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觉得一些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往往是教师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是学生失礼。老师应反躬自省,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何过失。有的学生见了老师如老鼠见猫。这种畏惧感可能源于教师平时对学生严格过头了。一些老师将“严”字写在脸上,表现在言语里,体现在行动中。学生一见这样的老师,  相似文献   

2.
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新老师对学生而言总有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在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期待.期待着有一个让他们喜欢的老师出现.期待着有一个能给他们带来意外惊喜的老师出现。当学生在课堂上首次见到教师时,他们对教师的品德、学识、才能、个性尚无了解,他们会从哪些方面来形成对老师的最初印象呢?一般来说,教师的仪表、身材、表情、谈吐、姿态、年龄等都是学生构成对教师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他们往往根据自己对教师的外表、言谈和行为这些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教师的威信呢?我认为:“威”是指人之师表的堂堂正气;“信”即是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尊崇。威信,绝对不是威风。那种动辄指责训斥学生的做法,效果往往不佳。学生当着老师的面唯唯诺诺,老师一走则乱糟糟,这只证明“怕”,而不能说明老师有威信。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仪表     
教师的仪表主要是指教师的容貌、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因素,它是教师自我的延伸和扩展,它反映着教师的爱好和审美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仪表作为一种非言语行为给学生以很大的影响,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往往与教师如何选择衣着、何种打扮有密切联系。如果一个教师穿着古板、不合时宜,则往往被学生视为“古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兼职的益处 1.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师本位"的思想教育以人为本.评判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学生受益情况应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必须承认,教师个体之间对知识的认知,把握,驾驭能力是有差异的,好的教师可以用百种方法教授一个学生,而差的老师只可以用一种方法教授百个学生.中国教育的弊端,往往是要求学生去适应老师,而不是老师去迎合学生,这种本末倒置酿成的后果是,一些墨守成规、自认为高明的老师,并不受学生欢迎,教师兼职是一种市场行为,通过市场竞争,适者生存,得到学生认可的教师受到欢迎,那些抱残守缺的老师被拉响了下课铃声.  相似文献   

6.
潘书行 《小学生》2013,(12):13-13
教师的教育感染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教师的教育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感染力,即使同一句话,有感染力的老师讲了,学生就乐于接受;没有感染力的老师讲了,学生就反感。教师的感染力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具有很大的教育力量。学生对有感染力的教师不仅会自觉地听其言,仿其行,而且还能领会教师极其微妙的暗示。如何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感染力呢?一、教育感染力培养的内部因素小孩子未接触过英语,对英语充满了想象与憧憬,而对英语教师更是佩服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当老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答非所问或学生的探究结果与老师的标准不符时,老师会有礼貌地让学生坐下。当一个又一个的学生被有礼貌地要求坐下时,这时的老师往往自己会急切地把结论倒出来。为什么会是这样?最直接的答案有两点,一是教师在课前为学生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二是教师在课堂上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自己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评议教师这一工作中,认识不够、组织及准备不到位是造成这一工作失真的常见原因。日常工作中,由于一些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修养欠缺,往往会对学生评议教师这一极具严肃性、科学性的工作给予通俗的、极不正确的理解,认为学生评议教师无非就是听听学生对老师的议论、听一听学生对某一时间段内老师的工作有什么反应。由此,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学生评议教师这项工作就变成了或是任意喊几个学生开个座谈会,听一听学生是怎么说的,然后把学生的说法分分类;或是给学生发张表格,让学生给教师画个分数,然后找几个人算一算每位老师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忽视或冷落你不喜欢的学生,特别是班里的一些特殊学生或者叫做弱势学生。作为学生,能碰到一个好老师可谓是终生难忘。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老师若能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可改变他们的命运。老师对学生关注多少对学生的内心往往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走向。一般说来,教师有三种态度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一是忽视,二是轻视,三是偏爱。忽视与轻视都反映出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了解不多。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逆反心理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逆反心理及其防治方法李茜一逆反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心理,是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对教师教育的消极抵抗或公开对抗。他们对老师的感情是冷漠的,有隔阂的,对老师的教育有明显的“抗药性”,看问题往往很偏激,对干涉他们行为的...  相似文献   

11.
一、师多写指路 有人要问:学生写作文与老师多写有什么关系呢?大有关系!小学生向师性特强,教师的习作语言往往是学生追求、向往的最佳范文,而文章里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往往生动地指引了学生前进的道路,像一盏航灯,老师照到哪里,学生一定会走到哪里.  相似文献   

12.
二三十岁的时候,我喜欢发议论。如下边一段: 教师的幸福感与尴尬感恐怕是一回事。 学生问老师而老师一时失语。是老师的尴尬,而当老师把这个尴尬转化为自信时,便有了教师幸福感。一个老师。总是淹没在学生的提问中的,无数的尴尬往往伴随一生。因此,把尴尬转化为自信,也许是老师一辈子的事,是老师幸福一生的事。学生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是老师获得幸福的最好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教师预料不到的难题,特别足高年级的个刖同学会找出一些较为深奥的问题来请示老师,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他(她)们当中,有个别学生是想试探老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如何,而大部分学生的存疑存惑,是真实的,是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对教材内涵的深层开掘,不是学生故意刁难教师。  相似文献   

14.
英语阅读和写作在整个初中英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也是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攻克的一大难关。众所周知,我国英语的教学在不断改革,但仍然有老师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阅读课上,老师往往重点讲解语法点,分段阐述,不注重整体上把握全文,在阅读技巧上对学生更是缺乏指导。对于写作往往是一语带过,很多老师缺少对作文指导的认识,导致学生的作文语法知识错乱、逻辑顺序混乱。  相似文献   

15.
杨德渊 《中学教学参考》2008,(8):F0003-F0003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教师预料不到的难题,特别足高年级的个刖同学会找出一些较为深奥的问题来请示老师,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他(她)们当中,有个别学生是想试探老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如何,而大部分学生的存疑存惑,是真实的,是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对教材内涵的深层开掘,不是学生故意刁难教师。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文朗读。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朗读会使语文课更有感染力,对帮助学生理解欣赏课文的内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常会遇到这样有趣的事情: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校看望老师,在交谈中回忆起往昔上课的情境,往往会有学生惟妙惟肖地模仿当年老师朗读课文的声调,逗得大家哈哈一乐。可见朗读对学生印象之深。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相似文献   

17.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l老师讲解过多,学生思考少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导”和“主体”一字之差,却有不同的意义,老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老师的“主导”要以学生的主体为依托。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讲解过多,学生思考少,学生就失去了自主思考的意愿,等着老师的讲解。  相似文献   

18.
一堂精彩的课,会使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精力集中,学生掌握的也快。这是每个教师都响往的。但往往也有教师在上课,学生在下面打瞌睡的情况。这对于某些学校或老师来说,恐怕不算稀奇事。老师对此该怎么办呢?可能有的老师会只顾讲课,采取不闻  相似文献   

19.
作为老师,对学生抄别人的作业最为深恶痛绝。老师一旦发现学生有抄作业的现象,就会用批评、说教、处罚,到监督当场完成等手段去杜绝学生的抄作业行为。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方法往往都是"双输"的,批评、说教和处罚会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当场监督完成的方法也会耗去教师的很多精力,教师也会吃不消。对于老师严格监管,学生的做法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明的不行,转入地下,和老师玩老鼠与猫的游戏。在不断的交"战"中,我曾得意总结出一个好方  相似文献   

20.
一、设立开放性试题,激发学生思考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只是机械的灌输学生书本知识而忽略对学生思考和质疑问题的培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教师主导,却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挥,老师只是一味的讲课,学生生硬的接受,这其中学生对老师讲授的文化知识都是被动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过分依赖于老师的授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