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大学学报》2020,(3):54-59
先锋作家陈希我的长篇新作《心!》借鉴《心》《竹林中》等日本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但其叙述旨趣指向全球化时代个体的身份政治与沉重的国民性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与小说观来源于对"狂欢剖析体"的继承与发展,他的复调线索服从于"狂欢剖析体"剖析主题的需要.与巴赫金对话式复调小说理论不同,昆德拉的复调小说是结构的平行对位;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戏剧性的复调小说也不一样,昆德拉的复调小说重在概念性,剖析性.  相似文献   

3.
移民作家总以双重文化视角关注自己族裔在多种文化中的生存状态及由此产生了对身份的迷惘和思考。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的《米格尔街》正是这一探索的体现。本文打破小说《米格尔》的叙述顺序对人物进行分类研究,从自我认知模糊、他者的效仿和人格扭曲、异化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展示米格尔街人自我身份缺失、迷失的过程和特征,感受这些人物的迷失自我的心酸生活。  相似文献   

4.
论《诗经》的音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的音乐性是一个早已被人们熟知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诗歌音乐性的文化溯源,当时人们的审美时尚──音乐的和谐等方面探讨《诗经》的音乐性,并从《诗经》的语言形式、章法结构,汉语自身的特点对音乐性进行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5.
《宠儿》、《丰乳肥臀》这两部经典文学著作都以塑造母性的伟大形象而备受推崇,不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度、用什么语言书写,感人至深的母爱都在这两部作品中得以最好的抒发。两位母亲通过对自己孩子的种种关爱凸显了其伟大的形象,爱儿主题贯穿了整部作品,两位母亲的女性身份也得到了颠覆。  相似文献   

6.
在后殖民主义的背景下,库切的创作与他的身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耻》这部作品也不例外地关注殖民者身份的问题,同时也书写了南非白人的尴尬境地。通过这部作品中两位主要人物身份的转变的分析,探讨了南非白人主体身份衰落的原因,以及他们对自身身份的迷惘、困惑以及如何适应这种转变以求得生存。  相似文献   

7.
典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文本精髓,其翻译不仅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且是构建本土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论语》作为系统记载孔子言行的唯一著作,集儒家思想之大成,是中国文化身份的强大支柱。译本与译者文化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层见叠出的《论语》复译本时代特色更加鲜明。一方面,价值取向、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译者文化身份定位进而影响翻译活动,《论语》译本被赋予的含义与期望同样时移事易。另一方面,《论语》外译在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通过传递文化信息、塑造孔子形象等构建中国文化身份的同时,也获得了从"他者"角度审视自身的能力。本文选取辜鸿铭、刘殿爵两个颇具影响力的《论语》译本,通过比较分析译本与译者文化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文化身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保罗·奥斯特作品《密室中的旅行》展现了主人公布兰克先生的自我迷失与身份探析之旅,主要表现在作家布兰克先生被剥夺了人身自由;其作品中的人物遭到神秘力量的变形与控制;物的标签被打乱带来语言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Blank意为"空白"、"迷茫",人如其名,在密室中的布兰克先生(Mr.Blank)只能迷失在无望的自我身份探析之旅中。  相似文献   

9.
《星期六》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第九部小说,小说出版后广受评论界的关注。小说主人公贝罗安医生一方面显示出英国人身上特有的民族优越感及自豪感,英国仍然是一个崇尚理性、井然有序、等级森严的地方;另一方面其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却充满了欧洲风味和美国气息,强烈地冲击着他的传统文化身份,使他面临着“我是谁,我该成为谁”的身份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10.
采用“音乐与身份的自我叙述”这一独特视角,结合有关身份认同的后现代理论,以及流行音乐理论,对小说的人物、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叙事方法等进行了认真分析,探讨了小说与“身份认同”的后现代理论与流行音乐,特别是爵士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爵士乐》是一部挑战美国主流文学的力作.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先生作品《祝福》中,有一个身份特殊的重要人物而她又常常被忽视——卫老婆子,但她总能在关键时刻恰到好处的出现,与鲁四老爷家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并且在祥林嫂的命运里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文章试图从多角度解析卫老婆子的身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解读并分析了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娃>其中她融合民间传说、诗意文峰以及神话元素以写实的方式表现出种族、性别、阶级的对立和冲突,使得叙述生动有致.  相似文献   

13.
程雨辰 《文教资料》2020,(9):25-26,29
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小小小小的火》,采用多重意识、多声部的写法,通过多种声音的平等对话、视角的切换与对照,描画出有关家庭成员微妙互动与情感暗流的全景图。小说中的两个家庭,构成了对立面。当两家人的生活开始交会,安稳和动荡、秩序和混乱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开始显现,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小说中的人物逐渐发现了关于生命的独特真相。本文探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建构,揭示身份建构的局限性和身份认同的困惑,以及发现自我新向度之后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纽约三部曲》是奥斯特对后现代人的身份展开的一次探寻之旅。通过戏仿传统侦探小说,奥斯特揭示了小说人物身份的迷失:他们的身份或是存在于一种虚无缥缈的自我想象,或是被延推到一堆达不到终极的文字,或是迷失于寻求他者的认同中,从而反映出后现代语境中人的身份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相似文献   

15.
广西作家凡一平的长篇小说《变性人手记》通过塑造童汉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在身份焦虑与认同之间的矛盾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物,其身份在性别和文化上都呈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小岛》是一本关于黑人文化身份建构的小说。本文试图从身份认同理论的角度切入,分析利维的小说《小岛》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冲突及文化身份认同思想,以证明利维是一位优秀的表现移民身份认同的小说家,且其作品《小岛》是一部深刻的身份认同小说。也以此来促进移民和新环境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英国移民作家维.苏.奈保尔的作品反映了后殖民社会中像他一样的边缘人和无根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寻找家园和文化身份时所处的困境,对帝国强加给殖民地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进行了成功的颠覆和解构。《米格尔大街》主要描写了处于社会边缘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在寻找文化身份及自身价值时所表现的无奈与无助,为了得到主流社会认同,他们不得不去模仿宗主国的语言﹑生活方式及习俗。本文从后殖民视角出发,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模仿理论对小说人物的文化身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艺谋的电影《影》一经上映就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影》这部电影中,讲述了一个关于权力博弈、国土争夺、生存欲望的故事,将闲适空灵的传统水墨画和欲望汹涌的权谋相结合,展现出了强大的戏剧张力,构筑了一个封闭、紧张、阴郁的艺术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张艺谋非常注重人物的内在情绪表达,并且将情绪的焦点集中于身份的焦虑上。影片中人物受自我缺失、身份取代、身份矛盾等因素影响,深陷身份焦虑的泥潭之中,都拼尽全力试图打破困局,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构建自己的身份,寻找自我。  相似文献   

19.
美国蓄奴的历史使非洲裔美国黑人对“身份”有着特殊的敏感。寻找、确认和重建“身份”成为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其中,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1940)、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1952)和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1977)是美国非裔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作品对非洲裔美国黑人在“身份”被抹杀、消解和异化之后,如何重新认识、寻找和构建的经历进行了细致描述,勾画出一幅幅陷入痛苦、彷徨、混乱以及无知的状态的黑人众生相,希望能够带领现代社会中的黑人找到一条重建“自我”的有效路径,并最终抵达永恒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瞻对》是阿来2013年的新作,这部作品虽然与阿来2009年的旧作《空山》在创作手法、创作内容、写作背景方面有明显不同,但两部作品在主题方面仍具有内在一致性:两部小说都细腻而深刻地刻画了当代川属藏民的边缘族群身份,表现了这群边缘人在与外部世界接触中无法避免的族群认同困境。面对这样的困境,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空山》选择从机村人民的日常生活琐事出发思考民族命运;而《瞻对》则以更宏大的历史眼光,从历史纵深处寻找民族命运跌宕起伏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