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知识结构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 )真空中光的速度为 3× 10 8米/秒 (知道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 (理解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知道 )平面镜成像特点 (知道 )成像原理 (知道 )应用 (知道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 (知道 )透镜 凸透镜焦点、焦距和主光 轴的概念 (知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知道 )成像条件(理解→知道 )应用照相机(知道 )幻灯机(知道 )放大镜(知道 )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知道 )二、复习指导(一 )光的直线传播1 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  相似文献   

2.
<正>要解决"平行投影"的问题,首先,要知道平行投影是什么?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平行投影的性质: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的物体的物高与其影长成比例.为了下面叙述的方便,这里我们就简称为"物影比".  相似文献   

3.
透镜成像观察范围的确定,可分为以下二种情况: 一、物体的位置不动,眼睛处于什么范围内能看到像——即确定目域方法是:1.确定物体像的位置;2.根据物体的边界点和与之对应的像点,作出入射光线的边界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边界光线;3.根据边界光线确定折射光线照到的区域,即为目域.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反射效果越好;知道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2.过程与与方法:能够利用图画、语言对镜子成像的原理做出合理的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教学准备:平面镜、小件玩具、实验记录表格等。教学流程:一、导入教师出示小镜子,谈话:平时你们喜欢照镜子吗?有没有发现过什么有趣的现象?[评析:教师出示小镜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产生“为什么”并自觉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二、认识光的反射现象⒈…  相似文献   

5.
学了光学之后,我们知道了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监、靛、紫等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不同颜色光的频率不同.而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物体的颜色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请看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体是本身小发光,而可以让其它频率的光几乎全部或部分透过去的物体.光线照射到透明物  相似文献   

6.
一、作图的依据原理1.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②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相似文献   

7.
1 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光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要 . (2 0 0 1年广东省中考题 )2 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缘故 . (2 0 0 1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题 )3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0°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 .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转度时 ,反射角变为 4 0° . (2 0 0 1年山西省中考题 )4 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 ,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2 0°角 ,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 (2 0 0 1年辽宁省中考题 )5 …  相似文献   

8.
1.“视线”与“光线”视线是日常用语,指的是人用眼睛看物体时人眼与物体之间假想的直线.而物理上所描述的光线,指的是从光源发出的或从物体表(界)面反(折)射出来的光在真空或其它透明物质里传播时经过的路线,简而言之,就是光的传播路线.视线与人眼所在位置有关,而光线与人眼无关.  相似文献   

9.
功和能的关系为:“做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改变,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能量就改变多少,即W=ΔE”.但公式W=ΔE解题并不方便,因为不清楚到底什么力做功等于物体什么能量的改变.所以我们有必要知道功和能的详细情况,下面我们对各个力的功能关系详加分析.一、引起动能改变的力做功情况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即W合=ΔEk.并且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动能增加;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小.二、引起势能改变的力做功情况1·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改变,即WG=-ΔEP.并且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  相似文献   

10.
鱼兆还 《物理教师》2003,24(5):44-44,47
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如果知道一个发光物体射出的两条光线 ,只要把这两条光线向相反方向延长到它们的交点 ,就能确定发光物体的位置 .中学物理教材常将这个原理用来解释人的双眼对物体位置的判断 .原版高中物理课本 (第二册 1 70页、人教版 )对该问题的表述为“人的眼睛在观察物体的时候 ,根据两只眼睛对物体的视线间的夹角可以判断物体的位置” .目前新版的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 (必修 ) (第二册 1 3 7页、人教版 )的表述为 :将一支铅笔倒立在桌面上 ,“在你观看这支铅笔的时候 ,你的大脑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指挥你的双眼 ,让两…  相似文献   

11.
如果学过色彩学的话,就会知道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来自于光线对于物体的作用。太阳光含有七色,这些颜色混合到一起就是白色。当白色的光照在一个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会吸收一部分颜色的光,同时也会反射一部分光。物体表面吸收的那一部分颜色的光,我们是看不到的,而反射出的那部分光便是我们看到的颜色。我们之所  相似文献   

12.
色彩是一种由三个因素综合造成的现象:光线、反射光线的物体以及由眼睛和大脑组成的能解读光线中信息的感觉器官.因此,我们并不知道某一物体究竟是什么颜色的,我们只能说我们见到这一物体是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13.
如果学过色彩学的话,就会知道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来自于光线对于物体的作用。太阳光含有七色,这些颜色混合到一起就是白色。当白色的光照在一个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会吸收一部分颜色的光,同时也会反射一部分光。物体表面吸收的那一部分颜色的光,我们是看不到的,而反射出的那部分光便是我们看到的颜色。  相似文献   

14.
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光的传播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我们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实际上光线只是一个假想的模型,并不存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光从一种均匀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相似文献   

15.
日食与月食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间相互位置变化的一种反映;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原理是"影"的相关知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1."影"的形成(1)"影":光线照射到不透光的物体上,在物体的背光面形成一个光线(全部光线或部分光线)照射不到的区域,这个区域即称作该物体在此光线照射下的"影".  相似文献   

16.
1 光投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现象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 ,反射角入射角 .2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时 ,一般会发生现象 ,且折射角入射角 .3 湖水深 10米 ,距水面高 80 0米的直升飞机以 10米 /秒的速度水平向东飞行 ,则飞机在水中的像与飞机的距离为米 ,像以米 /秒的速度向运动 .4 焦距为 10厘米的凸透镜 ,要生成倒立的像 ,物体应放在距透镜 ;要生成正立的像 ,物体应放在距透镜      .当物体从 5 0厘米处向 2 0厘米处移时 ,其像从向移 ,像的大小将逐渐 .5 入射光线跟平面镜成 3…  相似文献   

17.
刘光明 《物理教师》2003,24(3):35-35
笔者在本刊 2 0 0 2年第 8期第 1 8页读到了《人眼是根据晶状体的屈光度来判断物体位置的》一文 .对于其中的基本观点 ,即 :“人眼是根据晶状体的屈光度来判断物体位置”这一说法 ,笔者认为不妥 .现在提出我的观点 ,与同行们商榷 .对于高中物理课本 (第二册 1 70页、人教版 )关于人眼对位置判断的叙述 :“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如果知道一个发光体S射出的两条光线 ,只要把这两条光线向相反方向延长到它们的交点 ,就能确定发光体的位置 .……人的眼睛在观察物体的时候 ,根据两只眼睛对物体的视线之间的夹角可以判断物体的位置 ,也是这个…  相似文献   

18.
毛小平 《物理教师》2002,23(8):18-18
高中物理课本 (第二册 1 70页、人教版 )关于人眼判断物体位置是这样叙述的 :“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如果知道一个发光体S射出的两条光线 ,只要把这两条光线向相反方向延长到它们的交点 ,就能确定发光体的位置 .……人的眼睛在观察物体的时候 ,根据两只眼睛对物体的视线间的夹角可以判断物体的位置 ,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 ,当我们只用一只眼睛工作的时候 ,立体的世界并没有在我们的眼中变成平面的图画 ,一只正常的眼睛同样能够对物体的位置作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 ,人们无需靠两只眼睛对物体的视线间的夹角来判断物体的位置 .那么 ,人又…  相似文献   

19.
三问三答     
第一问:为什么白天从竹帘外看不见室内的物体? 答:人眼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由于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白天,室内不开灯,室内比室外要暗.室外的自然光照射到竹帘的表面,有一大部分入射光被竹帘反射并进入人眼,使人看到竹帘.还有一小部分穿过竹帘的缝隙进入室内,照射到物体上,这些物体再将入射光反射到竹帘的内表面,内表面又将大部分光反射回室内,由竹帘缝隙射向室外的光线就更少了.对于室外的观察者来说,竹帘外表面反射到眼睛里的光线比室内物体反射到眼睛的光线要多得多.所以从竹帘外看不清或看不见室内的物体.  相似文献   

20.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一定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光在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利用光线作光路是解决本章问题的有效方法,在作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1.眼睛看到的物体或像都是由于来自物体或过像的光线沿着直线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