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用者在平台上面临着更大的个人隐私泄露风险。与其他互联网平台相比,社交媒体平台越来越多地将隐私保护的责任和权利让渡给使用者,自我消除作为信息分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协商成为最常见的主动隐私保护策略。但在平台与自我的双重规训下,自我消除功能的设置作为社交媒体平台技术框架内大众传播向人际私密传播妥协的隐私保护产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由社交媒体平台系统性结构和功能变化所带来的隐私风险问题。因此,隐私风险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交媒体平台与使用者的共同努力,以形成多维度个性化的隐私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边界区隔是传统媒体时代公民隐私得到相对有效保护的关键前提,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措施也主要根据这个前提展开。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曾经界限清晰的公私边界因个人言行被数字化(数字人出现)和数据的流动而持续消融,这也导致了现代公民的隐私陷于无处安放的窘境。传统的基于公私边界区隔的隐私保护理念和方案已经无法真正有效发挥作用。数字化社会公民隐私面临困境是由传播技术的变革导致的,具体可从重新认识数字化社会公私边界区隔的变化、良好科技伦理的严格遵守及隐私保护中知情同意原则的科学制定和执行三个主要层面寻找新的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3.
黄静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1):155-158
针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位置信息时存在可信社交关系和不可信陌生人的攻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社交关系的位置隐私保护模型。该模型通过对社交关系进行分类和对位置隐私进行分级,让不同级别的用户看到不同精度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对位置的隐私保护。其中,对社交关系的分类包括对用户的好友类别按亲密度分级和对陌生人类别按信任模型计算值分级。相较于L intimacy模型,该模型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和隐私泄漏率,且能有效保护用户位置隐私。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教育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全美对教育数据安全治理与隐私保护的重视。尤其自2011年以来,美国联邦教育部全面实施的"教育隐私计划",健全与完善了政府对教育数据隐私安全的防治。"教育隐私计划"的实施首先体现在立法政策层面,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发布了《隐私权法》《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权法》《学生权利保护法》等,完善了教育隐私保护的法律规制体系,推动了美国联邦教育数据安全防治政策的实施。其次在教育隐私保护的技术层面,美国联邦隐私技术援助中心的技术援助服务日趋完备,持续提供教育数据安全防治的技术指导资源、技术培训服务等。最后在教育隐私保护评估机制层面,教育数据隐私影响评估的全面开展,有助于维护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数据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空间中青少年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然成为社会“痛点”,亟待解决。提升对于隐私保护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是青少年网络素养培养、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个人层面,青少年要自主提高网络隐私保护意识和能力;家庭层面,家长要建立“关注”“沟通”“支持”的良好氛围;学校层面,要拓展网络素养类课程范畴、关注负面隐私事件援助引导,共筑青少年网络隐私安全防护林。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交网络图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的特性,为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动态隐私保护方法.针对现有动态社交网络中数据发布隐私保护方法中存在的攻击者背景知识单一、对图结构动态变化适应性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个性化数据图发布隐私保护技术.该方法考虑了图结构信息和对于时空信息的隐私保护.根据用户关联社交关系计算出可信度,基于用户的可信度对用户...  相似文献   

7.
针对社交网隐私安全问题,利用基于Agent的Pareto遗传算法构建社交网络隐私自动协商模型,实现隐私策略结果的多样性。实验表明,该模型根据用户隐私偏好和社交网隐私策略的不同协商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实现了协商结果的多样性;该模型随着协商次数的增加,协商时间增加很小,在时间上具有可行性。各Agent获得的效用总值达到Pareto最优解,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中人的隐私安全保护逐步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关注的焦点。网络隐私安全是国民安全与信息安全在网络空间中的交叉合集,隐私安全的保护是对互联网公共性这一乌托邦的消解。总体来看,网络隐私安全体系就是通过观念意识、技术工具和制度措施来实现公民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由活动以及个人私密的数据信息不受外部威胁和内部侵害的稳定状态。从某种意义而言,网络空间是一个公共性与反公共性同时存在的场域。大数据技术治理驱动下的个体隐私保护旨在建立大数据技术与个体隐私保护之间的联系,通过大数据实现“技术治理”到“技术赋能”的转变。因此,要加强网络隐私安全观念的培养,提升网络隐私安全技术水平,对网络隐私安全进行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刘盼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156-160
无线定位技术的进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基于位置服务的广泛应用,但其不可避免地造成用户位置隐私泄露,可能危害人身安全。现有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只能做到特定情境下的位置隐私保护,但易受连续查询攻击。提出利用隐私需求度量P和服务质量度量Q构建目标函数,在均衡位置服务与隐私保护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高用户请求位置的随机性,从而防止连续查询攻击。实验通过递归计算位置K匿名区域的4个子匿名区域的目标函数值,获得最大值的区域即为用户服务请求的最终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防止连续查询中的边界信息攻击,保护用户隐私,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学生数据是教育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教育决策、改进课堂管理、推送个性化路径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侵害学生数据隐私的问题,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急需政府从立法层面加强保护。在此领域,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数十年的经验,法律和制度都较为健全。针对美国和欧盟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立法和实践情况的分析发现,欧美已经建立了相对全面的学生数据隐私保护法律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隐私保护框架原则,其强调行业自律、全民参与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法律仍旧滞后于实践的需要,数据所有权不明确、处理过程不规范,学生、监护人及其他相关方的数据隐私保护意识薄弱,隐私保护和开放教育数据、学习分析之间存在矛盾等。我国尚处于数据隐私保护的起步阶段,应在汲取欧美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加快立法,尽快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营造隐私保护的社会大环境,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功能的完善,搜集、整理、分析和传播网络个人隐私变得非常容易。本文从现有的技术层面提出了保护网络隐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使用在线平台时会留下隐私信息,是否应当收集消费者隐私并从中获利成为平台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政府对隐私泄露施加惩罚的情况下在线平台的最优隐私收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不存在隐私泄露风险,在线平台总是选择收集消费者隐私,且“隐私占比”随着单位隐私价值递增,随着消费者隐私敏感度递减;相反,如果因为发生隐私泄露而遭受惩罚,则仅当惩罚力度较小时平台才有收集消费者隐私的动机。福利分析表明,当隐私泄露的惩罚相对较小时,收集消费者隐私是帕累托改进的。研究结果对于在线平台的隐私收集策略选择和利润来源的聚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也为相关部门制定隐私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读者隐私数据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界定,并展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过程;研究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有关读者隐私侵犯的风险。最后,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基于制度建设与技术保障的隐私保护策略,并给出了基于技术层面的读者隐私保护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电子商务与隐私权的相关含义、特点、模式等,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隐私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政府、企业、个人及法律层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2019,(6):12-18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为教育变革提供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对学生数据隐私保护产生了新的威胁。文章从学生数据隐私的理解和相关研究入手,对学生隐私保护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学生数据隐私面临着智能技术与数据分析僭越隐私边界、互联网平台垄断风险骤增、传统"知情同意"数据保护架构不再适应等困境。随后,文章总结欧美国家的应对策略,具体包括设计隐私权及限制识别技术嵌入教育智能设备开发、社会组织协同设置教育行业自律条例、学生隐私制度建构辅以机构设立等。最后,文章提出学生数据隐私保护措施。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理清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的潜在风险,并为我国建立系统可操作的学生隐私保护规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身体隐私自我保护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采用问卷与访谈对辽宁省沈阳市242名幼儿园教师与228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发现目前教师在教育态度与目标的树立上较为良好,但仍需提高;家长对隐私教育的认识不足;教师与家长实施隐私教育时仍有顾虑。建议重塑幼儿身体隐私自我保护的教育环境;开展幼儿身体隐私自我保护的教育活动;加强幼儿身体隐私自我保护教育的家园沟通。  相似文献   

17.
基因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隐私到了基因的层面。当前我国人类基因资源大量流失,基因隐私保护迫在眉睫,因此,我国民事法律应该明确基因信息属于隐私,并对基因隐私权进行严格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佩戴智能手表的现象越多越多,而智能手表也引发了课堂困境、学生交往困境、学生身份认同困境等诸多隐私伦理困境,建议通过对不同年龄学生使用手表加以区分、禁止部分功能在校内使用、对不同区域的智能手表功能作出限制、基于学生个体构建家校信任网络等方法,破解学生智能手表引发的校园隐私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便利,"云"储存可以让人"足不出户、洞察天下"。但不容忽视的是,大数据体系在吸纳数据时,并不将个体是否愿意共享信息的意愿考虑在内,必然带来了隐私非隐的问题。要解决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对他人人格尊重的缺乏,对社会现行价值观的冲击,对构建现代文明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等伦理困惑,仅靠法律、技术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从隐私伦理道德观的形成、行业自律制度的建立、全民数据素养教育的加强等方面展开一系列隐私伦理建设,使人们能虑及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生存价值,更智慧地迎接一个安全、高效、文明、发达的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2019,(5):99-105
如何降低学习隐私的泄露风险,是在线学习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揭露了基于学习资源学习热度的推荐系统的形成与隐私泄露风险问题;针对此问题,文章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理论,提出了差分隐私保护的学习资源学习热度推荐方案,即对学习资源推荐值进行差分隐私保护处理后再发布结果;最后,文章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和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差分隐私保护的学习资源学习热度推荐效果。差分隐私保护的学习资源学习热度推荐的运用,既能保护学习者的学习隐私,又能保留较高的数据可用性,有利于促进在线学习的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