系的文化功能。“十”字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精神见之于现象的自然历史说、社会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论,包含着对立统一的思维构成原则,蕴涵着人类在时空两个维度上欲求超越自我的双重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文学的崛起,是中外“文化地壳”冲撞运动的人文胜景之一。与之相应,挺立在中外“文化地壳”结合部的文学巨人,作为这胜景的杰出创造者,自然也不会滑过乐于“探胜”的有心人的注意。而要想深入、全面地观照、研究这种文学胜景与文学巨人,则必须具有一种跨文化的眼光或“世界文学”的观念。《郭沫若与中外作家比较论》(傅正乾著,陕西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下略为《比较论》)的著者,显然对此有着非常明晰的意识。在其灵动而情挚的《后记》中,著者郑重地指出了这一点:“把郭沫若置于波澜壮阔的世界文学的历史舞台上,同那些曾经给他以深刻影响的世界著名作家加以纵横的比较研究,则是十分必要的。”并表明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正是基于这样的识见,著者才会矢志努力,在一种带有广义性的比较文学范畴中,辛勤笔耕,为拓展郭沫若研究的视野,推进郭沫若研究的深入,作出自己新的贡献。可以说,这种视野开阔、立意高标的学术追  相似文献   

11.
《鲁颂·閟宫》是鲁僖公时祭祀周公、称扬周公的颂歌,诗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精神和政治文化精神。此诗详细描绘了鲁国所举行的郊礼、祭祀周公的禘礼,体现了浓郁的礼乐文化精神。诗歌回顾了周部族的兴起、周朝的建立、鲁国历史、周公功绩,并予以深情赞颂和高度评价,展现了鲁国对周部族统治根深蒂固的认知观念、认同情感,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文化精神。在文学价值上,此诗对“颂”体有所突破,对“赋”体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形期的重要标志,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然而,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产籍制度,城市文化派生出来的对乡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排斥而产生的人的等级观念的歧视使得农民工的身份无法被城市社会所认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比较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南省七个城市的农民工体育参与现状进行了研究.探讨农...  相似文献   

13.
西部散文精神内核的审美传达,主要通过"异域想象"的文学途径来实现,而甘建华新近出版的西部散文集《冷湖那个地方》摒弃了这种异域想象,善于从西部自然、社会、人生的原生态中表现西部实有的地理景观,并提取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真人真事,对西部进行还原式的原貌书写。新闻记者与作家的双重身份使他把新闻散文化的叙述拓展转换为散文新闻化的叙述,并把西部之西的地理辞典和柴达木的文苑逸事融汇在模块式的散文结构中,书写着柴达木独有的石油文化和崇高的石油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以精研《易》象、寻绎《易》理为治《易》之显著特色,创立了颇具影响力的“周易尚氏学”,成为20世纪重要的《易》学研究成果之一。尚秉和先生的钩沉索隐,揽精发微的治《易》之学思进路,使众多失传之的《易》象以确凿证据重新彰显。这种研《易》之方法和观念对后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春秋、战国之际的“礼坏乐崩”到两汉大一统盛世,中国经过了一个由周小一统中国之分裂而进至于汉大一统中国之建立的历史进程。与此相对应,先秦两汉士人也经历了一个由“闵周”、“从周”以至于“崇汉”的精神进程。作为民族的心灵历史、精神历史,中国文学从《诗经》到汉大赋,正以文学的形式对先秦两汉士人由悲悼、向往小一统中国之过去到拥戴大一统中国之现实这一精神进程做出了历时态的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16.
藏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奇特内容带给广大读者全新的文化感受。汉族作家写的藏地小说是藏族文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文章以杨志军的新小说《西藏的战争》为探讨模本,从藏地小说的人物形象、虚实、时空观念、叙述角度以及精神文化层面,分析藏地小说的独特美学价值,揭示汉族作家对藏地文化的向往和推崇,为我们展现了藏族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宫崎骏在经典之作《风之谷》中使用人类共同的自然命题来表达“理想之欧洲”和“古老之日本”,用“和魂洋才”的叙事手法将“五行”的哲学观照与环保的时代命题融会贯通于动人的童话故事中,在文化符号喧闹的银幕上映射出一道“东西合璧”的影像景观,在提升动漫文化进军国际市场的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曹植的《洛神赋》是中国文学史上震古烁今的赋作名篇,空间叙事是《洛神赋》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空间为故事发生不断建构坐标并表征时空变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精神空间以华美的想象和雅怨兼具的情感为中心,增强美感的同时拉近读者距离;文化空间内含多元文化,成就了多重的主旨诠释,耐人寻味。以空间视角观照《洛神赋》既丰富空间理论在赋中的实践运用,又为解读《洛神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静 《职大学报》2006,(1):140-141
《大学语文》教学是对具有典范性的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的精品进行阅读、分析、鉴赏。《大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是“激趣、养习”;重点是“思维、表达”;目的是“感悟、人文”,深化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20.
武术习得讲求“意会”,是无法言明的体认领悟之道。在“深入阐发文化精髓”的新时代理念下,如何解读中国传统话语的价值意涵,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传播理解,是摆在眼前的重要问题。运用文献资料和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解释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研究武术意会的文化阐释问题。考察武术意会的文化基因传统、探求武术意会的内容解释维度、呈现武术意会的现象存在原因。研究认为:血缘文化的思维结构决定了意会的认识背景、宗族伦理的制度架构强化了意会的发展路径、宗教哲学的悟道观念影响了意会话语的思想内容;肉身性的筋肉技巧、心理化的意识投射、语言解释的表达局限、词语使用的意义抽象、美学体验的艺术特征、人生诉求的价值导向,构成了武术意会的解释向度;中西差异化思维的不同取向、文化无意识的隐蔽构建、古今话语体系对身体认知的文化理解,为武术意会的解释,建立了一条东方身体的意会文化形塑、传统技艺的缄默文化关联、武术身体的默会认识形成的现代阐释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