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重点提及“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主要包括学生道德修养、健全人格、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及政治认同等”。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核心,而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根基,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重视,从不同途径入手,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
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材内容要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逐渐强化责任意识,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文章介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从开发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途径,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法治观念,在生活中感悟道德价值,在实践中培养核心素养,在体验中提升思辨能力。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进行准确的法治指导,引导学生向远处行;创设真实的道德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向深处行;拓展多元的文化视野,引导学生向宽处行;采取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向亮处行。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薄弱,需要老师的引导并且加以培养。道德与法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是衡量学生道德素养的一大准则。如果不加以重视道德与法治的培养,就会导致中学生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甚至与社会脱节。在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书本知识与实际事例结合起来,让初中生在老师的培育下自然而然地养成道德与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的贯彻与落实,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小学阶段,不仅需要开设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能力,同时还需要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念与法治观念,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发展初期,各方面发展并不完善,教师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次研究将主要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意义,阐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6.
李枫 《天津教育》2023,(10):132-134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深刻的意义与重要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责任意识”培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以课程内容为载体、以“责任意识”培育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为路径,融合劳动教育,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的策略与手段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路径,推动教学成果与质量显著提高,让道德与法治课程顺应新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以"行"为主线,注意"导"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积极、热烈的情绪体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让道德与法治的理念在学生的心中萌芽、生长.道德与法治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导行"中激发情感,在实践中扩...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治课程责任意识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主人翁意识、担当精神、有序参与三个方面。初中段“责任意识”目标共4条,可以概括为家庭和职业责任意识教育目标、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目标、国家责任意识教育目标、生态文明责任意识教育目标。通过对比小学和初中核心素养学段表现,可以使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把握责任意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更好地提升学生责任意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家国情怀,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处理好与自我、与他人、与国家的关系,是贯穿整个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条主线。《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孝顺父母……有责任心……的品质""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由此可见,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家国情怀教育愈加凸显为道德与法治课程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承担立德树人任务的主战场,要深人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培  相似文献   

10.
责任担当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责任意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内容。责任意识是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开展承责教育对于培养初中生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时,需要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倡导“润物无声”的教育新理念,运用“领异标新”教学新方法,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让责任意识入心、担责行为入行。  相似文献   

11.
陈霞 《家长》2022,(33):40-42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教师必须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融入学科教育中,从而有效地保障在对学生进行能力提升的同时,提升综合文化素养以及情感态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和开展具有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展教学,在施教的过程中注意课程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内心的情感体验,切实地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一、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融入传统文化精髓在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必须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教育意义重大,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意义重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及针对性,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导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素养引领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方能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责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对社会、对家庭和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并由此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和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呢?一、善于引导在责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种互动、民主、平等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潜力,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在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要使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学会自省。如果不引导学生提高自省意识,遇事没有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就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言行,也就不…  相似文献   

14.
王宗国 《家长》2022,(33):43-45
<正>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要重视结合“一导两动三参与”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完善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模式的科学性及全面性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完善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一、结合教师引导作用,实现“一导”教学目标(一)利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导”教学模式的根本设计理念与发展目标在于结合情境创设等教学模式,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认为,生命活动需要更多的正面教育,即正面引导与鼓励。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性质与特点,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澄清各种错误观念,传播正能量,引领学生养成真、善、美的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绝不能简单粗暴地进行灌输与说教,而应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体验、知行合一,发现生活智慧、充盈自我生命、感悟教育本真。现以《道德与法  相似文献   

16.
李越强 《天津教育》2022,(11):28-30
<正>小学阶段对学生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小学生接受的教育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不但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能促进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的养成。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一)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目前,不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的讲授时,  相似文献   

17.
劳爱君 《天津教育》2023,(11):41-43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立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形成正确意识,逐渐成长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道德与法治属于综合课程,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贴合,教师要遵循生活性、科学性、实践性等原则,并基于教材内容开拓资源。道德与法治要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充分挖掘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让道德与法治教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归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提升品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8.
陈瑞春 《考试周刊》2023,(14):112-116
新时代下,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还要帮助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因为只有拥有丰富学识与良好责任感的学生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生刚刚接触教育时,就必须向学生传达“责任”的概念与意义,进而让学生一直走在培养自身良好责任意识的道路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创新与改革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方式方法,将学生实际生活体验作为教学基础,采取正确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文章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其科普法治知识。学校是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的主要阵地,家庭则是学生践行理论的主要场所。完美的教育是家校合作的教育,学校与家庭建立统一战线,形成合力,能让学生真正将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责任是一种担当,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是家庭和谐幸福的基础,是社会的精神风貌。不少中学生缺乏责任担当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刻不容缓。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等途径,可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