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莉 《天津教育》2008,(8):24-25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人,许多学者强调,必须关注教师的心灵,倾听教师的心声;除了关注和重视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外,还应将关注的焦点转向教师内在自主性的生成,特别是教师专业意识的提升与唤醒。教师的专业意识唤醒,已被视为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及关键要素,可见,教师的德育意识唤醒也将成为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和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蒋业华 《高教论坛》2014,(8):124-126
传统意义的德育功利追求指的是德育为社会即时服务的工具性功能和德育过程中的急功近利,这对于德育无疑是有害的。而本文中德育的功利追求则从关注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德育的功利追求,它包括三个方面:注重德育的功用性价值,德育是一种生存性教育,德育的人性化理应关怀人的功利性。德育的功利追求是德育的一种合理性存在,是当代德育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更是当代德育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建设性推动,理应重视和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3.
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对社会义务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在情感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是善的内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而逐渐形成的。良心培育是高校德育中重要的课题,教育者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培育大学生的“良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指的“境界德育”是对小学“高”“大”“全”式德育的简称。“高”为起点高,以未来社会需要为标准;“大”为目标远大,不大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全”指追求完美,在道德上不许有半点瑕疵。这种立足于社会宏大价值追求的“境界道德”管理模式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思潮的冲击下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从小加强对儿童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 ,是符合教育规律和道德品质养成规律的 ,今天 ,用批判和审慎的目光 ,去解读外国教育理论家的幼儿德育思想 ,以期对我国幼儿德育的发展起到应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要把德育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增强紧迫感,加大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已风靡全球,德育也不能例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无论在其观念,途径,模式上还是内容,方法上都应该创新。我们应该在树立德育现代化的观念,开展道德境界的引导活动,重视思想修养,学术关心和如何针对网络技术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大力推进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8.
问题意识的产生需要以"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张力为始发动因,以"知其所不知"的自觉意识为前提。由于问题意识薄弱,当代德育研究日渐陷入鲜有真问题、难以形成独特方法论、缺乏创新性的现实困境。当代德育研究问题意识的增强,需要德育研究者不断增强理论自觉意识,自觉培育实践情怀,摒弃功利化诱惑,磨砺学术品质。  相似文献   

9.
实践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从出发点来看,德育不能脱离具体的、现实的人,而现实的人一定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德育不能离开人的思想形成的客观实际而进行所谓空想的抽象德育。从落脚点来看,德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个目的本身仍然要回归到人的发展实践,脱离社会实践的德育是价值落空的德育,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虚无主义的德育。德育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有效,也只有在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校园与大学德育的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社会的到来正在使大学校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本文从宏观、系统的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得出传统的大学德育模式赖以存在的客观社会基础发生变迁的观点,据此,剖析了信息化进程中大学教育环境的整体开放性、局部分散性、互动交融性等新特点,并通过对德育综合结构中的“体”和“要素”变化的前瞻性研究,提出大学德育超越的新思路-媒体德育模式、学区德育模式、学区德育模式和主体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辛斌 《怀化师专学报》2008,(12):135-137
在实践中由于长期德育政治化和对道德个体价值的忽视,以致当前德育行为在人们所谓的“平民德育”、“底线德育”的大力提倡下,德育呈现卑下和庸俗的特征。从我国社会历史现状、传统的道德实践和学生身心特点来分析,重视德育的崇高性和超越性都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实践中由于长期德育政治化和对道德个体价值的忽视,以致当前德育行为在人们所谓的“平民德育”、“底线德育”的大力提倡下,德育呈现卑下和庸俗的特征。从我国社会历史现状、传统的道德实践和学生身心特点来分析,重视德育的崇高性和超越性都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以来,生活德育作为基本理念推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生活德育在实施中也存在简单化、形式化、极端化的误区.生活德育理论尚不完善、教育实践工作者对生活德育的理解偏差、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限制是导致这些误区的主要原因.走出生活德育的实施误区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活德育理论、增进教育实践工作者对生活德育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以来,生活德育作为基本理念推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生活德育在实施中也存在简单化、形式化、极端化的误区.生活德育理论尚不完善、教育实践工作者对生活德育的理解偏差、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限制是导致这些误区的主要原因.走出生活德育的实施误区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活德育理论、增进教育实践工作者对生活德育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仇晓鹏 《江苏教育》2022,(31):22-23
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及联盟校在实践探索中构建了主题活动型德育体系,形成了诸多具有校本特色的主题活动型德育亮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生活德育、坚持多元融合、坚持动态管理、坚持团队建设、坚持多元评价。主题活动型德育实践实现了中学德育的转向与超越,实现了全方位育人和全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6.
道德境界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传统的个人道德精神依托。在境界道德哲学的视野下,人的生活具有世俗性与神圣性,并且是合二为一,共存于一身的。当前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近现代知性德育的种种弊端,如人的信仰危机、精神缺失、交往异化等等,这时,倡导以朴素道德教育为基本途径的中国传统境界道德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德境界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传统的个人道德精神依托。在境界道德哲学的视野下,人的生活具有世俗性与神圣性,并且是合二为一,共存于一身的。当前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近现代知性德育的种种弊端,如人的信仰危机、精神缺失、交往异化等等,这时,倡导以朴素道德教育为基本途径的中国传统境界道德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德育超越论奠定了将“超越”作为德育之本职的理论基础,但它在逻辑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对立起来,从而导致它在回答超越的内涵、超越的对象、如何实现超越这三个根本性问题时存在不足之处。究其根源,在于研究者对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假丑恶”现象和软弱无力的德育现状极度失望,由此导致了否定现实世界的极端思想。德育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而是对德育自身的否定;超越的对象不是整个现实世界,而是现实之恶;实现超越的途径不是回归生活世界,而是联系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德育理论的特征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党性和科学性、理论性与应用性、创新发展与超越性的辨证统一,具有鲜明的理论特,以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德育理论在新时期的丰富发展,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操作典范。  相似文献   

20.
发展性德育:现代德育的嬗变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春雷 《教育探索》2006,(8):107-109
发展性德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追求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德育。发展性德育的价值取向建立在对德育理论审慎地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之上,凸显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