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彦林 《科教文汇》2009,(29):242-242
晚清时期,赌风盛行,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坚决抵制这种恶习。  相似文献   

2.
民间融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企业家社会资本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是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的角度来谈民间融资,强调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是进行民间融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万江红  王芳 《学会》2007,(2):44-48
本文通过对湖北“慈善阳光班”的缘起、发展概况和运作方式的阐述,分析了慈善组织助学活动的的社会影响,并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构建市民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其现实需要。根据我国历史的背景和当下的现实,实现这一目标的模式选择是:建立完备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规范合理的市场准则及完备的法律体系,鼓励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培育理性的市民文化、型塑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晚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因素入手,分析了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认为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有紧密联系,具有明显的被动次生特征。  相似文献   

6.
晚清中国将日本作为向西方学习的中转站,翻译了大量的日文书籍。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内时局的混乱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导致两国地位的突变。由于维新派的推波助澜,同文同宗以及地理、语言优势,再加上日本对中国的积极友好态度,致使中国派遣了大批学生赴日留学,为日文书籍中译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卞志勇 《今日科苑》2010,(12):32-32,34
西方在近代社会形成之前,曾存在两个不同阶段的市民社会,即古典城邦市民社会和中世纪城市市民社会。这两种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根本差异性,其原因在于两者具有不同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8.
玉苗 《学会》2013,(7):5-12
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文章梳理了"国家-社会"框架中市民社会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法团主义、"国家在社会中"以及中国本土化视角关于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的研究,为今后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赵华 《百科知识》2011,(5):53-54
毒品问题向来受到官方和民间的高度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毒品问题的介入程度之深。170多年前的晚清中国正是在饱受鸦片侵害的情况下,被裹挟进入世界市场。那些顺利穿越印度洋,在烟贩操控下穿行中国各省,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以张德彝、刘锡鸿、黎庶昌、黄遵宪、薛福成、郭嵩焘、王韬、梁启超、康有为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考察欧美各国过程中了解了一些中西历法方面的差异,且根据亲身感受将中西天文学知识对比研究后,他们对西历的态度或发生转变、或仍旧固步自封。本文拟以晚清出洋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对西历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胡庆华 《科教文汇》2014,(25):129-131
清朝教育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较大变化,从清初承袭注重儒家经典忽视自然科学的封建教育到中西并存的洋务教育,再到清末新政废科举、摒弃旧式封建教育,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教育制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作为正式学科确定下来,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the ‘standard’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and civilian technology is too simple and cannot account for the variety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is relationship,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wo things: that technologies have a lifecycle, in different parts of which different types of learning are important; 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and civilian sectors will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technology involved, in particular whether it is a process or a product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he standard view does not pay heed to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specific organizational requirements to realize any potential cross-benefits. We describe a framework with which to analyse the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relationship taking into account these considerations.  相似文献   

13.
清朝教育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较大变化,从清初承袭注重儒家经典忽视自然科学的封建教育到中西并存的洋务教育,再到清末新政废科举、摒弃旧式封建教育,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教育制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作为正式学科确定下来,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人力资本作为惟一可持续开发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西奥多·W·舒尔茨说:“人类的能力和智力能够减轻对耕地、传统的农业以及正在被消耗的能量资源的依赖,而且能够降低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提供食物的物质  相似文献   

15.
经过明清战争的洗礼,清代前期奉天地区人口锐减,清廷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恢复当地人口发展,并致力于辽东经济的重建,以巩固其后方根据地。然而就在这些政策初见成效之际,清廷为保护祖宗"龙兴之地",将政策改弦易张,使得奉天地区的发展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遗传学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于2008年10月31日在重庆闭幕,大会主题是“新世纪的遗传学与社会和谐发展”。在过去的100多年里,遗传学在带给人类无数惊喜的同时,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历史阵痛。在新世纪中,只有以史为鉴,才可能避免重蹈覆辙,从而实现遗传学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科协 《学会》2006,(12):34-36
近年来,湖北省科协根据中国科协推进学会改革工作的要求,结合本省学会实际,统一思想、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果,促进了学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e Natuurkundig Genootschap der Dames (Women's Society for Natural Knowledge), formally established by and for women, met regularly from 1785 to 1881 and sporadically until 1887. It challenges our stereotypes both of women and the physical sciences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of the intellectual interests open to women in the early European republics. This essay aims not simply to identify the society and its members but to describe their pursuits and consider what their story adds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science. What does this society's existence tell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early science in general and about science and society in the Dutch setting in particular? Science and gender look rather different when observed 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 the immensely prosperous women of Middelburg, citizens of one of the most highly literate Western countries. The elite lives of the first-generation members of the women's society also offer us a glimpse into the early domestication of science, a process vital to its acceptance and assimilation.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大资源问题及其根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鸿 《软科学》2000,14(3):49-51
大资源是相对于小资源或狭义资源而言 ,是一个包含复杂结构的、由数种子资源有机构成的、具有强大整体性功能的资源体系 ,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政治资源和制度资源等六大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资源系统 ,其中后五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劳动的成果 ,又通称社会性资源。审视当代中国的大资源系统 ,我们不难发现 ,诸多的资源问题正向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能否找到有效的对策 ,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影响极大 ,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前途和命运。因此 ,我们积极寻找各种对策 ,合理开发、利用大资源 ,建立我国社会发…  相似文献   

20.
梁中美 《科教文汇》2012,(27):203-204
晚清致力于传播西方新思想、新文化,以求启蒙、激活贵州的主要人物有严修、李端棻、吴嘉瑞等。1905年林绍年派遣留日学生是贵州空前绝后的豪举,对于贵州的新学传播影响深远。贵州新学普及的艰难根源在于贵州地方政府对新学意义的认识不足和措施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