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投入,是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探讨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268个样本的问卷调查,运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理论,对研究生辅导员的组织公正感、心理资本、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公正感、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是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投入的主要预测变量,职业认同和心理资本在组织公正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到复合式多重中介作用,但组织公正感对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投入没有直接效果。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营造公正公平的工作氛围、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心理资本水平、消除身份差异和增强职业认同等具体措施来提高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投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激发职业理想,树立职业信念,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通过提升辅导员内在职业素养,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发展外在保障机制,是帮助当下辅导员走出职业困境,坚定职业信念,最终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型、职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邢青 《教育探索》2022,(5):74-77
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而清晰有效的辅导员身份认同是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但种种现实因素导致辅导员队伍面临着价值冲突、角色冲突和发展冲突,严重影响了辅导员身份认同的建构和理想价值的实现。为消解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冲突,辅导员自身应转变角色观念,坚定辅导员从业信念和信仰;通过他者认同强化职业价值,提升辅导员自身认同感和效能感;高校应完善机制建设,拓宽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对于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和事业感、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拓展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声望、稳定辅导员队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的效果,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样的,本研究从职业认同的视角切入,通过对职业认同的维度进行划分,进而开展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7.
罗玲 《文教资料》2010,(11):182-184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对于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和事业感、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拓展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声望、稳定辅导员队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西省14所高校266名辅导员进行调查,探讨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对其职业能力的影响以及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能力、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职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认同在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增强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发挥职业认同在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间的中介作用,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较高,但职业意志水平较低。女性辅导员职业认同度显著高于男性辅导员,专职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显著高于兼职辅导员。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26~35岁的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最低。在工作时间维度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工作时间越长,职业认同水平越低。基于此,高校应分析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从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工作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显著影响着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及自身队伍的发展方面,因此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成为辅导员培养的重要一环。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增进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从大学生期望的视角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关注辅导员公平公正、关心尊重学生等现代性特质,对思想政治教育等传统性特质并不看重;大学生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整体满意度不高,且不同类别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回归分析发现,辅导员个性特质对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影响显著,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尊重学生、沟通交流、执行力、公平公正和关心学生。研究结果可以为辅导员调整工作策略和精力投入,增强职业能力培训的针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子荣 《教育探索》2012,(2):102-103
处于“职业高原期”的高校辅导员,将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职业认同淡化、职业角色模糊、职业情感萎缩等不良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进步机会缺失、职业压力的持续作用、职业声望未达预期等.要突破高校辅导员职业高原期,辅导员个体和学校均应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孙宁成 《文教资料》2007,29(36):213-216
职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是影响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拟从这一角度探讨如何提高研究生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以促进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工作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是指在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因为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所需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而引发的心理与行为状态。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产生的根源有:职业进步机会缺失、职业压力持续作用、职业声望未达预期及个体因素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提升职业成就感和学会调适自身压力;而学校必须及时掌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高原状态、重视静止辅导员的促进工作和为辅导员提供进阶机会拓宽职业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任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新生适应环境、培养学生职业认知、牵引学生职业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换等方面都有基础性的影响作用.在新生的管理工作中,新任辅导员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得新任辅导员陷入被动的角色,进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本文针对新任辅导员在大学新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执行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路人。文章在对四川民族地区高校约220余名专、兼职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辅导员的职业环境、职业生活、职业能力、职业认同、职业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5所高职10名辅导员质的研究,探讨高职辅导员职业状态。通过访谈发现,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条件、职业主观状态、职业认同、职业发展呈现出边缘化状态。造成这一状况,既有国家政策、体制和环境的问题,也有辅导员态度、信念、认知的问题,如辅导员普遍表现出主观胜任力较高、对专职教师表现出过度认同等。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现。文章通过对四川省高校辅导员的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计量分析,得出了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现状,提出了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六大因素:学历、工作年限、高校属性、信任尊重感、工作状态和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在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职业认同内在机制与外在机制的建构的对策,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20.
职业化一般要求具备三个要素,即专业化的人员与专门职员、健全的职业组织体系和良好的职业环境.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时代、也就是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的时代、职业趋向稳定的时代,形成大批辅导员专家的时代,同时也是辅导员自我认同、学生认同、学校定位、社会认同高度一致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