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扬 《新闻知识》2022,(7):26-30
近年来,建设性新闻理论的生命力在辩证中不断提升,但随着建设性新闻理论全球实践的深入,对其的评论与质疑也逐渐增多。本文分析其理论局限,总结其全球实践难题,认为在运用建设性新闻理论指导中国新闻的实践中,应该注意语境的差异、新闻把关的张力、“积极-中立”价值的把握和技术匹配等问题,以促进建设性新闻理念与中国新闻报道原则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
建设性新闻正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闻理念与实践。本文以对欧美建设性新闻及其相关理念的考察为起点,从公共服务、参与、平衡三个维度探寻其结构及变迁的传播思想基础,最后回到中国的新闻实践来梳理中国正面报道原则的发展及特征,提出建设性新闻理念贯穿于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中国建设性新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章彦 《传媒》2023,(12):61-63
在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有关国际新闻传播“本土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须跳出既有认识框架,从中国大局和世界变局层面进行再思考。本文从现有“本土化”理念和相关媒体新闻实践等角度入手,对新形势下国际新闻传播本土化研究进行理论拓展,提出媒体本土化的优化路径,阐述和分析本土化策略对扩大我国国际新闻传播影响力以及在我国战略传播体系构建过程中起到的筑基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宣传思想以及意识形态等一系列重要论述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闪耀着真理的智慧光芒,形成了体系化的理论成果,成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新成果新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出现105次,“坚持人民至上”已成为一代代共产党人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宣传思想、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其鲜明特征就是人民至上。本文旨在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人民至上”理念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时代要义及实践路径,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强化人民理念,加强正面宣传,服务人民群众,着力打造新型传播格局,增强新闻舆论引导,使其拥有更强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建设性新闻研究在世界多国蓬勃发展,然而,立足不同实践的对比研究及系统规律总结还鲜少涉及。对比中外建设性新闻实践,论文认为中国特色建设性新闻的创新风格在于:区别于商业逻辑主导下以吸引受众为目的的西方方案新闻,中国方案故事的提出需要兼顾国家逻辑与人民逻辑,实现社会协调;与西方建设性新闻主要关注经济后果框架不同,中国建设性新闻更注重政策解读与典型报道的宏大叙事格局;与关注照片等静态可视化手法的西方建设性新闻形成对比,中国建设性新闻更青睐创新技术协同传播与短视频等动态可视化方式运用;与个体取向的西方建设性新闻情感实践不同,中国建设性新闻传递出家国情怀与个人奉献的“集体大爱”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文社科情感转向理论范式以及新媒体网络运行逻辑,一种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暖”新闻理念应运而生。这一新闻传播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人学”转向和新闻“温度”与“品质”,是具有中国话语特点的建设性新闻观。宏观来看,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统领,其本身就为新闻传播工作指向了人。中观层面的新闻观应该怎样体现人?怎样为人的精神服务?这取决于新闻文本的价值观,它不同于新闻价值,它是用于判断和左右新闻价值的更为隐秘和更具决定作用的悬置的价值观在文本中的体现,这种价值观念内嵌于新闻文本中,并通过传播过程影响和建构整个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周鑫慈  范红 《出版广角》2022,(15):42-46+52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信息流动与文化交往充满不确定性。中华文化研究既是中国国际传播的底色,也为全球社会贡献了中国智慧,因此,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思考中国主体性意识建设、中华文化的现代性调适与全球性融合,以及中华文化价值对全球新秩序的贡献力与感召力等问题。对此,基于身份、媒介、情感三个维度,进一步探究中华文化在全球与本土对话下重塑身份认同的内在逻辑,万物皆媒时代中华文化进行文本改写与意义生成的媒介逻辑,以及通过共情叙事寻求人类共通价值与理解的情感逻辑,进而对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方向作出探索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强化显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又一创新性论述,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强化显政”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形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新发展.“强化显政”要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实践理念与实践策略嵌入到新闻舆论工作中.主流媒体应从传播内容、传播话语、传播方式以及传播视角上进行着力,让...  相似文献   

9.
陈钰 《新闻知识》2022,(7):35-39
建设性新闻源自欧洲和北美,之后经由学者翻译和引进,成为中国新闻界的一大议题。建设性新闻与“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报道方针,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二者在内涵层面存在相似性,都以维护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为最终目的。但是二者在生成逻辑上存在差异,这是根本性的差异。因此,不能将建设性新闻与“以正面宣传为主”简单等同,要通过对话和互动,相互借鉴和吸收,促进新闻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性新闻试图扬弃传统新闻业以冲突为框架、以负面报道为导向的新闻价值观,并发展积极正面的新闻内容和提供解决方案的操作模式。本文对比了建设性新闻和科学报道的理念、理论要素和运行模式后认为,我国传统的科学新闻实践在很多方面符合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包括摒弃冲突框架、突出积极性内容、探索解决方案、呈现面向未来的视野、促进新闻生产的包容与多元,以及为报道提供语境等。但传统科学新闻注重自上而下地向受众传递单向信息,与提倡参与式报道、强调与受众互动的建设性新闻还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访谈资料,以建设性新闻的视角分析了网红科学家的科学报道实践,发现网红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报道有助于改善传统科学新闻的单向度宣传,更加贴近民众生活,但在促进公众参与和为公众赋权方面仍有不足。基于经验研究,本文提出了按照建设性新闻的理念改进科学新闻操作方式的建议,并指出了后新闻时代科学新闻的生产方式对发展建设性新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胡钰 《青年记者》2022,(19):78-79
在中国特色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中,要坚持“立足中国土,回到马克思,把握新技术,放眼全世界”的理念,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性原理,抓住中国特色新闻实践的经验,考量全球新闻传播实践的情况,形成学理性的理论框架,既解释与指导中国新闻实践,又能为世界新闻实践提供中国理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新闻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理论建设相对滞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是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的需要,是适应新闻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革的需要,也是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需要。这一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富滋养,以国内外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成果为有益补充,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本质与作用、制度与控制、内容与导向、手段与功能、对象与需求、艺术与效果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具有鲜明特色与独特内涵,构成了逻辑严密、自成一体、开放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平 《传媒》2024,(3):97-98
<正>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需要丰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内容、创新对外传播路径。中华文学名著的国际传播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渠道,需要立足于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丰富文学名著的传播内容,构建多模态的“传播”和“接受”路径,多维度促进中华文化多层次、立体化传播,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誉满中外。《西游记》的海外传播亦成为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诸多学者从文本、译介、传播、接受、文学比较和跨文化交际等多种角度对《西游记》在英美世界的传播现状进行研究,逐步丰富了《西游记》在传播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传播问题研究,日益成为新闻学界的热点,从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的辨析到对外宣传与传播规律的探讨,借助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如必须“树立全球传播的新观念”、“新闻传媒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建设高质量的对外传播体系”等观点,对于推动中国对外传播的实践都提供了理论的支持。但是.对于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发展却少有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艾涓 《今传媒》2016,(9):1-3
编者按: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互联网传播环境为传统行业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对其提出更高要求。新媒体传播技术日臻成熟,大数据、云计算、“双微”等成为网络传播环境下衍生的新名词,传统新闻教育事业也在新媒介环境下得到快速发展,但新闻传播教育同时也面临着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转变,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韩教授在多年的新闻教育事业中,对高校人才培养有自己独特的理念。面对当前媒体格局的变化,韩教授提出要将传播技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将相应的学科知识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学科基础课是当务之急的主张。让我们一起走近韩院长,感受他在新的传播格局下对新闻教育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变革和利益格局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不断显现。主流媒体必须科学把握舆论场的新变化,发挥媒体在畅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等方面的作用。云浮融媒(集团)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整合资源开办融媒监督栏目《云浮市民生热线》,着眼有效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通过新闻舆论服务公共领域,以战促建加快媒体融合。本文以《云浮市民生热线》栏目为研究样本,尝试探讨地市媒体在建设性新闻实践过程中的理念定位、实践路径以及传播成效,分析融媒语境下这一新闻实践如何赋能社会治理,以期为其他地市媒体的建设性新闻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下中国正面临其基本概念的现实与理论挑战,这一挑战肇因于飞速发展的传播现实与马新观概念体系中“新闻”本体的巨大张力。回应这一中国之问、时代之问的切实路径,是从更为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观拓展马新观的概念外延,使其概念含义突破传统认识论中的“新闻”限制,跃升至信息传播等广域范畴,通过外延扩容赋予其概念限度以多重性意涵,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获得更加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更为高阶的指导效能。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视角并结合新的时代语境,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扩容予以重新检讨,以此尝试提出创新马新观“概念实践”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18.
祁艳红  陈少志 《传媒》2023,(10):76-78+80
“四史”以厚重的史实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决定了其融入新闻传播学科理论课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基于“四史”教育融入新闻传播学科理论课程的现状,文章提出“四史”教育融入新闻传播学科理论课程的“三课堂”的协同路径,即教学的课堂、实践的课堂与网络的课堂协同,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从而赓续党的精神血脉、更好培养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孟笛 《编辑之友》2022,(1):44-49
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深度融合,全方位嵌入内容生产流程,不仅颠覆了传统新闻生产方式,重塑了新闻生态格局,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兴起于西方的建设性新闻理念能够弥合智能化生产带来的算法"黑箱"和数据权力等问题.秉持建设性理念提升智媒伦理价值,成为传统媒体重塑自身社会角色的一种创新策略.智媒实践与建设性新闻理念彼此契合,也为公民赋权、积极情绪、问题导向等理念落地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时事评论该着重“破”还是侧重“立”?这是评论经常面临的立场选择难题.而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引入,对评论的价值标准厘定不无参考价值.建设性新闻是近年来颇受学界与业界关注的新闻理论.丹麦学者海格拉普将积极心理学的跨学科视角引入新闻学后,提倡新闻从曝光负面、放大冲突性,转变为更多地挖掘新闻事件的积极面、强化解决问题的导向——“建设性”最重要的内涵,本就是“正向促进”.建设性新闻与注重刺激眼球但回避公共议题的“黄色新闻”、秉持扒粪揭丑向度的监督性新闻都有所区别,它更看重立足未来、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按照史安斌教授的诠释,建设性新闻力求提供“问题解决导向”的报道框架,涵盖多元声音,跳脱传统报道中秉持的“官-民”“施害者-受害者”等二元对立框架,调和利益冲突,引导理性讨论,寻求解决方案,增进公共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