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随成  王巧 《科研管理》2008,29(6):178-187
摘要: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upplier involv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INPD)强调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垂直合作关系,建立一种共赢的新产品合作开发模式。在对SINPD驱动因素进行文献资料元分析以及探索性访谈验证的基础上,从制造商角度提出12项SINPD驱动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对驱动因素进行再次提取验证。结果表明,在SINPD的驱动因素中,外部竞争压力,国家创新政策引导,产品复杂、技术融合,R&D依赖,供应商依赖,以期获得绩效是我国制造商实施SINPD驱动因素中的关键因素,据此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upplier involv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INPD)作为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在对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实施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从制造商角度出发,构建了SINPD视角下的供应商评价管理框架模型,并对其结构、主要内容及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upplier involv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INPD)作为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在对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实施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从制造商角度出发,构建了SINPD视角下的供应商评价管理框架模型,并对其结构、主要内容及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林筠  李随成 《科学学研究》2009,27(5):743-749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upplier involvemen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INPD)的合作研发方式已为我国众多企业所采纳。以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目前企业实施SINPD的状况展开大规模调查,重点分析了供应商参与的责任水平、参与的阶段、企业对供应商参与的管理以及供应参与为企业带来的新产品开发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状况。运用双因子变异数分析的方法,对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在供应商参与中的差异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到我国装备制造企业SINPD的总体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推进我国企业SINPD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分析SINPD视角下供应商评价研究的动因和基于SINPD的供应商评价研究的新特征,然后对国外学者基于SINPD的供应商评价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评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俊  刘静  李传昭 《科研管理》2007,28(1):168-173
通过实施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能够增强制造商的自主创新能力,此领域的国内外理论论证和案例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如何动态实施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实证研究则付之阙如。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证研究,提出了制造商有效实施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关键组成因素,从而为国内制造行业成功实施ESI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对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INPD)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以智力资本影响为分析视角,应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得到包括智力资本在内的影响SINPD的五个主因素: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关系资本、SINPD的管理、企业间信任与承诺.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识别出企业的关系资本、SINPD的管理、企业间信任与承诺是SINPD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不仅能够推动SINPD在我国的研究,而且对企业有效实施SINPD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供应商的角度,识别出供应商早期参与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供应商早期参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组织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实践,提出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供应商能力、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质量、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情景,以及制造企业组织学习对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结合检验结果,对制造企业通过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动机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可以使整条供应链受益.从供应商的角度出发,识别出包括竞争压力、构建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创新能力、制造商承诺、提高产品质量、供应商技术能力、进入新市场和利益分配机制等八大促使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动机,对供应商参与新产品的模式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中国企业资本结构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廷春  王宝玉 《科研管理》2009,30(3):124-131
摘要:本文将制度因素与公司特质因素一同纳入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根据1993-2006年118家上市公司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企业特质因素中的盈利能力、规模、非负债税盾和成长机会为影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对同样企业样本的各年度截面数据的逐年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在不同的年份,公司特质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宏观制度的相关因素影响公司特质因素发挥作用;最后,通过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1993-2006年的时间范围内,公司特质因素同账面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制度变迁因素同账面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软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的战略观点,将技术创新的软性影响因素即组织文化、知识整合、内部社会资本等整合在一个理论模型中,并以华南地区的148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结果表明,组织文化和内部社会资本通过知识整合影响技术创新;知识整合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绩效。本文的结果有利于正确认识模型内各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同时也为企业如何运用组织文化、内部社会资本、知识整合来促进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企业成长的内生能力模型与实证研究/FO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成长是一国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微观基础,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拟运用现代生态学理论,分析关系企业成长的内源性因素,提出关键种因子、优势种因子和冗余种因子是企业成长能力的内在生态载体,它们的生态属性、生态结构、生态关系和形成机理构成了企业的内生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的内生能力模型。最后,以我国高技术企业2001-2005年的运行与发展情况为例,对企业的内生能力模型进行实证,形成促进中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服务公民采纳模型及实证研究/FO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骁  季绍波  仲秋雁 《科研管理》2011,32(1):129-136
    摘要:提高公民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采纳意向是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探查我国电子政务公民采纳意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了电子政务服务公民采纳模型,并通过问卷方式采集了630个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优势和相容性、自我效能在三个服务层次上对公民采纳意向均有显著影响;认知度、对政府的信任和感知信任分别在基本信息、信息交流、事务处理服务层上对公民的采纳意向产生显著影响。(2)感知信任的三个前因分别为:对互联网的信任、对政府的信任和认知度。    相似文献   

15.
创业政策对技术创业影响的实证研究/FO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钢  彭学兵 《科研管理》2008,29(3):60-67
在影响技术创业的诸多因素中,创业政策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界定技术创业和创业政策内涵及其关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技术创业和创业政策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创业政策对技术创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基础上,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相关假设。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研究表明,组织之间的协同意愿、知识异质性以及组织知识能力等影响因素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复杂性对知识协同绩效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知识协同机制在各影响因素对知识协同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任何产品都兼具功能性和社会性,因此创新过程中必须通过设计对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技术、社会文化和市场需求的匹配。设计驱动型创新则突出体现了社会文化中深层次心理需求的挖掘,在新产品突破性创新中的作用。本文通过设计能力视角,梳理影响设计能力的行为因素,并通过构建“行为—能力—绩效”的研究框架,分析设计驱动型创新的内部机理和作用路径,为企业探索基于设计的新型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并为丰富创新理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软件过程改进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建立了软件过程改进中知识转移模型和影响因素概念框架:模型包括了五种要素--转移的知识、知识源、知识接受者、转移双方的关系以及转移的环境;概念框架包括十大关键影响因素--模糊性、系统性、转移意愿、传授能力、吸收能力、激励机制、文化氛围、技术支持、信任关系和知识距离,并提出了研究假设.实证结果表明软件过程改进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对于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最大,组织的激励机制对软件过程改进中的知识转移也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提高软件过程改进的知识转移的若干措施建议: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对转移双方进行必要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成功要素构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与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子系统,它们之间的合作存在一定障碍和困难。通过对大学-企业成功合作的标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因素根据合作创新不同过程加以分类,从而提出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成功要素构成模式,为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